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玉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技術型玉雕人才遇到空前挑戰,怎樣培養玉雕人才是業內關注的重要問題。尤其在經濟轉型視野下,行業內外對玉雕人才的培養提出諸多構想、討論,最終落到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轉變上。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對學校培養玉雕人才的方案進行探討。
[關鍵詞]經濟轉型視野;玉雕人才;培養
從2007年開始,相關高校培養玉雕人才的教學活動快速發展起來,如果不是市場遇寒,玉雕專業大有快速蔓延勢頭。從目前形勢來看,玉雕市場進入嚴冬時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以技術型為主的培養適應社會變化的玉雕人才是形勢所需。在這種形勢下,探究玉雕人才的培養具有實用價值。
一、造型是轉型的基礎
首先從玉雕工藝來看,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但是形制方面基本上就沒有任何突破,從業者基本上都是依靠工藝技術對前人的東西進行重復、模仿,一個成熟的形制不但體現在造型上的完美,還要體現在藝術、文化、民族情感、人文思想乃至時代審美等各個因素的綜合。
其次大多數玉雕藝人對傳承工藝技術缺乏整體認識,能力欠缺,導致整個玉雕市場到處都是造型殘次的玉雕作品。玉雕作品中的人體作品,大多數在造型上充滿著病態的構成元素,許多通過藝術層面把玉料材質的美感引向肉欲追求。玉雕工藝藝術層次和其他藝術比較,不僅缺乏時代感,也無根本性突破,除了技術層面上選擇先進機械工具顯示出濃厚的藝術氛圍外,其他方面根本無現代氣息。
二、玉雕人才的培養探究
要實現經濟轉型,就必須要高度重視玉雕藝術造型。近些年,很多玉雕大師走進校園尋找他們缺少的知識,彌補他們缺失的美術教育。對這些雕刻師而言,技術已經達到一定境界,根本問題就是超越技術的藝術修養。假如一定要從技術層面進行考量,造型設計課程就成為培養玉雕人才的基礎課程,因此做好造型方案是培養玉雕人才的重要措施。
1.平面造型
首先是中國傳統造型,主要涉及圖案、中國畫、白描及書法等各種課程,介于自然與抽象形態間的圖案,一方面有自然形態的寫實、具象及客觀因素;另一方面可依據人類情感訴求,將抽象化的自然本質經過主觀提取后呈現出來,即圖案呈現出單純、靜止的唯美。圖案是工藝美術學科的重點課程,玉雕工藝就是將裝飾性紋樣處理當成琢磨、畫活的依據。學習平面造型目的就是理解圖案、構成玉雕圖案的原理,討論形式美的法則,通過訓練把握形式美感。而且通過工藝制作,培養細致嚴謹的設計,訓練完美、精準的藝術處理能力。
其次西方體系造型:主要包含了平面構成、素描、圖形創意、立體構成等課程,而西方的藝術造型主要是以解剖學、透視學及色彩學作為理論基礎,以求真的態度以及精準的技法分析、表現及塑造對象,真實、客觀的反映眼前所見。學習這些課程,目的就是探索規律、理解方法,掌握基本的技法技能,訓練分析、觀察、表達及理解對象的能力,從二維空間上解決運用造型的技法、形式處理等各種問題,從而培養基本觀察能力、審美判斷能力等。
2.立體造型
雕塑類課程主要解決立體空間上的各種問題。處理立體空間的體塊并非是每個懂繪畫的人都會,而學習雕塑課程,主要是引導從平面二維邁向立體上的三維、四維空間上的造型關系,訓練空間上各類元素的布局、組織及表達等各種能力;通過泥料具有的可逆性,能夠比較直觀的修改比例、體積、結構及空間塑造,從而實現整體的形態效果,還可進行各種假設、分析,從中尋找出較為合適的造型方案。
3.中國傳統雕塑
這種雕塑屬于意象造型的藝術,從秦兵馬俑一直到漢說書俑,從霍去病墓碑上石刻的伏虎、躍馬到南朝陵墓的天祿、麒麟等,這些典型例子都為中國傳統立體造型樹立標桿,并非依靠某個具體的指標說話,而是要依靠整體展示的藝術性,也就是靠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精神氣度去影響他人。通過東西方雕塑藝術簡化比較,闡明東西方的雕塑藝術各有所長,促使彼此可以參考,但是并非說明中國的雕塑藝術必然會影響到玉雕工藝。藝術美丑并非完全由它問世的時間先后所定,新問世的不一定美,早先問世的不一定丑。從意象造型來看,東西方藝術都是如此。
4.玉雕工藝
雖說最終落腳點在教學,但是對于工藝技術部分,玉雕界對具體內容早就了然于胸,加上前面兩個階段的學習,已經打下了夯實的玉雕工藝根基,因此只需要在基礎根基上不斷加深造型。
上面幾個培養階段,就是對東西方的藝術教學進行對比,通過具體物象比例、透視、結構、動態、體感及空間等各方面學習,掌握具體造型的原理、處理形式,在此基礎上逐漸將意象造型引入回歸到玉雕工藝,以上培養階段互相依托、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缺少任何一個階段都將導致人才培養方案不完善。
[作者簡介]
任永輝,男,生于1980年,2007年創立老驢玉雕工作室。
2012年11月蘇州市工藝美術中級資格評審委員會評為工藝美術師。
2012年榮獲蘇州市玉石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2013年榮獲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014年11月被評為高級技師。
2014年8月榮獲蘇州玉石雕刻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2015年被評為安徽省首屆玉雕大師。
2015年被評為安徽省工藝美術促進會玉石委員會副會長。
2015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2016年被評為文物藝術品鑒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