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倫浩+彭婷婷
〔摘 要〕伴隨著經濟發展、高校擴招而來的“藝考熱”促使藝考培訓蓬勃發展,從某種意義而言,藝考培訓目標的確立、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采用都反映出一定倫理價值傾向,體現一定倫理思想,倫理影響了藝考培訓的性質與方向。
〔關鍵詞〕藝考 培訓 倫理學
當前,我國藝術教育處于狂熱期,據數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藝術培訓行業的產值已達330億元的規模,并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長。藝術教育能夠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文明,豐富業余生活,但過度追求、盲目崇拜會使原本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失去價值。藝考培訓作為藝術教育有機組成部分,本應承擔培養人才,輸送教育資源的重任,然而縱觀現實,藝考培訓問題百出,有些甚至挑戰倫理道德。
(一)藝考培訓倫理缺陷
倫理學是關于道德的科學,藝考培訓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判斷、行為選擇等體現一定道德關系,通過對藝考培訓倫理學方面的審視,發現以下倫理缺陷:
1.破壞公平原則。公平是我國教育制度中最基本的道德倫理。針對藝術專業的特殊性設立藝考制度體現出教育公平和機會均等的價值訴求。然而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藝考培功利主義明顯,衍生出一系列問題,如收買考官、泄露考題、開辦高價包過班與協議班等,嚴重破壞考試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北京青年報記者曾暗訪北京多家藝術培訓機構,發現打著中戲、北影等旗號的名師班層出不窮,要價從三、五萬到十幾萬不等,那些要出天價的培訓機構聲稱可以把學員推薦給某知名老師,還強調他就是考官。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加強對不法考試現象的打擊,諸如收買考官、泄露考題等問題得到良好控制。然而,藝考培訓依然存在諸多不平等現象。部分學校為增加升學率強行使文化課程欠缺的學生轉投藝考,嚴重違反學生自由選擇意識。“教育正義指教育系統乃至整個社會尊重每一位社會成員受教育的權力,并且為每個社會成員創造受教育的物質和制度環境,以確保受教育者個體內在潛能得到充分發展”。忽視學生自主選擇意識的強迫性學習,不僅不能激發學生潛能,還會致使學習熱情喪失,破壞學生公平受教育權利。
2.忽視全面發展。參加藝考被成功錄取的前提條件是文化課與專業課雙達線。現實中,參加藝考培訓的學生偏科現象明顯,主要表現為文化課與專業課的不均衡發展。教學過程中,多數藝術培訓喜歡將教學重點放在專業技能上,注重應試教育,過分強調升學率,忽視學生精神和道德的積極成長。這種錯誤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無法全面發展。2013年甘肅省美術聯考中出現大量的雷同試卷,導致考生成績的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培訓的過程中忽視學生的自主性與創新能力,過分強調應試教育。很多藝考考官表示,受藝考培訓模式化教學影響,考生表現千篇一律,知識結構混亂模糊,藝術表現靈活性欠缺。教育部于2015年12月印發的《關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對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明確提出提高藝術類專業考生高考文化成績的要求。隨著藝術產業的發展,高校對各類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制定了更高的目標,不僅需要考生具備專業技能還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如果藝考培訓機構一如既往重視應試教育,機械教學,將嚴重影響學生全面發展。
3.缺失誠信教學。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藝考培訓亂象重生,為擴大招生,各種“保過班”“名師班”鋪天蓋地,虛假宣傳導致誠信教學缺失。每年3 月左右,成千上萬的學子奔赴北京、上海、廣州等藝考設點城市圓自己的藝術夢、大學夢甚至明星夢。據統計,北京電影學院2017年報考人數多達3.81萬人次,比去年增長25.5%,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報錄比達274:1,競爭十分激烈,藝考培訓成為考生成功進入高校的重要砝碼。藝考培訓機構抓住家長與學生不確定性心理因素,大肆宣揚自己的作用,打出所謂的“資深專家教學”“考官授課輔導”“包上重點院校”等多種虛假承諾,嚴重誤導他人選擇。現實中,多數藝考培訓機構不僅不存在專家教學,甚至缺乏高素養、技術過硬的專業教師。某培訓機構就曾為吸引考生,打出聘請北京高校老師現場授課的廣告,結果正式培訓的時候學生大呼上當,所謂的高校教師不過是在高校就讀的研究生。為節約成本,聘請大學生充當教師現象屢見不鮮,培訓機構的教師隊伍著實松散混亂。藝考培訓機構過分注重營利性,忽視誠信教學,勢必影響藝考培訓的整體形象。
(二)藝考培訓倫理建構
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曾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則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學必須要形成德性的教育意義。”由此可見,注重藝考培訓機構倫理建構,是判斷藝考培訓是否成功的倫理標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素質教育,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素養是完善藝考培訓倫理構建的重要舉措。
1.注重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強調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旗幟鮮明地反對應試教育,它強調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應將學生看作人格上的主體,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其作為人的尊嚴,而不是把他們作為塑造的對象,灌輸知識的容器。在藝考培訓中注重素質教育首先強調的是藝術教學需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公平獲得藝術教育機會。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需考慮學生實際情況與興趣愛好,不偏不倚,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獲得。倫理學原理認為,平等就是平等地對待平等者,不平等地對待不平等者。藝考培訓教學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藝術活動不僅取決于后天的努力,也需要先天遺傳因素,就播音主持專業而言,好嗓音必不可少,因此藝考培訓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專業方向,不能一味追求經濟利益,誤導學生盲目選擇。素質教育第二要旨是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藝考培訓過程中,除專業技能教學外,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道德培養。藝術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在高考的高壓下,如何應對與克服困難,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提髙心理承受能力,增進心理健康也是藝考培訓需要承擔的教學責任。endprint
2.改善教學方法。藝考培訓應尊重學生人權,尊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取向。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藝考培訓需在改善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強調人道主義,以提升人的價值為培訓目的,教學過程合乎人性,尊重學生的自然生命與自主意識,維護學生受教育權利。改善教學方法,修正錯誤教學意識,不能將學生當做純粹認知對象,是掌握藝術知識、學習藝術技能的工具,忽視學生感性認知。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幫助他們選擇一些合適的教學課程。建立反饋機制,心理學研究表明,來自學習結果的反饋信息,能夠影響學習效果,一方面,學習者可以根據反饋信息,調整學習活動,改進學習策略;另一方面,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其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避免機械教學,由于藝考培訓具有極強的針對性,部分教學機構為增加考試籌碼,忽視教學靈活性,一味強調應試教育。就美術而言,培訓過程中除技能教學外,可適當增加相關知識的學習,如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情感等,通過知識層面的擴展,讓學生學會思考,深入體會,保持藝術學習激情。
3.提升教師素養。教育目的是“傳道、授業、解惑”,體現文化傳承與道德傳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之一,無論與學生交往,還是教學行為的判斷和選擇,都會受到倫理思想的影響,因此提升教師倫理素養,是藝考培訓倫理構建的重要步驟。目前,藝考培訓教師不像傳統教師那樣需要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多數情況下,只是具有相應藝術技能的社會人士,教師隊伍魚龍混雜,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教師隊伍欠缺。因此筆者建議:首先,建立資格審查制度,加強對藝考培訓教師的監督與管理。通過規定藝考培訓教師準入規則,嚴格規范教師隊伍建設,從根本上杜絕技術不過硬人員亂入。其次,加強藝考培訓教師倫理學理論學習,通過對教師隊伍的教育,加強倫理觀念,掌握倫理內涵,幫助其在以后培訓過程中學會運用倫理學的理論分析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倫理困境;最后,加強藝考培訓教師教學實踐反思,教師倫理素養的提升離不開教學實踐過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倫理反思,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理性選擇。
總之,藝考培訓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補充,在培訓專業能力同時也需承擔起豐富考生精神世界與藝術修養的重任,通過對藝考培訓倫理學方面的反思,在倫理問題基礎上,建議藝考培訓不斷注重素質教育、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素養有利于考生健康全面發展,為我國培養更多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黃萍.對藝考熱現象的思考[J].音樂天地,2012.
[2]袁蓓.藝考的制度正義實現路徑分析[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
[3]北京電影學院2017年藝術類報考人數3.81萬人次.[N/OL].http//learning.sohu.com/20170210/n480364659.shtml
[4]聶萌慧.市場經濟管理下音樂培訓機構發展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5.
[5]李英.基于倫理學視野下的體育教學研究[ D].福建師范大學,201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湖南省民辦藝考培訓規范發展的機制與策略研究”,編號:XJK17ATW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