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魏則西事件又一次的觸到了民眾的神經,對我國行政執法的方式、方法及現在所進行的行政改革也展開了一次大的討論。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是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在實踐的基礎認真總結經驗,把握兩個關系;同時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強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
【關鍵詞】:行政管理;魏則西事件;行政執法;改革
一、從魏則西事件看我國的行政執法問題
2016年5月1日,一篇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稱,大學生魏則西在2年前體檢出滑膜肉瘤晚期,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花費將近20萬元醫藥費后,仍不治身亡。一家正規的軍隊醫院,有著三甲醫院的資格,但卻如江湖郎中一般,為了錢,毫無醫德可言。魏則西患病后,通過百度搜索發現了武警二院可以治療滑膜肉瘤。而且醫生告訴他們這兒有美國斯坦福引進的生物免疫療法,保10年20年沒有問題。于是,一家人決定在這里進行治療,雖然費用不菲。但是,在治療4次,花費20多萬后,腫瘤在幾個月就轉移到肺。醫生當時說我恐怕撐不了一兩個月了,如果不是因為后來買到了靶向藥,恐怕就沒有后來了。魏則西的父親當時去找這個人,還是那家醫院,同樣是門診,他的話變成了全都是概率,他們從來沒有向任何人做過保證,還讓接著做,說做多了就有效果了。后來在一位美國的留學生的幫助下,才把問題弄明白,,這個技術在國外因為有效率太低,在臨床階段就被淘汰了,現在美國根本就沒有醫院用這種技術,可到了國內,卻成了最新技術。雖然最后找到了真正靠譜的技術,家里卻快山窮水盡了,而他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
縱觀魏則西事件的始終,我們可以發現,百度——這個目前國內最大的搜索網站也起了重大的作用。在不經過驗證的情況之下,單純的通過競價機制,將幾乎完全虛假宣傳的醫院任意的進行推廣。這不僅僅是違背道德的,甚至于是違背法律的行為。雖然百度一再的聲明這則醫療廣告是合規的,但合規不一定合法。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作為一家企業,對社會的基本責任是萬萬不可喪失的。
除了百度的不合規范以外,我們不禁也要問道,此時的執法部門在哪里?一個幾乎完全虛假的廣告為何能在網上存在這么久,一個基本是騙錢的科室為什么可以打著軍隊醫院的名義來消費老百姓對部隊醫院的信賴?我國有專門的網絡警察、網信辦在監督、維護互聯網世界的安寧,可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卻完全不見蹤跡。作為我國的執法部門,為什么會存在如此嚴重的缺位現象呢?臭名昭著的“莆田系”靠這種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卻始終沒有一個部門主動站出來,對此進行調查。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政府行政執法積極性的不足,同時,透過在軍隊與地方政府之間順利求得生存的“莆田系”,我們也能看到政府執法地位的尷尬。
雖然政府的快速回應讓人們看到了政府對民心的順應和對責任的擔當。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比起事后追責,事前監管和監督更加重要,也更為有效。無論是對互聯網推廣信息是否為廣告的認定,對信息發布流程的規范,以及對不實信息的有效過濾,還是對公立、民營醫院的“無死角”監管,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政府部門平日“做足功課”,責任落到實處,監管時時“在狀態”,才能讓不法分子少有機會、少鉆漏洞。[1]
二、我國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1、行政監督、監察的力度不足。正如上述的魏則西事件中,作為一家以財政全額撥款的三級甲等醫院,竟然把自己的有關科室承包給莆田系。從媒體曝光莆田系給醫院領導和相關部門動輒高達二、三十萬的禮金來看,多半可以肯定,在這種金錢的攻擊下,監管防線全線崩潰。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監管嚴重缺位的情況?這跟政府監管水平不高、社會不講信用特別是醫療市場化改革不到位有關。
2、行政執法的主體不清。在上述的事件當中,一家軍隊的醫院將科室承包給了私人,但在以后,就無人對這個科室進行監管。作為醫院,本該由衛生部接受的監管,但該單位的上級監管部門又是武警總部衛生部,執法權沒有在兩個部門之間沒有進行合理的劃分,導致這個單位的監管處在了盲區,也給此次事件的發生埋下了一個“禍根”。
三、我國的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要求及出現的問題
行政執法體制的改革是我國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作為建設法治中國的一項重要任務,提出了目標要求,作出了具體部署。[2]根據《綱要》的規定,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路徑和重點是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推進綜合執法試點。要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對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主要由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實施。要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3]
1、加強行政執法程序立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體系中都有行政程序法。例如,葡萄牙行政程序法典用專章規定了行政機關的具體內容,包括行政機關的類型、權限、授權范圍及權限沖突等問
題加強行政監督與執法的力度。[4]我國也應該加強立法,明確執法主體的任務、權限及范圍等,使得大家都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改進執法人員的聘用機制和評價方式。我國的部分執法人員法律意識不足、責任意識喪失,在面對這部分人員時,要對他們加強教育,同時,改革評價的機制,通過外在的方式來推動他們自身不斷地進步。而在聘用人員方面,則要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觀察與考評,要將德才兼備作為選拔的第一標準。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魏則西事件:事前監管比事后追責更重要》2016年5月3日
[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發出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號召,深刻指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3]青鋒:《關于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幾點思考》,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第4期
[4]徐繼敏.中國行政法發展:現狀、瓶頸與思路[J].重慶行政,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