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誕生于日本的商業品牌“無印良品”如今不但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聞名于世,并人們的設計、消費、生活觀念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本文試圖從回歸本質,崇尚自然,倡導理性消費 三 個方面探討無印良品對中國包裝設計的啟發,以為中國包裝設計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包裝設計; 無印良品; 設計理念; 回歸本質; 崇尚自然; 理性消費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包裝設計和人們生活的聯系日益廣泛,在生產、生活中,在人們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上和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包裝設計也同其他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經歷的一樣,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阻礙了包裝設計的發展。此時,應該借鑒那些已經從包裝設計發展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中走出,并已尋找到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思路的發達國家或商業品牌的經驗,為中國包裝設計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作為世界知名品牌的無印良品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1.無印良品的起源
無印良品( Muji) 這個商品概念,是由田中一光、小池一子、杉木貴志等日本設計師于 1980 年創造出來的。“無印”在日文中是沒有花紋的意思,Muji“無印”意為“No Brand”( 無品牌) 。無印良品從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出發,其基本概念是將商品的生產、制作工序徹底單化,從而生產出非常純粹的、廉價的商品來。“有原因,才便宜”是當時此類商品的廣告語。直接透過包裝看到商品,采用大量非漂白包裝紙等手段,單純而又直接,令消費者一目了然,拉近了商品與顧客間的距離。這與當時盛行的產品過分包裝之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僅給日本,給整個世界也帶來了一陣沖擊。
2 無印良品對中國包裝設計的啟發
如今,無印良品作為日本乃至世界都相當知名的品牌,其設計理念、美學主張、
素材選擇等等,已經超脫了品牌的局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設計理念也將對我國包裝設計帶來深深的啟示。
2.1 中國包裝設計發展及現狀回顧
我國包裝設計,隨著革開放,包裝事業有了積極的發展。八九十年代是中國包裝業跑步前進的年代,特別是 90 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加入 WTO,中國包裝也走向了全球化之路。但同時,中國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虛假包裝”、“過度包裝”、“豪華包裝”等,不僅浪費資源,影響環境保護,還加重了人們的負擔,使包裝設計走入了誤區。
2.2 無印良品的啟示
對于目前中國包裝設計存在的問題,無印良品無疑將在解決方案上為我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因為他也經歷了類似這樣的階段,而且恰恰是在那個時候以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在眾多品牌中獨樹一幟。
2.2.1 還原本質的設計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包裝逐漸出現兩極化傾向,一種是使用新奇的素材或是獨特的造型,以獨特性增加商品的競爭力。另一種則是盡量地以價取勝,使用最便宜的素材,最簡化的生產過程,在勞資低廉的地區以生產最低價位的商品。但無印良品并非這兩者其中之一,在發展過程中,無印良品已摸索出“展現本質”才是最高的設計原則,不強調所謂的流行感或個性,也不贊同受歡迎的商品應該抬高身價。相反地,無印良品是從未來的消費觀點來開發商品,那就是“平實好用”。例如在包裝設計上,無印良品堅決反對過度包裝,強調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過分的裝飾,以透明、半透明為主,既實現了包裝的功能,又拉近了商品與顧客間的距離,真正做到了價廉物美﹑簡潔環保﹑品質至上。我們也應該從這個理念出發,從本源上尋找中國包裝的問題所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包裝的使命從保護產品、方便儲運拓展到促進商品交換,滿足消費者審美要求。
這三者之間從理論上說,彼此是統一的,但從邏輯上來說,又是有前有后的。保護產品、方便儲運是其他兩方面的前提,是包裝產生并存在的根本之所在,失去或忽略了第一個功能,其他兩方面將無從談起,包裝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2.2.2 崇尚自然的設計理念
稱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有人用“刪繁就簡、去除浮華、直逼本質、以人為本”來描述無印良品。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無印良品就提醒人們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顏色,去欣賞原始素材和質料的美感。“無印良品的根本就是省去不必要的設計,誕生的商品都是單純的”,無印良品的藝術顧問設計大師原研哉說: “要讓每個消費者都覺得用得順手,這正是我要的感覺。”其實很多人之所以喜歡無印良品,就是因為喜歡它的簡簡單單,不矯揉造作,簡言之,就是喜歡在設計中體現得自然,堅持得自然。
對于 21 世紀的包裝而言,一種生長的概念,循環的意識和再生產的觀念,人與環境的親和力、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問題都將成為包裝設計所面臨的新問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包裝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的學科,它深受人類社會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涉及到根本意義上的生命問題。
2.2.3 引導理性消費的設計理念
在當今時代,包裝設計在提高產品銷售和創建品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統計,產品競爭力的 30% 來自包裝,63% 的消費者是憑借商品的包裝做出購買決策,那么不可避免的,商品包裝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大眾的消費觀念。既然如此,現代包裝設計就有義務承擔起引導大眾理性消費的責任。無印良品在這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認為:無印良品不是名牌,無印良品也不是個性和流行商品,無印良品是從地球規模消費的未來為出發點生產的商品。無印良品沒有泛濫的廣告宣傳,他們不斷通過商品圖錄和網頁聯絡顧客,從創立到現在已經 27 年。從 2003 年開始,他們每年在新年伊始時制作一套宣傳用海報。墨西哥《金融家報》曾報道說: “日本通過推出‘無品牌’產品,在全球市場掀起了一場革命,并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為市場走向成熟開辟了新路。”隨著國際社會經濟態勢的演變以及文化的引導,經濟的轉折必然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的轉變,進而形成新的消費觀念與消費方式。我們應意識到,現代包裝設計不能僅僅是迎合與適應,更應是先導意識的開拓,在設計中注入新的商品內涵、消費理念和文化品味。對于生產者、商家來說,誰先認識并及早行動,誰就在新一輪的世界市場競爭中處于主動和不敗的地位。
3 結 語
“無印良品”教會我們的是用最簡單的資源,達到最好的效果。將這個原理推廣到包裝設計中來,大有益處。簡單的包裝設計,不是無欲無求,而是有好的品位,知道什么該留,什么不該留。正如著名室內設計師歐陽應霽說過的一句話: “從有到無,從無到有,這是我們這一代在消費爆炸、名牌泛濫當中出生入死掙扎升華的集體私家體會。定一定神,我們才知道其實真正簡單的干凈是何等的美好。
參考文獻:
[1] 藝術與設計編輯部. 原研哉的世界[J]. 藝術與設計,2003,( 2) :18 - 22.
[2] 彭國勛,陳滿儒. 中國包裝產業發展政策研究[J]. 包裝工程,2002,23( 6) : 1 -3.
[3] 張杰. 現代包裝藝術設計[M]. 北京: 知識出版社,2004.
[4] 李彬彬. 設計心理學[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5] 雷震海. 淺談現代包裝設計的自然觀[J]. 藝術教育,2006,( 10) .
[6] 斯達西諾保羅斯·亞歷克西斯. 人口發展趨勢及其對中國包裝行業的挑戰[J].
中國包裝工業,2006,( 5) : 34 - 36.
[7] 陳瑰麗. 論現代消費心理與包裝設計的雙向互動[J]. 包裝工程,2006,27( 4) : 269 - 271.
[8] 歐陽應霽. 設計私生活[M].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872
作者簡介:圣紅艷 (1991—),女 聊城大學15級研究生,專業為 藝術學,研究方向為藝術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