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檔案形式的差異性,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在保管、利用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著重以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為研究主體,對兩者的檔案保管、利用進行比較性分析,有助于電子文件、傳統文件檔案的綜合發展,同時具有較為鮮明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電子文件;傳統文件檔案;檔案保管;檔案利用
1 在保管上的比較
何種形式的檔案,都需要長期妥善的保管,并在可利用的期限內,為檔案需求者隨時提供有效的檔案保管服務。作為不同的檔案形式,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在保管載體、保管技術、保管環境上都有明顯的區別、不同。
(一)保管載體
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在保管載體上的區別、比較,具體表現如下:為暫時保管載體。與此相比,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經過了甲骨、石刻、羊皮等不同載體的變更,形成了以紙質、照片、錄音為載體的檔案保管形式。
(二)保管技術
電子文件的保管技術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息息相關,而計算機存儲技術、網絡備份技術等,為電子文件的長期有效保管,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與之相比,傳統文件檔案保管技術仍然趨于傳統,雖然已經逐步引入了檔案信息管理系統,但是仍然只能作為從屬地位存在。
(三)保管環境
由于兩種檔案形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鮮明差異性,使得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環境,也存在明顯的不同。
各地檔案管理機構電子文件的保管環境,一直都是計算機虛擬環境與實際保管環境并重,并且,存儲、保管電子文件的計算機、光盤、磁盤的虛擬環境良好,即:不受到木馬、病毒等侵襲,才能為電子文件的良好保管形成必要的虛擬保障,另外,存放用于存儲電子文件的計算機、光盤、磁盤的實際環境,同樣重要,需要專人維護。與此相比,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主要依托實際保管環境,而實際保管環境的維系,主要從防蟲咬、防霉變、防光線直射、防盜等幾方面進行維護、衡量。
2 在檔案利用上的比較
檔案本身的價值,主要在于檔案利用的充分體現上,而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在利用途徑、利用效果、利用價值上都有所區別,需要對其進行逐一比較、闡述。
(一)利用途徑
由于各地檔案管理機構存儲方式的多元化、網絡化,使得電子文件在檔案利用方面,不斷形成了更多形式的利用途徑,不僅可以為檔案需求者提供現場查閱方式,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為異地檔案需求者提供遠程查詢途徑,也可以由不同的檔案管理機構,針對不同的電子文件進行共享與利用。與電子文件的利用途徑多樣化相比,傳統文件檔案的利用途徑相對單一,只能由檔案需求者親自前往存儲有傳統文件檔案的管理機構,進行現場翻閱與查詢,才能獲取檔案有效信息。
(二)利用效果
電子文件在檔案利用效果方面,與傳統文件檔案相比,有著不同層次上的差異。
對于各地檔案管理機構電子文件的利用效果來說,由于這一檔案形式具有鮮明的利用途徑多樣化優勢,使得異地檔案需求者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平臺,對相應的電子文件進行查詢、利用,節省了檔案需求者的查詢時間成本,能夠使得電子文件依托不斷完善的互聯網技術,形成更為鮮明的遠程利用效果。與電子文件的利用效果相比,傳統文件檔案主要集中于,現場利用效果的彰顯上,傳統文件檔案的現場利用,能夠給予檔案信息需求者最為真實的檔案查詢體驗,其身臨其境的利用效果,是經過文件掃描、存儲的電子文件所不能比擬的。
(三)利用價值
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在檔案利用價值方面,同樣具有鮮明的差異性,具體比較分析情況見下表。
各地檔案管理機構電子文件在檔案利用價值的體現上,不斷形成了諸如:遠程利用價值、文件共享價值、電子存儲利用價值在內的一系列價值,利用價值多元化趨勢不斷彰顯。與電子文件相比,傳統文件檔案的利用價值,主要集中在原始價值、現場實用價值的并重上。
3 依托比較結果形成的檔案保管利用對策
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在檔案保管、檔案利用等相關方面,各有各的特點。不同的檔案管理機構,需要根據不同的檔案形式,分別形成對電子文件、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利用有效對策。
(一)電子文件
對電子文件的保管、利用,需要各地檔案管理機構一方面不斷地加強網絡、計算機安全,強化現有電子文件保管機制,另一方面,促使電子文件利用逐步實現“多元化+精準化”有機融合。
1.加強網絡、計算機安全,強化電子文件保管機制
檔案管理機構在保管電子文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網絡環境安全、計算機安全,強化電子文件保管機制。一方面,營造電子文件良好的安全保管環境。各地檔案管理機構所有用于保管電子文件的計算機,都要定時進行網絡木馬、網絡病毒查殺,并形成具體記錄,另外,對所有計算機硬件、軟件也要進行定時巡查,超過一定年限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都要進行更新換代處理,計算機軟件也需要進行定時更新、維護。
另一方面,以加強網絡、計算機安全為基礎,不斷形成、強化電子文件保管機制,各地檔案管理機構安排專職保管人員,制定明確的電子文件保管制度,所有電子文件保管全部落實到人,以制度管理代替傳統的人情管理。
2.促使電子文件利用“多元化+精準化”相融合
各地檔案管理機構對電子文件的利用,應實現“多元化+精準化”的逐步融合。電子文件的利用效果較多、利用范圍廣泛,利用多元化的實現,需要各地檔案管理機構結合現場查閱、遠程查閱等不同的利用途徑,賦予電子文件不同的利用功能。
利用精準化的實現,需要各地檔案管理機構依托現有的電子文件利用功能多元化,根據每一個檔案需求者的檔案檢索利用需要,形成有針對性地內容檢索范圍,使得檔案需求者可以獲得更為精準的電子文件。
(二)傳統文件檔案
各地檔案管理機構對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利用,更多地需要以堅守、完善傳統方法為基準,適當地加入一定比例的檔案保管、利用創新方法,促使傳統文件檔案保管更加嚴謹化,并不斷依托利用價值,拓展傳統文件檔案利用途徑。
1.促使檔案保管嚴謹化、標準化
傳統文件檔案保管需要形成更為嚴謹的檔案保管標準,依托防蟲咬、防霉變、防光線直射、防盜等不同的檔案保管要點,形成數值化標準,各地檔案管理機構的管理人員在對傳統文件檔案進行檔案保管時,必須要根據不斷數值化的保管細則,將保管工作的具體操作不斷細化。另外,檔案管理機構也可以將遠程監控系統、數值檢測系統等引入傳統文件檔案保管,由專職工作人員進行24小時監管,用科技化手段彌補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短板。
2.依托利用價值,拓展傳統文件檔案利用途徑
相關的檔案管理機構可以依托傳統文件檔案現有的利用價值,不斷拓展這一類型檔案形式的利用途徑。現有的傳統文件檔案利用途徑,只局限于現場利用,利用范圍較窄,利用價值較為單一,本文認為,可以將一定比例的先進技術引入傳統文件檔案利用過程,另外,各地檔案管理機構可以將保管年份較低的傳統文件檔案,通過公開展覽等公眾活動,向更為廣泛的檔案需求者提供更多的檔案查閱、利用活動環境。
4 結語
電子文件、傳統文件檔案等不同的檔案形式,在檔案保管與利用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對電子文件與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利用進行比較性分析,探索兩者在保管載體、保管技術、保管環境,利用途徑、利用效果、利用價值等層面的區別,從而分別為電子文件、傳統文件檔案的保管利用形成必要的應對對策。
參考文獻
[1]戚翠霞.高校電子文件檔案管理的研究[J].淄博師專學報,2010,01:21-25.
[2]田欣.電子文件的檔案化管理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08:197-200.
作者簡介
陳萍(1971-),女,漢,遼寧省大連市,副研究館員,檔案學,大連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