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趙覺珵
進入2017年尾聲,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球貿易的成績令人滿意。雖然貿易戰(zhàn)和貿易保護主義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未見散去,但世界貿易量較去年顯著增長。彭博社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據稱,世界貿易交易額今年增長4.2%,遠超2016年2.6%的增幅。這樣的表現被認為是自2014年以來最令人滿意的結果,將世界經濟水平帶回到了上一輪金融危機之前。
德國和中國以及其他以制造業(yè)為經濟主體的國家都被認為是今年在世界貿易舞臺上的贏家。在亞洲地區(qū),韓國以三星電子為代表的企業(yè)收益表現不錯,該國也繼2011年以來,首次調高了央行基準利率。在世界其他地區(qū),貿易市場被認為也在恢復,拉美,非洲市場都在其列。彭博社援引馬來亞銀行經濟學家的話稱,“貿易繁榮已經代替貿易戰(zhàn),成為宏大的主題”。
不過,市場人士對未來的前景仍然抱著審慎態(tài)度,尤其是難以相信保護主義風潮已然就此過去。彭博社的分析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仍在“對付”那些被認為沒有和美國展開平等貿易的國家。各種跡象顯示,特朗普政府仍計劃在貿易問題上展現強硬的立場。美國商務部11月針對中國鋁材啟動“自發(fā)性”反傾銷調查,這是25年來美國商務部首次自主發(fā)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此外,美國還加入歐盟陣營,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醞釀推出更具懲罰性的反傾銷關稅政策。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說,中國海關總署11月份進出口數據遠超市場預期,反映全球經濟回暖提振中國外貿,但貿易順差同樣超預期,分析預料中國與美國、歐盟之間就貿易逆差問題的爭議短期內難以解決。加拿大帝國商業(yè)銀行的分析師表示,美國政府的舉動是具有警告性的,意味著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xù)嚴重困擾著金融市場。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2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全球貿易從去年開始就有所回暖,這從貿易增速與經濟增速的對比上可以看出。今年9月,世界貿易組織曾上調2017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至3.6%,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是一樣的。而在過去數年中,全球貿易增速都低于經濟增速。白明表示,貿易曾經被認為是全球經濟發(fā)動機,金融危機尤其是歐債危機后,世界貿易長時期持續(xù)低迷,在新的貿易增長點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帶動下,世界貿易已經開始復蘇。
白明表示,從需求方來看,歐美國家經濟的逐步復蘇產生了溢出效應,雖然出現了保護主義的抬頭,但依然推動了全球貿易成長;從供給側看,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貢獻最大。▲
環(huán)球時報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