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標準由過去的解決溫飽問題逐漸往精神層面的追求轉變。中國玉器收藏的市場規模在新時期的環境中也得到了空前的擴大。玉器收藏作為國人收藏項目中的重要角色,在復雜的玉器收藏市場下,對國內的玉器流派做了詳細的分析,對于收藏者尤其是新手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玉雕方面的五大流派的發展歷程,其各自的風格特征和代表人物,來幫助年輕收藏家了解國內的玉雕收藏現狀。
【關鍵詞】:玉雕;藝術流派;現狀分析
引言
玉雕工藝在中國古代上一直有著精雕細琢的藝術美感,是傳統工藝美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早前的商周時期,制作玉器便已經形成了一項職業,在皇家禮儀裝飾以及個人首飾的佩戴上都有其獨特的點綴作用。玉石被很多人當做至寶,在古代它也是君子風范的重要象征。玉器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各的妙用,即便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審美有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對玉器的追求依然是很多人熱衷的對象。因此本文對玉器的流派做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幫助一些收藏愛好者在玉器上有更好的認知[1]。
1.玉器的制作
玉器如果按傳統的題材進行分類,可以大到人物玉雕、花鳥玉雕、器具玉雕等大件的作品,小到扳指、印章等小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不同形狀的變化產生了不同的效用。因此,在制作方面需要有針對性的制作工藝才能滿足人們對玉器的需求。
隨著生產力的解放,玉雕制作的工具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傳統的工藝是采用手工機械的設備來完成。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對玉器有更精確的要求,因此隨著技術的提升,開始逐漸使用精密的電子設備來進行加工,使得玉器變得更加的細致和精美,并且所耗用的時間也在相應的縮短。由于存在著地域的差異,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雕琢玉器的流派。筆者經過統計,主要可以分為5個不同風格的流派,主要為南派、北派、蘇派、揚派、海派五大不同流派的玉雕藝術,這些流派的風格大有不同,但卻都為我們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玉器作品。
2.玉器流派介紹與現狀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內的玉雕界只分為南工與北工兩大派系。其中,南工主要講究做工上的細致且靈巧,而北工則講究豪放粗獷的風格,這與當地的人文形式也極為一致。南工的玉器雕琢較為精致并且程序復雜,而北工則追求簡潔風格大氣。因此,南工看起來更具時代感,而北工則會偏向古樸典雅的風格。直到現在,這兩種風格都有著其獨特的美感。而現如今的五大派系也是基于過去南工北工的基礎上分化而來。
2.1海派玉雕藝術
海派玉雕藝術作為五大流派之一,其最早形成時期為19世紀末20是基礎,對于近代的玉雕藝術有著極大的影響力[4]。海派玉雕藝術,顧名思義,則是主要以上海作為代表的長三角形成的玉雕派系,其藝術風格多變,且題材豐富,主要的特征在于精工細作的同時體現出海納百川的氣魄。對于中國雕塑、西方繪畫藝術等內容,只要符合審美的需求,它都會將這些元素融入到玉雕工藝制作當中,因此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創作風格。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海派玉雕藝術也緊緊的抓住了這項機遇,根據自身的風格不斷的創新,采納各家之所長,形成了其獨有的藝術風格。比如海上玉雕觀音第一人的于涇、東方少帥王平等,海派系出現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使其穩穩的占據了五大流派的地位。
2.2蘇派玉雕藝術
蘇派玉雕一數的歷史較為久遠,并且所沉淀的技術也十分的精湛。在數千年以前,蘇州便有了較為精美的玉璧、玉琮等玉器。在宋代的《吳郡志》曾有提到,蘇派的玉雕在唐、五代時期就有了很多琢玉的名人。后來到了明代,蘇州出現的琢玉工坊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而玉雕一人陸子岡的工藝也被評為鬼斧神工制作。在當時的盛況中,蘇州的玉雕憑借其靈活且精細的工藝而聞名天下,甚至到了后來的清朝道光年間,蘇州玉雕工藝已經細分成了蘇琢、京琢、番琢三種風格。其最重要的雕琢特征在于“巧”,不僅體現出古雅的文人氣息,也是當年江南水鄉的藝術風貌。后來到了20世紀之后,蘇派玉雕也涌現了很多優秀的藝術大師,與“海派”各領風騷。蘇派雕琢藝術中代表人物有號稱南石的楊曦。其創作藝術更加注重文化的深厚內涵,并且在雕琢工藝精湛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他將傳統的元素與現代的審美融合在一起,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新穎的題材中透露著玉器的靈氣,渾然天成。這種風格也受到很多收藏家的喜愛。
2.3揚派玉雕藝術
揚派玉雕藝術主要集中在揚州地區,因而取名揚派。這塊區域在歷史上屬于南工的范疇,尤其是在清明年間,揚派玉雕聞名天下。在過去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揚派在玉石種類、工藝造型以及寓意上都有著獨特的設計理念,也形成了獨屬于當地的藝術風格。現代的揚派玉雕在吸收了傳統工藝特點的基礎上也進行了創新,以物盡其用的雕琢理念,將小物、廢物等進行再利用,也獲得了很多揚派雕琢大師的喜愛[2]。揚州玉雕的種類極為繁多,大到人物、花鳥和山水;小到擺件和掛件,這些在揚派中都有著自身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揚派的代表人物有白菜王江春源、如意王高毅進等,他們博采眾長,形成了揚派特有的新風格。
2.4北派玉雕藝術
這類派系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是由過去北工所演化而來,其玉器有著古玉的風格,在現代的審美藝術中極為可貴。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宋世義、蘇然等。宋世義的技法較為全面,并且其涉及到的作品題材也極為廣泛,從大件再到小件,從傳統再到現代。從風景再到人物,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獵。他的構圖和布局極為嚴謹,并且工藝精細,這也是他主要的藝術風格,他擅長制作瑪瑙和紅珊瑚,其風格迥異且珍奇艷麗。而在蘇然的作品中,他繼承了傳統的藝術設計風格之后,也開創出了新的風格,雖有著華貴的姿態,但同時也體現著豐厚的文化底蘊[3]。
2.5南派玉雕
南派玉雕主要集中在了廣東、福建等東南區,由于該地區受到了竹木牙雕工的影響,因此在翡翠的鏤空雕刻上有著自己的風格,并且造型飽滿多樣,工藝金精巧玲瓏。目前這類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光烈、葉金龍等。新生的代表中還有來自福建的邱啟敬,他的美學結構屬于東方式的簡約,再加之其個人無限的遐想和構思,雕刻出如同水墨畫一般的玉雕作品,也為國內的玉雕市場設計風格提供了新的思路[5]。另外在中國的臺灣,還有透雕最高水平的黃福壽以及葉金龍,他們的材料體量非常大,所需的雕刻時間極長,向我們展示了極致的雕工工藝,并且是一場震撼的視覺體驗。
3.結語
時代一直在更迭,技術的進步也讓我們逐步步入到信息時代。隨著信息在網絡中的傳播,一幅作品的圖片便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看到,整個世界往扁平化的形式發展。在知識的層面上,它是沒有國界也沒有物理距離之隔,人們對美的追求是同樣的。對于玉雕藝術的不同流派,其各有各的風格,不同的雕刻手法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無不影響著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追求,為新一代的玉雕人才提供了豐厚的技法資源。目前網絡無國界的應用,打破了過去地理上的局限性,讓我們能夠用更多的視角來解讀一項藝術作品,將不同的知識與想法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方式[6]。歷史藝術車輪在不斷的前進,而國內的年輕藝術家們更要把握住機遇,推動玉雕工藝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鵬飛. 中國玉雕藝術流派及現狀分析[J]. 品牌,2015,03:98-99.
[2]錢鈺華. 論揚州玉雕的藝術風貌[J].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50-53.
[3]劉暢. 傳承與創新:中國玉雕藝術的當代表達[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04:51-54.
[4]錢振峰. 海派玉雕及當代名家[J]. 上海工藝美術,2009,01:42-47.
[5]馬超. 眼前春色夢中人——玉雕大師宋建國與“大觀園”[J]. 商業文化,2010,08:92-93.
[6]余世安 ,丁立平. 在上海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J]. 上海工藝美術,2002,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