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先聲
〔摘 要〕書法教學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推進我國文化傳承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在新的歷史時期,書法教學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這對學生能力提升和書法事業發展極為不利。為此,我們應該正視問題,進一步提升對書法教學的重視程度,強化對學生書法基礎素養的培養,創新和改進書法教學方式。
〔關鍵詞〕書法教學 綜合素質 創新
漢字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藝術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和積淀,已取得了豐碩成果。多年來,書法教學一直是各個學校的基礎性教學工作,它對促進學生素質提升,推進書法藝術文化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不過,伴隨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新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根本性變化,書法教學也正面臨諸多新問題和新挑戰。所以,我們應審時度勢,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切實破解書法教學所遇到的難題,全面提升學校書法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新時期書法教學的重要意義
文字是人們傳遞信息和溝通交流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文明延續的重要方式。過去,文字的書寫主要以筆為工具完成,人們在持筆寫字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新時期以來,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等智能設備登上了歷史舞臺,電子化辦公成為時代主流,電腦和手機等智能設備取代了紙和筆,成為文字輸出的主要方式。但是,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書法的藝術價值卻毋庸置疑,甚至在新時期其作用更顯重要。所以,作為書法藝術傳承的重要方式,書法教學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首先,書法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中國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形成了厚重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寶藏。近些年來,我國反復強調要走文化強國之路,倡導全民學習和傳播傳統文化,以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理應擔當傳承文化的使命,也需要培養良好的文化素養。而書法本身就是文化的一個象征,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過程中,也會融入豐富的文化內容。如在講授書法發展的過程時,教師會向學生闡述不同時期的書法大家,以及當時的人文社會、政治經濟等知識。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還會從多個角度了解我國歷史和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其次,書法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書法有著很強的藝術美感,每種字體均有其內在規律,每個書法家也有其特有風格。好的書法能夠帶給人美的體驗和情感共鳴,書法教學正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書法之美。具體來說,通過書法教學,學生能夠理解書法所蘊藏的結體美、章法美和氣韻美。解析字的秀麗、豐滿或粗獷等類型,能夠領會其結體美;研究書法的謀篇布局和黑白映襯,能夠領會其章法之美;分析書法的線條、運筆、節奏和韻律,能夠透視作者的性情、修養、人格等品質所折射的氣韻美。這樣,可以發展學生的審美情感,提升其審美能力。
另外,書法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新時期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書法寫作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思維訓練和創新實踐的過程。通過書法教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系統學習和掌握書法的基本范式,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書法創作中。學生在書法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發散思維、大膽創新。可以說,借助書法教學,明顯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良好的創新能力又有助于書法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二、新時期書法教學面臨的現實問題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人們的生活模式發生很大變化,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斷豐富,書法原有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沖淡,這也給書法教學帶來了諸多挑戰??v觀當前書法教學發展現狀,不難看出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書法教學的受重視程度不夠。當前,書法教學處在相對尷尬的境地,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均缺乏對書法教學的應有重視。學校通常關注于實用性、技術性知識教學,使書法教學這一藝術類課程邊緣化,不僅沒有成體系的課程設計、教學目標和考核辦法,也缺乏雄厚的師資力量。一些書法教師也存在對書法教學投入不夠的問題,他們時常將主要精力花在學術研究或其他業務方面,在書法教學上大多采取應付的態度,這直接影響書法教學質量。此外,很多學生缺乏對書法的重要性認識,認為這一課程實用性不足,因而只是當作業余愛好來對待,這就導致書法教學中,學生難以集中精力去學習,也不會用心去思考和練習。
第二,學生進行書法學習的基礎素養不夠。書法水平的提升是一個漫長過程,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書法基礎,并主動參與到書法學習中。然而事實上,很多學生的書法基礎知識比較欠缺,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停留在感官層面,不能理解書法藝術的本質和真諦;同時,多數學生缺乏對書法學習的興趣、耐心和熱情,有的將書法課程當成任務或負擔去對待,從而導致自己動力不足;有的則希望經過短期學習和練習就立即見效,寫出一手好字,當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提高時,可能就興趣大減、喪失信心和熱情,因而在書法學習中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第三,書法教學方式相對單一。社會進步和技術變革促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這也要求書法教學方式與時俱進,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大多延續以往的經驗,主要以課本講授和臨摹示范為主。而且,教師喜歡采取灌輸式教學,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思考,導致學生情感體驗不佳,甚至產生抵觸情緒。一些學生還表示,這些授課方式顯得陳舊、缺乏吸引力,直接導致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三、破解新時期書法教學問題的辦法
書法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困難和挑戰在所難免,但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方案,不斷破解書法教學難題。
一是進一步提升對書法教學的重視程度。從學校層面來說,學校管理者要將書法教學提升到一個重要位置,將其視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必須課程。具體來說,要進一步完善書法教學的相關制度體系,明確書法教學大綱和目標,編制科學的書法教材,選聘具有專業書法知識的教師人員,細化書法教學的考核辦法等等。從教師層面看,書法教師應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重視書法教學工作,深入分析學生在書法學習上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書法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平衡書法教學與其他工作的精力分配,確保在書法教學上的投入量。從學生層面看,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書法的重要性,并建立對書法學習和練習的科學觀念,培養對書法藝術的深層次理解能力,讓學生認識到書法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書法水平,更能促進其在思維、人格、修養、耐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endprint
二是強化對學生書法基礎素養的培養。教師要針對學生書法基礎欠缺的實際情況,在課堂中不斷豐富書法基礎知識的講解。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書法作品,從作者所處的歷史、文化、政治等背景出發,進行全方位解讀,讓學生透過作品領悟藝術的內涵;要結合各種基礎性書法教材,有針對性地制作教學課件,并在課堂上系統講解書法字體類別、運筆技巧、結構要求和布局規律等內容;既滿足學生對書法基礎知識的需求,又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教師要注重將書法教學與文化教育相融合,讓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提升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并促進自我人格的全面發展。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堅定書法學習的信心和耐心,可以結合自己或書法名家的成長經歷,避免學生出現急功近利的學習心態。此外,教師還應根據書法教學進度,為學生安排適當的書法練習任務,并進行跟蹤督促和點評指導,使學生通過“學練結合”的辦法來促進書法素養提高。
三是創新和改進書法教學方式。首先,教師應該摒棄過時的傳統教學理念及方式,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大膽解放思想,結合新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偏好,促進教學方式與時俱進發展。其次,要在課堂中積極引入新媒體和新設備,通過互聯網搜集各類書法教學資源,并借助教室屏幕以PPT、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其能夠直觀地欣賞不同書法作品,并觀看書法寫作的具體過程。同時,要鼓勵學生借助互聯網等渠道進行探索式自學,向大家推薦可供學習的手機APP或書法網站。此外,教師在書法教學的時候,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豐富課堂的互動環節。課堂教學中,既要根據教師的知識進度安排進行講解,更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在某一知識點上有學生表現出疑問,則要重點講解;還要針對學生創作的書法作品,鼓勵他們進行相互欣賞和點評,讓其在互評的過程中達到交流和提升的目的。
總之,書法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符合現代化教育理念的要求。針對新時期書法教學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應當創新思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持續提升書法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推動我國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堂.關于大學書法教學的思考[J]. 濰坊教育學院學,2008,21(03).
[2]趙孟雄.書法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J]. 大眾文藝,2011,(08).
[3]張衛華.高校書法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 商業文化,2011,(07).
[4]殷哲.書法教學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影響[J]. 教育現代化,2017,4(32).
[5]陳卓.多媒體在書法教學中的應用淺談[J]. 大舞臺,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