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本真教學課堂的是生本課堂、活躍課堂、創新課堂和高效課堂。返樸歸真的教學,更能體現數學的本質,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本文認為教師應著手從四個方面進行本真教學課堂構建:問題情境、探究問題、例題教學、反思小結。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本真教學 課程改革 實踐研究
隨著新的課改理念更新與進步,“本真教學”理念有效地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以說教促進學生掌握數學元素的局限、呆板,解放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他們的探索精神與學習熱情,進而在主動實踐中出真知,深受學生與教師的青睞。如何激發學生的熱情、鼓勵他們主動學習進而在實踐中“突重破難”,成為教師在教學中理應思考的問題。
一、情境趣味創設,提出數學問題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和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其實質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學習主體內心的沖突,打破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從而喚起思維,激發內驅力,使其進入問題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學習活動之中,達到激發興趣、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目的。常見的問題情境有“活動式情境”、“生活化情境”等。例如在進行“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練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對游戲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將原本枯燥的數學變得具有趣味性、多樣性。具體的過程為:教師先創設教學情境“小狗為了答謝同學們的幫助,打算邀請你們到森林公園去參見游戲活動,”然后引出數學問題和游戲規則,即向同學們問道:“小狗要帶我們去玩數學大轉盤,大家高不高興啊?游戲的規則是轉盤一停下來,就說出算式的結果。之后,小狗還會帶我們去玩看小青蛙的跳傘表演,你們能不能幫助小青蛙跳到正確的荷葉上嗎?”創設“活動式情境”需要我們教師做生活的有心人,經常關注社會生活,特別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周圍的生活世界,并有意識地把生活中的事件與數學教學內容聯系起來。
二、探究數學問題,自主體驗感知
學生的探究與體驗過程,強調了主動參與。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聽,而且要用自己的腦子思考,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說,用自己的身心去親身經歷和感悟,這不僅是感知、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當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他們有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我們教師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問題、相互交流,以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魅力所在。例如在計算圓柱面積的教學中,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面積公式,而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老師要把這個圓柱形的水杯送給朋友,用多大的包裝紙最節約?”這樣的問題,通過學生親自測量計算,體驗感知;加之教師在探索活動中有效的引導,當學生苦于“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要適時點撥,使學生突破某些思維和方法的障礙,最終樂于“柳暗花明又一村”。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絕不會像強記公式那樣“今天學明天忘”。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活動中杜絕學生“消極參與”“假參與”“不參與”現象。
三、注重例題教學,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是對思維要求較高的一門基礎學科,本真教學課堂,不是一些人誤解的“花架子課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刻理解例題的用意,充分挖掘例題的價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對例題進行適當的變化和拓展,就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第一,例題中注重基礎概念理解,在例題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讓抽象的概念通過具體的題目呈現,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第二,例題中強化解題規范意識,教師在評講例題時,必須用規范的語言敘述表達解題程式的過程,做到步驟清楚、正確、完整,言必有據。第三,要在例題中發散實際應用思維,就要在例題教學中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系,如一題多解。第四,例題中培養概括抽象能力,教師在歸納總結出一般的科學規律與方法,做到多題一解,多解歸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概括、抽象,揭示蘊含在知識、方法中的基本的數學思想和一般規律,從而獲得對數學理論本質的理解。第五,豐富可變訓練,靈活運用數學,通過變式,可以排除非本質特征的干擾,提高新舊知識的可辨別性,可以發展學生的類比直覺思維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例題所闡述的概念原理、規律、數量關系或解題方法,從而使思維空間得以拓展。
四、強化課堂總結反思,理解數學知識本質
小結與反思,是一節數學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其重要性不容置疑。首先,課堂小結要抓住知識本質。教師引導學生從教學三維目標進行再認識、再實踐和升華的過程。如進行“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知識闡述了什么數學規律?生活中哪些物質或現象反映了這個規律?”之類的小結。其次,課堂小結要簡潔明了。例如,我在“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教學這樣小結:“多加幾就減去幾,多減幾就加上幾。”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應用題”時,我這樣小結:“求甲數是乙數的幾倍,用甲數除以乙數。”教師語言不多,但能達到思路明、方法對,效果好的目的。容寥數語,就直達本節課的主旨。再次,課堂小結形式要靈活多樣。例如在講“比的基本性質”時,理清簡化比和求值比的區別和聯系就可以用圖示法。要求一:簡化比,計算過程: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計算結果:一個比,根據:比的基本性質;要求二:求比值,計算過程:前項除以后項,計算結果:一個數,根據:比值的定義。通過這樣的圖表對比,簡化比和求值比的區別和聯系一目了然。最后,課堂小結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課堂小結要注意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簡而言之,本真教學課堂是生本課堂,最大受益的應該是學生,他們擁有了更自由的想象空間,更有意義的實踐天地,愛上數學,愛上探索,告別枯燥,回歸本真,數學不再成為公式的收集地,而成為日常生活的問題指南。
參考文獻
[1]劉紅梅.如何構建“本真”的小學數學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6(03)
[2]陳炳建.順學而導 尋求本真——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構建分析探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6(07)
[3]殷麗萍.真實驗,趣課堂——回歸本真的小學數學實驗[J].數學教學通訊.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