【摘要】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都極為重要。而高中語文課程除了是升學中重要的基礎課程以外,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本文中,筆者就將針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中課程;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所謂的人文精神,指的是人類對于自身以及同類之間的一種關懷情緒,其中包含了尊嚴、價值、生命等多個方面的保護。這種人文精神在每一種歷史文化當中都有著明顯的體現。人文精神的強調與培養能夠幫助一個人完善自身的人格,樹立高尚的品德。同時,也能夠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使人類社會的和諧與發展。而在高中階段,語文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當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同時也是一門工具學科和人文學科。語文的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為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向學生傳達人文的精神,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進行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這樣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思想以及價值觀念的形成。而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必須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改變傳統觀念
伴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程的改革也隨之提出。而新課改的提出不僅要求教師進行教學模式上的改革,同時也讓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統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改變長久以來的工具以及應試教育觀念,要將更多的人文思想滲透到語文課程的教學當中,這樣一來才能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加強語文教材的理解與解讀。眾所周知,在語文教材當中,有著許多優秀的古代和近現代詩作與文章。這些作品當中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可以將作品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相結合。這樣一來,既能夠幫助學生從另一個方面理解文學作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同時又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實現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滲透。
二、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于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滲透也有著巨大幫助。這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學習環境的氛圍很容易對學生造成影響。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良好人文環境的創建也能夠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創設一個更加輕松、平等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次,教師還需要改變當前的教學評價體系。目前的教學評價體系過于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導致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受到阻礙。因此,一定要豐富教學評價體系,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地看待學生,同時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最后,教師還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其中包括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的性格以及心理狀態等。這樣一來,才能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同時也注重到不同的文學作品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以此更好地進行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比如說在學習《離騷》一課時,由于作品中詩人的情感較為強烈,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對學生的情緒造成影響。這個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筆者認為可以采取將詩文改編成喜劇進行現場演繹。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同時,學生的角色扮演也能夠讓學生了解作者當時的感情與情懷,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讓人文精神通過語文課程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注重人文的評價
所謂注重人文評價指的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更加客觀、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同時,教師還需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身上閃光點的眼睛。要多多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同時,通過教師客觀、公正的態度,也能夠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樹立優秀的榜樣,從而幫助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四、拓展語文教育的空間
對于高中語文課程中人文精神的滲透來說,拓展語文教育的空間也是極為重要的。語文課程是一門極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課程。如果只將教學課堂束縛在小小的教室當中,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拓展語文教育的空間。無論是走出課堂到戶外,還是課外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這些都能帶給學生不同于教材內容的感受。通過這些不同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形成不同的人生理念,以此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與教育。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將人文精神更好地滲透到每一堂課當中,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注重人文的評價以及拓展語文教育的空間。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也有助于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課程的教學當中,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樂懿.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6).
[2]楊娟.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
[3]陽明芳.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新課程·中學,2014(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