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壽山石團,很多人時常分不清“藝術品”與“工藝品”的概念,由于概念的模糊,因此很多人常以藝術家自稱。其實,藝術品與工藝品有著很大的區別,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性地認為,藝術品的藝術價值、交易價格都要高于工藝品,實際上,這并非是絕對的事情,有時候,工藝品的精致、價值也是可以達到與藝術品相媲美的程度。
[關鍵詞]原創性;唯一性;復制;工藝品;藝術品
現在,我們先來看看網上對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定義。
藝術品(artwork),一般指造型藝術的作品。一般的藝術品可視為含有兩個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線、形、色、光、音、調的配合,尋常稱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一是題材,尋常稱為“表現的成分”或“聯想的成分”。
工藝品(ad and craft),手工藝的產品。即通過手工或機器將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產品。
也許,大家看完定義對兩者的區別還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來,筆者通過對藝術品與工藝品的特征進行說明,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區分二者。
一、藝術品的特性
很多人將藝術品市場視為繼股市、樓市之后的第三大投資領域,藝術品擁有文化、經濟、金融等屬性,以及財富投資收益和精神審美享受為一體的特質,作為投資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人說,藝術品天生就是一種投資品,近年來拍賣會上活躍著越來越多的“生面孔”,這無疑是藝術品另一種價值的呈現。藝術品存在比較強的針對性,有時對于某一領域的人群可能是極佳的審美享受,而對于另一領域的人群來說可能一文不值。藝術品的價格從上萬元到上億元,材質從普通料到稀有料,同時也無明顯的國界、時代之分等特性。接下來,筆者就多年來的創作經驗,淺談關于藝術品的特征,筆者認為藝術品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特征:
1.唯一性
藝術品的唯一性指由藝術家或制作者親自制作和主導完成的作品,不含仿制品和復制品。
藝術是語言的重要補充方法,就像人們講話中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肢體語言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方式來向對方傳遞當下自己需要表達的情感。所以,每一件藝術品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訴求,而這種訴求就是藝術品生命力的呈現。
筆者從事壽山石雕多年,在我看來,從嚴格意義上講,藝術品與工藝品的區別在于它的不可重復性,也就是說每件藝術作品都具有通過獨立構思與構圖來傳遞作者的思想或者情感的屬性;一件作品的產生往往是藝術家在特定的時間、空間與氛圍里對于社會、人生與事物的感受、體會加上自身獨特的藝術功力,在創作欲望促使下而創作出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梵高的作品《吶喊》,再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據說,王羲之后來又重新寫了好多遍,都沒有第一遍寫得好。
2.思想性
藝術品的思想性是指該作品蘊含作者的思想及情感。
藝術品需滿足人們在某種審美和精神上的需要。其價值的形成具有事先不可確定性,表現在創作過程、創作時間以及創作情感上,就像文學作品蘊含著作家的主觀情感,壽山石雕刻作品亦是如此,情感越濃烈,越能感染觀者。在藝術品的創作上藝術家們一直追求的是自主、個體、創造、不可重復等藝術價值,它們是自由的精神產物,正是這些價值所在,使藝術品完全不可能等同于通過批量生產的一般商品。
思想性離不開情感性,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導下成為具有特定愛憎情感的傾向性,所謂傾向性,其實就是創作者將愛憎褒貶體現在雕刻作品中的思想藝術屬性。顯然,雕刻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匯,成為藝術品不可缺少的要素。
3.原創性
藝術品的原創性指由藝術家或制作者親自制作和主導完成的藝術作品。
就壽山石圈而言,有些雕刻者,為了謀生,利用相似的原石,相同的技法,相同的布局,無數次復制自己的作品,這些復制的作品只能叫做藝術衍生品或商品,即便是雕刻名家通過此類做法而產生的作品也只能稱為商品。
筆者在市面上經常看到抄襲的作品,大致有抄靈魂、抄意蘊、抄元素、抄象形等幾大類。但是無論如何,抄襲得再逼真,模仿前人的作品,不論模仿得多么像,也都只能算是習作,算不得藝術品。
二、工藝品的特性
工藝品一般側重于做工精到、工藝復雜、材質較好、欣賞性較強、與時代審美觀較貼近。工藝品是民間老百姓智慧的體現,比如傳統的民間技藝剪紙、面塑,雖然簡單,卻頗接地氣。
民間藝人善于利用不同材料的固有特性,如質地、色彩、形態等特征,藝人運用材料本身擁有的這些天然特質進行巧妙地加工形成精美的工藝品。如有些根雕作品就是“得物之趣”的典型工藝品,根雕藝人利用樹根天然的姿態,略加修飾、刻琢、著色,便會以生動的人物、動物等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筆者認為工藝品的主要特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工巧與否
對工藝品加工技術的講究和重視是中國工藝美術的一貫傳統。工巧的兩種審美理想境界為:去刻意雕琢之跡的渾然天成之工巧性、盡情微窮奇絕之雕鏤畫績的丁巧性。豐富的造物實踐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產生的審美效應,并有意識地在這兩種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
2.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民間工藝品以其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熠熠生輝。拿剪紙來說,各地都有很好的作品,細加觀察就會發現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性。
3.可復制、非原創
工藝品是藝術品的仿制品或復制品。一般沿襲前人的工藝和仿制前人的作品,具有非原創和可復制的特征。
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多為簡單的家庭手工制作,選用適當的材料,利用簡易的工具和設備進行生產。這樣簡單的生產模式以及人民群眾樸素的美的構趣和欣賞習慣,使民間工藝品具有簡練、樸素、端莊、明快等特點。
由此看來,藝術品是比較少的,因為沒有一個藝術家擁有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來保證每一個作品都是藝術品。藝術品與工藝品兩者經常被混淆,作為雕刻者需要理清這兩個的區別與聯系,以免藝術品與工藝品傻傻分不清,動不動開口就說“我這個是藝術品”,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藝術品,什么是工藝品,以免鬧了笑話。
[作者簡介]
鄭玉棋,1979年出生,號隆山房,福州市鼓山鎮后嶼村人。高級技師,師從雕刻名家鄭謀述、鄭成就,對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頗深,思路獨特。從事雕刻20余年,徒子徒孫多達30多個。他擅長圓雕人物、古獸、印鈕等。有雕刻界多面手之稱。自幼聰敏好學,賦性喜雕刻,用刀干凈利索,拙巧互生,線條流暢,穩健細膩,工整精致。踏實、漸變的創作方式進入佳境。功底扎實,能自如、輕松地駕馭刀與石的關系,他傳承了“東門派”的雕刻技藝,結合自我風格,以刀寫趣、寫心。在處理人物的細部如衣紋、頭發、面部、手、足等.又不失細致溫情,耐心地用刀意積成,令人細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