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錯別字一直以來都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大障礙。現代漢字中,90%以上的字都是形聲字,并且直到現在仍然能夠創造新字。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地滲透形聲字知識,有利于孩子們掌握形聲字規律,從而提高認字速度,并且減少書寫錯誤。
【關鍵詞】形聲字;聲旁;形旁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在現代漢字中,形聲字高達90%。掌握形聲字的規律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生字,增加識字量。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們應該循序漸進地利用形聲字的造字特點,讓學生更輕松地識字。
一、初識形聲,在教學中認識規律
形聲字是由形符與聲符合成的。一般來說,形符與字義有關,表現為偏旁、部首;聲符,是該字的讀音。這個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太深奧了。所以在教學形聲字時,應該深入淺出。學生在剛識形聲字時,應該讓他們先體會形聲字的特點,初步了解形聲字的規律。
人教舊版一年級下冊的《識字4》,這是學生初次系統地接觸到形聲字。應對形聲字教學做足功夫,從而對形聲字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在教學《識字4》時,首先在黑板上張貼小動物的圖片及文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發現這些字都有蟲字旁;接著引導發現形旁蟲字旁與這些字有什么關系;然后引導學生發現聲旁,再根據學生了解情況,相機分析“蜘”“蝴”“蜻”等字;最后在學生發現的基礎上小結形聲字的識字規律:在一個字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讀音,這樣的字叫形聲字。
二、巧識規律,在觀察中掌握形聲
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左形右聲、右形左聲、內形外聲等。這些概念對于小學生是非常難理解的,應該寓教于平時中。在平時的課堂中,應由易到難地認識形聲字的“義符和聲之規”,讓學生在平時識字中觀察發現形聲字構成規律。例如一年級下冊第30課《棉花姑娘》教學生字“幫”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幫”字并且發現這也是個形聲字;接著說說和課文其他形聲字“盼”等的不同(上聲下形);然后幫助學生掌握形聲“幫”字,讓學生知道下面的巾表示它的意思,幫的本義是鞋子的邊緣(PPT展示鞋子邊緣的圖片),鞋幫有輔助的作用,所以現在引申為幫助、幫忙;最后拓展關于上聲下形的形聲字。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在平時識字教學中,有機地滲透義符和聲之規,逐步了解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等形聲特點。
人教版新教材的編寫更是注重形聲字的教學,例如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明確地指出在教學中要滲透形聲字規律。這更要求教師們要重視形聲字教學,才能讓學生更輕松、更快地識字。
三、歸納特點,在思考中杜絕錯字
據調查表明,錯別字成了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廈門市翔安區實驗學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81%的學生認為自己經常寫錯別字,49%的學生認為錯別字是他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漢語中同音、近音、形近的字詞非常多,學生極其容易寫錯或者混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辨別形近字、同音字,從而減少錯別字現象。
(一)形旁辨義
形近字是學生區分漢字以及正確使用漢字的一大難點。教學中如果不突破這一難點,學生面對形近字時,容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借助形旁表示字的意義的這個特點,幫助孩子們區分相近字。
例如二年級下冊的《動手做做看》里頭出現的兩個同音字“提、題”,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學困點,很多孩子分不清楚如何正確使用這兩個字。教學時,我就充分利用形旁表示意思的這個特點,幫助孩子們進行有效的區分。首先,我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說說他們的發現(同音字,一個是左右結構,一個是半包圍結構);接著,從易入手說“提”字的部首,引導發現是提手旁,提手旁與動作有關;然后,發現“題”字的部首是“頁”,這是學生的困惑點,我相機利用小故事讓學生了解“頁”指的是人的額頭,“頁”的字都與頭面有關;最后,引導學生理解解決問題需要動腦筋,所以問題、題目、金榜題名、答題等這些詞的“題”是頁字旁的“題”。
(二)聲旁辨音
其實全表音聲旁的組字率只占全部形聲字的7.17%。但是現在很多學生對于漢字存在會認不會寫或易寫錯,大可以利用聲旁辨音來驗證輔助識字,避免書寫錯字。
如學生極容易把“蒼”“綸”的聲旁混淆。幫助學生糾正易混錯別字時,教師可以講解聲旁字源,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這樣理解:侖(lún,簡化為‘侖’)本義是把簡冊集中在一起,作為聲旁皆讀lun,例如倫、綸、論等;倉()為象形會意字,像有頂蓋的糧倉,作為聲旁生成的讀音有cang、chuαnɡ、qiαnɡ,共同點都有αnɡ的音。
再如“延”和“廷”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易混字,這兩字作為聲旁的字,是大多數學生的學困點。為了打破這一學困點,便需要借力于聲旁的特點:延(yán)是一個會意字,中間的“止”是腳的變形,“廴”本身又是“彳”,表示道路,引申為延伸。作為聲旁生成的讀音有yαn、xian、shan、dan,共同點都有αn的音;廷()(tínɡ) 是會意字,左邊表示庭院的墻,中間有土,右邊是一個朝左站著的人,作為聲旁生成的字讀音有tinɡ。 借助聲旁的造字意思,就可區分“延”與“廷”,并且能認好以其當聲旁的生字。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造字六藝,其中用法最多的便是形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形聲字知識,可以讓學生識字更簡單輕松;靈活應用形聲字的特點,舉一反三,教給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做到學寫一個字便學會一串字。
參考文獻
[1]鐘煥懈.形聲字譜[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