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繼容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也開始使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文章針對現代化教學方式存在缺少情感的互動、有害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缺少品格教育和無法控制教學過程的問題,提出傳統教學方式回歸的必要性以及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進方法——對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實踐性功能的發揮和教學互動活動的設計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關鍵詞:傳統教學方式;回歸;改進
一、傳統教學方式的回歸
雖然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特點及優點很多,但還具有很多缺點:
第一,缺少情感的互動。小學語文的教學注重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與語言交流。在現代化教學方式中,教師會過多使用機器設備等電子產品,從而極大減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采用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教學的主體與受體仿佛被隔絕了,根本沒有情感溝通,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第二,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害。小學生年齡偏小,接受能力較強,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可他們的自控力卻很差,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現代化教學方式中的新鮮手段與事物對他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他們就會一直坐在教學設備前,從長期來看,這將會導致他們出現視力下降、運動能力下降等身體問題。
第三,缺少品格教育。小學生正是塑造健全品格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而這恰恰就是現代化教學方式中缺少的部分。所以,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有些學生,對品格的含義理解不全面。
第四,無法控制教學過程。現代化教學方式都是教師提前制作好的程序,所以在上課時沒有辦法隨時更改,這些科技的應用使教師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打鬧,就一定會影響上課的進度,由此導致教師不能完全使用現代化教學方式開展教學。
二、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進
1.教學目標的設置
第一,在課前從教材內容的本質入手,明確教學信息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程度,建立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然后根據具體的教學計劃,將教學目標確定。第二,教學目標的設置要體現整合教學內容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語言教學。語言教學要體現教育的特點,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提高學習興趣。第三,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發揮語言的魅力,把握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特別是針對那些愛玩鬧的學生,教學目標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使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第四,為了讓學生增強信心,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教師在備課時,要引導學生明確教學目標,給每個學生布置好任務,如教材預習、詞匯學習、文本閱讀等。
2.教學實踐性功能的發揮
教學的實踐性功能是讓學生利用教學上所學的知識,將其應用到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第一,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讓學生們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二,要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問。一方面是希望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以深刻理解課文,活躍學習氛圍;另一方面是希望學生掌握所學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進行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認識字形和字義,并查看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若是有,進行討論解決。第三,要培養學生溫故知新的能力。在上課前,教師要讓學生自學生字并朗誦課文,在上課的時候就是以復習的方式來學習,這樣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3.教學互動活動的設計
開展教學互動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化成主動學習的狀態。例如,講《草船借箭》一文時,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們認識生字及重點詞語,分析故事的過程,然后可以讓學生們觀看課文對應的影視片段,根據學生自己的偏好來選擇角色,對該影視片段進行模仿,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進要通過設置教學目標、發揮教學實踐性功能和設計教學互動內容等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活力,有效地在教學上傳播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育工作者應繼續思考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晶鑫.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 2015,58(4):141-142.
[2]李淑梅.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優化研究[J].學周刊,2015,9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