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卡通造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沉寂的中國傳統雕塑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但它在造型上及藝術語言上的缺乏注定了它的生命并不長久,隨著這股符號藝術潮流的衰退以及雕塑藝術家的反思和收藏價值等因素,卡通造型雕塑也將會慢慢地退出中國當代雕塑。
[關鍵詞]當代雕塑;卡通造型;淺析
中國當代雕塑家為了在當今藝術文化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積極跟進,開始在雕塑創作中努力的尋找出屬于自己的圖式符號,其中就包括卡通造型的當代雕塑。卡通造型趣味作為投入小見效快的策略之一,它在材料上、色彩以及造型上都追求著通俗的符號趣味,以更加簡單明了的形象使作品能在短時間內被欣賞者所認識。但卡通造型的雕塑在藝術文化領域中的流行恰恰暴露出中國當代藝術的一些問題,本文就此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當代雕塑的藝術文化語言
中國當代雕塑的造型現在可以說是品種多樣,但是最近幾年卡通化的造型像一場流行感冒在中國的當代雕塑中不斷的傳播,而且范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以卡通造型的當代雕塑作品呈現在人們眼前。比如福建省泉州市的當代雕塑家陳文令,他所創作的雕塑作品《幸福生活》系列與《紅色記憶》系列,從造型上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他的作品向卡通方向傾斜,豬與紅色的男孩(圖1、圖2)也成為了他在中國當代雕塑界里的代名詞。那么卡通造型的雕塑到底體現了中國當代雕塑的什么現象?首先在造型上,卡通造型的雕塑突破了傳統雕塑在材料上的運用、風格上的新異、形式上的創新和視覺上的新沖擊。卡通造型雕塑在一方面可以給中國雕塑注射一些新的血液,它在雕塑材料、語言、形式以及視覺上都實現了新的突破,一掃傳統雕塑的經典樣式。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這些當代雕塑家基本上都受到了藝術市場的商業利益影響,他們的雕塑作品難免把造型都停留在一個外殼上,忽視了雕塑本身內在的精神價值,視覺審美也更偏向平民化、大眾化。
雖然說求新是一切藝術創作得以延續發展的前提,卡通化的當代雕塑雖然是一種以新的雕塑造型傳達意識,在造型上給人以一定視覺的沖擊,但往往忽略掉在視覺之后藝術的文化精神。如果只是以簡單的創新思維進行創作而忽略掉創新背后的藝術文化語言,那么所創造出來的雕塑只會是一個簡單的軀殼。中國傳統藝術文化里一直都強調著意境,而大部分當代卡通化的雕塑給人的視覺感覺往往只有新異的造型。近幾年由于中國當代藝術與西方藝術在文化上的不斷交流,西方藝術文化不斷的沖擊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中國當代雕塑家們在思考西方藝術文化與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上產生了沖突。導致當代雕塑在文化上不中不西,沒有完全確立中國當代雕塑的獨特文化風格。而且中國雕塑在我國古典雕塑之后就一直沒有一個完全可以用來衡量的標準,20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雕塑一直處在歌頌中國偉人的模式當中,大部分的雕塑都是以一種紀念形式呈現出來。
到了20世紀80年代,由于中國雕塑開始向多元化發展,部分雕塑家開始學習西方各個流派的技法。由于學到的只是技法沒有真正領悟西方各個流派的雕塑藝術的真正內涵,再加上中國當時的媒體傳播不發達以及缺乏大型的全球性的展覽,使得中國當時的雕塑完全沒有對西方當代雕塑有一個全方面的感悟,導致當時的中國雕塑沒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雕塑更是處在一個沒有藝術文化的狀態當中,在當時雕塑的創作思維、審美角度、藝術形式以及作品的收藏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的當代雕塑發展才不過短暫的幾十年,與西方的當代雕塑相比難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二、藝術市場對當代雕塑的影響
中國雕塑市場的不成熟也是造成我國當代雕塑現在處境的原因之一。在我國當代藝術市場還尚未穩定的今天,由于藝術市場的不完善,使得有些藝術家運用炒作的方式把當代藝術當成一個吸金的“工具”。由于藝術市場需要藝術作品來維持它的正常運行,新的雕塑作品的進入是藝術市場保持活力的保證,而新的藝術作品的出現需要不斷的出現新的藝術家涌人雕塑市場,因此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雕塑藝術市場里,當代雕塑家們在創作作品的同時,又少了對所創造的作品在藝術語言文化上的構思,多的只是應該怎么樣在一個短暫的時間里使自己的作品在當代雕塑界里占一席之地,怎樣比別的藝術家更快的進入到藝術市場里。而卡通化的當代雕塑作品作為符號化雕塑作品的形式之一,也是能快速進人當代藝術市場的捷徑之一。卡通造型的雕塑作品在造型上打破了傳統雕塑的經典樣式,使得欣賞者在觀看雕塑作品時看到的不只是偉人雕塑或是寫實雕塑,而是一些以兒童記憶為原形和一些可愛有趣的創作形式進行的雕塑創作,并且卡通化的當代雕塑作品無論在創作時間、創作程序上都比傳統雕塑占有優勢,而且卡通化的雕塑由于在藝術市場上更接近大眾化,銷售范圍上也比傳統雕塑更加廣泛,導致了當代雕塑造型向卡通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三、卡通造型在中國當代雕塑中的發展前景
卡通造型的中國當代雕塑之所以能在中國當代雕塑界有一席之地,是因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尚未成熟穩定,然而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逐漸穩定和消費者藝術修養的提升,當代雕塑家們開始對中國當代雕塑的虛假、浮華、觀念、市場化等問題進行反思,以及中國當代雕塑逐漸確定屬于中國當代的藝術語言特征,中國當代雕塑符號化、市場化的現象會逐漸的減少,卡通造型的雕塑作品也會隨著藝術市場的需求而減少。卡通造型的當代雕塑只是中國雕塑發展中的一個過客,一個犧牲品而已。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沉寂的中國傳統雕塑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但它在造型上及藝術語言上的缺乏注定了它的生命并不長久,隨著這股符號藝術潮流的衰退以及雕塑藝術家的反思和收藏價值等因素,卡通造型雕塑也將會慢慢地退出中國當代雕塑。
[作者單位]
泉州富士石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