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波
摘 要:英語閱讀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聽、說、讀、寫、譯的語言學習要求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課堂閱讀教學,而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文章通過分析當前教學現狀,提出一些策略,以求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英語;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厭惡閱讀,興趣不高
學生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英語閱讀教學的最終效果。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基礎較差,對英語是懷著既害怕又討厭的態度,缺乏主觀能動性,對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英語也僅僅是為了考試及格,最終獲得畢業證。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實踐展開不夠充分,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最終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2.教學形式單一,收效甚微
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依然是采取傳統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是課堂的絕對主角。雖然學生可能在教師的幫助下,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及答案的選擇,但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沒有更上一層樓。在面對全新的文章時,他們往往理解不了。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的引導和講解,被動地去了解文章。長此以往,閱讀依然是學生的老大難,對英語學習幫助不大。
3.脫離文化背景,銜接不暢
語言的學習脫離不了文化的背景。中西方文化的差別必然造成了語言的使用與表達習慣會有所不同。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往往傾向于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能結合文化背景深入思考,實際情況卻往往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里。“white lies”和“black sheep”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白色的謊言,其實是指善意的謊言;黑色的羊,其實是指“害群之馬”。因為在西方文化里,白色代表的是白天和善良,黑色代表的是黑夜和邪惡。理解的偏差,極易造成答案的錯誤,并且學生一頭霧水,找不到錯誤的原因。
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策略
1.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授學生的同時,教師應當激發學生興趣,關心與了解學生的內心感想,了解學生的學習困惑,知曉學生的真實訴求。與學生協商,不向學生灌輸。比如很多男生對體育感興趣,教師可以找到一些關于體育明星的文章,提高學生閱讀興致;有些女生覺得英語枯燥,可以推薦一些英文歌手與電影、電視劇,讓學生在音頻與視頻中立體地感受英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豐富教學手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對文章進行分析講解之外,教師應當傳授給學生閱讀的一些技巧。例如,教會學生審題與判斷,找到關鍵句,聯系上下文,劃分文章結構,使學生全面掌握閱讀方法,從根本上理解;根據閱讀的技巧和策略,有的放矢,將整個文章結構及含義了然于胸。
教學手段的單一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喪失學習興趣。在傳統教學手段的基礎上,教師可適當增加一些全新的教學手段。比如,利用微課將閱讀講解細化,內容緊扣某一個點或片段進行詳細分析與強化訓練;鼓勵學生在微信群里針對文章大意,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討論與思考,讓學生放下對閱讀的恐懼感,循序漸進,各個擊破,從而提升閱讀水平。
3.導入文化元素
東西方之間在社會制度、風土人情、語言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放下思維定式,轉換思維方式,融入文化背景,從而準確地理解與把握文章含義。通過閱讀國外英文文獻資料,英語學習者可以獲得豐富的文化信息,拓寬認知視野,感知英語語言魅力,這樣,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學習者閱讀能力的增強。
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不僅給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應當轉變思維與方式,力求使閱讀教學實踐活動達到預期效果,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宋艷平.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版),2008(10).
[2]呂 瑋.教學創新與大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J].教育評論,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