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而且能充分體現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不僅是體育教學的手段,更是體育教學的目的。本文從樹立正確思想、改革教學方法、營造競賽氛圍、品嘗成功喜悅、創新使用教材和實施激勵評價六方面入手,探討了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激發的途徑。
【關鍵詞】體育教學 學生興趣 激發途徑
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使體育成為學生內心自發的需要,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是搞好體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因素。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樹立正確思想
重智輕體是多年來遺留下的錯誤思想,要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德智體全面發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才,闡明國家、社會、學校以及主管部門在體育方面的需求,使他們認識到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完成艱苦的學習任務,畢業后才能更好的為國家及社會服務。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加強理論的教學。通過理論課使他們了解體育與智育、德育的關系;體育鍛煉與學習的辯證關系;體育在人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轉變他們不合理的需要為合理的需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調動學生上體育課的欲望,促理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多的體育健身知識,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對體育的興趣。
二、改革教學方法
學生對學習活動是否有興趣,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學習活動中教學內容更新的程度和組織的趣味有效性。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要注意選擇一些趣味性和實效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和組織教法,使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多樣有趣、生動活潑,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新穎多變,不能總是老一套。如準備活動老是“慢跑+徒手定位操”,學生便會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效果自然也不會好。如果能結合基本部分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運用一些“花樣”跑、活動性游戲以及雙人操等練習手段,學生的情緒就會高漲,效果也就大不一樣。還可以將以往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讓學生自編一套操在上課前的準備活動上輪流帶操,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有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組織教法的嚴密緊湊、一環扣一環,使學生做完上一練習,就盼著做下一練習。
三、營造競賽氛圍
青少年學生具有較強的爭強好勝心和集體榮譽感,喜歡參加刺激性和對抗性的活動,而體育運動中的各種競賽活動和方法都具有競爭向上、激烈對抗和體現團隊精神等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競賽性練習,容易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專注程度,精力集中,興奮性強,產生愉快的競賽情緒。這種現象有利于體育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例如,在短跑教學中,可采用追逐跑比賽,迎面接力比賽等。學生大多數喜歡所學的知識得到表現,能力得到發揮,而體育競賽提供了這樣的條件,能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運動興趣,在競賽的支配下,學生會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全力以赴的投入身體練習,從中保證運動興趣的持久性。
四、品嘗成功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并取得成績時,他們就會對成功的表現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感興趣。如果獲得成功,他們就會喜歡上這一體育項目,特別是體育差生或者肥胖型的學生,他們因自己差而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的占大多數,只要降低他們的學習標準,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與其他同學一樣多,那么他們的積極性肯定會大大提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就要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如:在籃球教學比賽的教學中,有些同學怕自己打不好就不愿參加,總是推三阻四找各種理由拒絕上場,我就讓他們做裁判,并對他們的裁判工作給予認可和贊同,在他們獲得成功的同時再加以引導,使他們能對籃球本身的教學產生興趣,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完成,并且能出色地完成。
五、創新使用教材
學生對普通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是很有興趣,這是因為教材內容多且枯燥,因此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必須根據實際創新的使用教材。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需要選擇教材或增減教材,學生可以用自己習慣的動作技術去完成練習,同時在教學過程多穿插一些能激發學生興趣又達到教學目的的游戲,使課堂氣氛活躍,鍛煉效果得到提高,使學生所掌握的能力得以充分運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同時,學生在完成《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的基礎上,要求他們每人擁有一至二項自己特別愛好的擅長的體育活動項目,教師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及時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和引導。
因此,我們利用節假期間開設多種興趣小組活動:如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通過個人愛好的培養,彌補了上課鍛煉的不足,發揮了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養成學生自主、自覺鍛煉的習慣,為學生的終生體育習慣打好基礎,使之受益終生。
六、實施激勵評價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言語和非言語的方式向學生傳遞贊許和反對的信息,而學生則通過心理體驗來接受教師的意圖,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教師應預測學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質,作出適當的表揚,使表揚產生真正的激勵作用。例如,當學生魚躍前滾翻動作完成得很好時,教師可以說“你很勇敢”、“做得很漂亮”、“動作質量很高”等。當學生產生害怕心理時,教師用“勇敢些”、“放松些”、“你再努力些”、“我已經看到你的進步”、“我相信你做得更好”等詞語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應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示自己的態度或情感,如點頭、拍手、搖頭等來表示贊同或反對。應經常走近學生,拍拍他們的肩,摸摸他們的頭,表示無聲的支持或贊揚。教師可以通過視線與學生交流友好、親切或期待等情感,告訴學生老師正在關注他們,這樣既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也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學生對體育興趣愛好的培養。
總之,學生的體育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體育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我們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中學生的特點,合理有效地激發中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從而有效的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洪.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興趣[J].沈陽體育學術,2015.(1)
[1]盧聞君.探討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J].體育教學,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