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和新教育要深入人心,就不得不正確面對這些問題和漏洞。學校教育如何克服現行的缺失和漏洞從而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呢?筆者認為,要在三個“平”上下功夫。
【關鍵詞】教師;三個“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苦難的經歷有時往往給歲月烙上了快樂充實的印記。
我剛踏入學校,帶著一群衣衫襤褸、天真無邪的農村孩子,犧牲了寶貴的休息時間,把一個簡陋破舊的土坯房打理成優雅清靜的學習場所。師生們置身其中全然忘記了房子的歸屬,把它當成自己的家。以后的許多個日日夜夜,我用我的執著、細致、堅毅、勤奮潛移默化了一批又一批求知若渴的農村孩子。那間教室也因此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日出日落,寒來暑往,只要身在那間教室就會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三載寒窗苦,四季景如春。看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我的班上踏入人生正道或步入高等學府的大門,我心中溢滿了無限的欣慰。
光陰荏苒,歲月蹉跎。昔日的學子們今已成家立業,那個老師也不再年輕。歲月蕩滌了人生許多的印記,只是那個快樂的教書夢牢牢地烙在老師回憶的年輪里。偶爾想起,追憶,有過朝花夕拾的不甘和立意,然終究失去拾取的勇氣……因為,每當此時,耳邊總響著一個聲音:算了吧,環境今非昔……弱勢群體,尷尬的教 育……
今年的暑期,我有幸聆聽了香港匯賢國際教育資深講師張志新老師題為“打造卓越教師團隊,創造幸福教育生活”的演講。一位年逾花甲的長者,用他淵博的認識、深厚的經驗和飽滿的熱情,旁征博引、厚積薄發地闡釋了當前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辦法,提出了創造幸福教育生活的理念方法。我似乎感覺眼前一亮,干涸的心田吹過一縷縷春風,一陣陣潮潤、溫暖掠過心頭。睡去的記憶被再次喚起,我的久已封閉的夢又漸漸的復蘇起來,甚而至于產生了一陣“醉里挑燈看劍”的激動。
張老師精深的理論體系,涵蓋了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使人感動的,張老師演講自始至終貫穿著平等、尊重的主旋律,說出了許多的教育工作者心里久久醞釀而無緣說出的話語。他認為,當前學校教育的種種弊端和舛誤都源自平等和尊重意識的缺失。老師和學生感情對立,領導和教師關系緊張,同事之間相互戒備拆臺,學校各項工作執行力不足等等,都是相互之間的尊重不夠、信任不力、地位定位不恰當造成的結果。初聽這話似感論斷片面,仔細回憶和聯想才覺深刻至極。如果不是經過深入研究、細致觀察、廣泛對比,是不可能得出如此精準獨到的見解的。每一個親臨當前教育前沿的領導和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對于張老師獨特的見地無不從心底里產生共鳴。
聽完報告,掩卷沉思,一幕幕故事似乎在現實里都曾上演。回想對照之余,筆者認為,當前的教育在實行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前提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功不可沒,但也在許多方面積存了不可忽視的漏洞。如校園平等觀念的缺失、教師平靜心理的淡化,師生平凡做派的遠逝。教育生活不幸福,歸根到底就是這些問題和漏洞在作祟。新課改和新教育要深入人心,就不得不正確面對這些問題和漏洞。學校教育如何克服現行的缺失和漏洞從而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呢?筆者認為,要在三個“平”上下功夫。
一、平等待人,營造校園和諧氛圍
教育的本質和原則決定了平等的作用。教圣孔子常講“有教無類”,現代教育學平等性原則也告訴我們,人的教育平等很重要。老師對待學生要把學生當人看,不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施教要有能動性、主體意識,不可對學生盛氣凌人。領導者對待下屬也要平等為先,古人講“士為知己者用”“得人心者得天下”。信賴和親和才能拉動人心,這是保證校園教育和諧發展的前提。認同才會有所效力,這是一般的人才的哲學。平等也包含在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同志間一個微笑一個關注不另眼,大到一份工作一抹榮譽不偏愛,一點一滴都可能成就一個事業。
二、平靜處心,守望學生心靈家園
當今社會人多浮躁,商品經濟意識和國際強權意識影響到校園。校園作為經濟社會最后一塊凈土,要守住喧囂中的安寧和清靜是多么的不容易。學校是人類心靈家園和美好未來的守望者,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保持心靈平靜義無反顧。教書心存學生,不因樓長股跌而心生煩躁,不因官降薪缺而心事重重,靜下心來做好講學稿,讓課堂成為炫耀才華成就輝煌的神圣殿堂。平靜處心,就不用蠅營狗茍,眉來眼去;平靜處心,也不會說長道短憂饞畏譏。作為領導者,力主不信讒言不據成見,穩健寬廣以靜制動,平平靜靜地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遇事三思而后行者,才可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反復。
三、平凡做事,積聚快樂教育人氣
學校之事無大事,但事事都不是小事。教學的雙方每時每刻所作所為,都關乎教育雙方的快樂和成長。所以說,領導、教師、學生三位一體,都要準備從平凡處著手,在平淡處用心,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和事情。教學不是文藝表演,不需要粉飾太平,裝腔作勢;教育更不是官場現形,不需要欺上瞞下,高談闊論。教育教學需要做實實在在、細致入微的工作,諸如循循善誘做一節常規教育,身體力行寫一篇示范作文,親自動手布置教室四面墻壁,弓手彎腰拾垃圾修繕學生損壞的課桌椅等,都是在平凡的小事上顯現出不平凡。你也可以常常詢問教師的所需所想,替有急事的老師看一會班會,把學生作業拿起來多找幾個優點,和有困難的老師拉一會兒家常談一談心等等。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實都是教育的大事。他將給我們的教育生活帶來不可低估的正能量,從而使我們的校園人際關系變得融洽,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變得高漲,工作的執行力變得強大。正因為這些平凡的小事落實,校園抵觸情緒就會下降,內部能耗就會消解,內部矛盾就會減少。果真如此,一個人曾經的那個快樂的教書夢定會壯大成為全社會新教育的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