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 智慧城市是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在變革人類基本生活方式、城市建設內容以及社會整體框架基礎上全面推進社會轉型發展的主要表現。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信息化建設是構建智慧城市的基礎,因此可以從信息化角度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進行分析,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相應的參照,進而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我國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 信息化;智慧城市;城市建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29
[中圖分類號] F299.24;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1- 0221- 03
0 引言
隨著新時期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顯著地提升,信息化和城市化在發展過程中相互融合,極大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出現和智慧城市新常態的發展,促使智慧城市建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實質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互聯網+”、工業4.0等新技術理念的出現以及在社會上的滲透,對我國城市化建設以及智慧城市構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極大推動了智慧城市研究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就在對智慧城市發展背景以及信息化建設與智慧城市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智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困境等問題進行適當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設措施,希望能夠在信息時代全面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
1 智慧城市建設背景
受到中國經濟社會變化發展以及信息技術普及應用的影響,中國城鎮建設逐漸開始步入到新的歷史時期,信息技術開始對城鎮化建設產生重要的影響并推動了城鎮化建設工作的進步,城鎮化和信息化兩個看似毫無聯系的社會發展趨勢,正在“智慧城市”的作用下發生交際并實現深度融合,對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智慧城市是一個國家城鎮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產物,在智慧城市的研究中,全球智慧城市思想之父倪會民曾針對智慧城市的概念進行了準確而完整的闡述,即各個城市結合自身發展要求、建設條件以及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整體目標等基本情況,充分應用人類社會現有思想觀念、科學技術、管理模式等最優質的資源,全面推進城市的智慧化發展,如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基礎設施安全、方便和舒適特點的追求以及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等等。
從另一個層面進行分析,如果說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國家在社會建設發展進程中基于我國國情提出的一項重要建設任務,那么智慧城市則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表現,是城鎮化建設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的重要表現。早在2012年,我國就已經積極引入智慧城市建設思想,并且將其應用到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試點工程中,先后在400多個城市開設了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程,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現階段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都已經存在部分城市取得了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當前信息化建設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設已經成為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對城鎮化建設工作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2 信息化建設與智慧城市的關系
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以城鎮化建設為重要的載體和依托,并且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實現城鎮化建設的持續穩定發展。從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內,城鎮化建設仍然保持著較大的發展潛力,并且借助信息化建設的支撐,城鎮化建設在信息時代能夠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做出正確的指引。
2.1 智慧型城市將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發展主線
從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智慧型城市的構建是城市化建設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呈現出的高水平發展態勢,因此必然會涉及到信息技術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廣泛應用,甚至將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基本發展主線。如物聯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和大數據基礎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就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極大推動了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
2.2 智慧城市是一個相互作用的復雜系統
智慧城市的建設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設的系統工程中,信息技術和其他相關建設資源會在科學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作用下得到良好的應用,并且不同技術和資源之間會產生相互作用的關系,進而推動城市運行的“智慧性”得到相應的凸顯,促使城市建設工作更加規范有序。
2.3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設發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新出現的一種城市建設模式,并且智慧城市的服務對象以城市主體為標準,主要服務對象為城市的政府部門、企業和個人,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設結果是對城市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社會大眾生活方式的改善。從當前城市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智慧城市在現階段內表現出信息化和城市化的高度融合,因此也可以說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建設在較高階段上的具體表現。
3 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困境
受到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以及我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的影響,我國各地區智慧城市建設逐步開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是從整體上看,智慧城市在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智慧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建設效果的凸顯。
3.1 沒有綜合分析實際情況,部分城市建設措施流于形式
一些城市在推進智慧型城市建設過程中,往往盲目的追求建設效果、隨意借鑒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沒有對本城市建設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導致所制定的智慧城市建設措施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措施流于形式,對城市建設產生不良影響,智慧城市建設無法得到順利推進。可見,智慧城市的建設還應該以地區實際情況為依托,結合地區實際情況探索更為科學的建設措施,保證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3.2 統籌管理效果較差,頂層設計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雖然加強智慧城市的建設,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統籌管理和完善的頂層設計工作,智慧城市的建設存在總體規劃不夠清晰的問題,對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優化開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具體來說,我國在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尚未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部分地方的智慧城市進行合理規劃,直接導致部分地方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過程中一哄而上,建設質量參差不齊,出現信息孤島問題,嚴重限制了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國城市化建設工作的推進也產生著一定的不良影響。
3.3 過于依賴政府部門,缺乏建設主動性
受到經濟條件和不良管理理念的限制,我國部分地區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獨立自主性相對較差,無法針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實施綜合管理,資源供給能力也相對不足,往往更加傾向于借助政府投資推進建設工作。這一問題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但是由于該地區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因此社會力量也不能真正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中,對智慧城市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來說,城市建設本身缺乏一定的資金支持,城市化建設工作相對較為緩慢,因此無力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強行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只會造成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城市化建設工作的良性開展。
4 信息時代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措施
作為城市化建設進程中重要的創新和投資驅動力,盡管智慧城市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面對著諸多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智慧城市仍然是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特別是隨著國家對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視以及各地區試點工程的開展、階段性成果的獲取,智慧城市的建設指標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穩定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當前智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新時期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充分利用城市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等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就應該積極探索更為系統完善的建設措施,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4.1 以信息技術作為建設依托,完善智慧城市建設系統工程
在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的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對智慧城市建設的影響逐漸凸顯出來,社會建設過程中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設的融合發展趨勢愈加明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建設過程中呈現出一定的信息化特征。因此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構建應該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構建系統、科學的管理系統,進而保證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能夠對各項建設工作進行統籌規劃、集成城市建設資源,實現對有限建設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效果。同時,逐步完善智慧城市信息系統建設,構建產業經濟、市政管理、資源環境和技術支持等多種管理模塊,實現對城市建設過程中產業經濟、社會民生、資源環境以及市政問題的綜合管理,增強城市管理的智慧性,有效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設水平。
4.2 以城市實際建設情況為基礎,探索科學化管理
智慧城市的構建應該以智慧城市的本身發展情況為依托,結合城市建設背景、經濟情況以及信息化建設水平等,對智慧城市建設資源實施優化配置,進而有效發揮出智慧城市建設資源的價值,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在兼顧城市建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還應該針對現代管理理念探索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科學化管理思想,進而對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問題進行統籌安排,以更為科學精細的管理手段實施動態、全過程管理,促使政府部門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效用得到充分激發,為城市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時,借助科學化管理手段的應用,不僅智慧城市建設進程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快,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凸顯,整體社會管理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升,對我國城市化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4.3 將落實民生作為主要目標,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智慧城市的建設實質上表現為一種相對科學的城市化建設工程,即將智慧、幸福、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有機融合的城市化建設工作,并且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往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從這一層面進行分析,智慧城市的建設關注公民的幸福指數,關注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民生屬性。所以在加強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將以民生為本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以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進而有效推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構筑創新2.0時代的新形態城市,實現中國特色城鎮化建設。唯有如此,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才能夠真正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
5 結 語
綜上所述,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智慧城市的發展以及我國城市化建設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新時期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要性,應該積極探索相應的建設措施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為我國城鎮化建設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湛泳,李珊.金融發展、科技創新與智慧城市建設——基于信息化發展視角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6(2):4-15.
[2]程小燕,張所地.信息價值鏈視角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4):190-194.
[3]王靜遠,李超,熊璋,等.以數據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綜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4,51(2):239-259.
[4]仲瑜.智慧城市視角下寧波社會管理創新對策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4.
[5]魏建清.信息價值鏈視角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模式[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1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