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即教育信息化,它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是一個融合了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資源整合等多方面內容的系統工程。“班班通”不僅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教育公平、均衡教育教學資源的有力途徑。
一、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率
自2013年9月,我校陸續添置了多媒體設備,每個班級都實現了上網、演示課件和視頻節目的同步播放,“班班通”走進了課堂。通過幾年的實踐,我深深感受到,“班班通”不僅改善了教學裝備條件,更給我們帶來了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同時也為學生找到了一個新的學習途徑,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鞍喟嗤ā钡氖褂脤崿F了教師備課資源的共享,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尤其在語文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班班通”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改變了已有的教學模式,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而網絡課堂、網上信息鏈接更為深化教學、擴展知識面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運用“班班通”,學生可主動參與,自主運用,促進了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優化了語文課堂的教學結構。
三、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
遠程教育網絡可以提供虛擬的教學環境,具備豐富的信息資源、便捷的討論空間,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更需靈活與更新。除了傳統的講授法、閱讀法、自學法等教學方法,遠程教育網絡條件下還可利用遠程視聽中的實踐法、電教法等新的教學方法。
四、輕松突破教學重難點
《詹天佑》一課,記敘了詹天佑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路線兩件事。其中出現的一些工程專業術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面對這個難點,以前的做法是用粉筆畫示意圖來突破,雖有效果,但不盡如人意。使用“班班通”教學,只要在網上下載相關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學生就很直觀地理解了隧道是如何開鑿的,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是如何行駛的??菰?、乏味的專業術語被演繹得生動、有趣,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老師輕松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總之,“班班通”使教師有了更多可以學習和借鑒的課堂資源,課堂教學設計更加新穎,授課也變得更輕松,更有針對性,小學語文課堂像萬花筒一樣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起來也饒有興致,上課注意力更為集中,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和理解更為透徹,語文課堂從此變得“活色生香”。
(作者單位:莊河市蘭店鄉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