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唱是以人的嗓子為發聲體,通過振動發出聲音,進而演唱出悅耳語言的演唱藝術。歌唱,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聲音條件,正確體現作品內容并抒發作品及個人思想的情感。歌唱的情感不僅僅需要正確的演唱技巧,還需要對作品深入理解,演唱者最終就是把音樂與文字的結合通過發揮自身合理的想象,結合自身情感經驗化為真情表現出來傳達給聽眾,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因此演唱時表演者要聲情并茂的用最動聽、最優美的聲音表現出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關鍵詞】:歌唱;技巧;情感體驗
一、歌詞中的情感體驗
任何藝術都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歌曲也是一樣。音樂創作是由那些與社會共同發展進步的音樂家根據當時社會環境創作出來的,往往能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征。一首好的歌曲并不是只有音樂,它也包含著文學語言。語言本身就是用來傳達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在語言中可以直接體驗到內心深處的情感。任何一首歌曲的歌詞都包含著當時作者所處的環境和描繪的心情,也包含不同的時間地點等視覺現象。演唱者演唱的時候要融情于境中,身臨其境的進入角色演唱這樣才能更好的演繹歌曲表達的故事情節。
《大森林的早晨》這首美聲中級作品,歌詞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美景的熱愛和贊嘆。詞句樸實無華,情感深邃,具有較強的感染力。通過晨霧﹑流水﹑青山﹑綠樹﹑鳥鳴等描摹出一幅優美的畫卷:晨霧彌漫,清澈的流水無拘無束的四溢,山環水繞樹綠林茂,鳥兒歌聲清脆動聽,優美的畫面撲面而來,最后部分以弱起小節開始,曲調優美,節奏自由,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贊嘆。演唱者要讓自己身臨其境的融入到這樣美好的畫面中,再加上充滿情意的旋律,更完美的把歌曲中的情感展現出來給聽眾,從而才能更好的打動他們。
二、演唱技巧對歌唱中的情感體驗
要想把一首歌曲唱好,就要把握好歌曲演唱技巧與情感的關系。歌曲的情感表達與技巧是辯證統一的。聲音的展現與歌唱的情感體驗,呼吸,共鳴,位置,音量的大小等都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演唱者必須在所唱的每一首歌上下功夫,接下來談談歌曲表現中的幾個重要方面:
(一)歌唱的咬字吐字
好的聲音是歌唱的先鋒,在演唱中經常會提到字正腔圓這個詞,指的就咬字吐字,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那些不顧歌曲思想內容,死板研究咬字吐字的方法。會使作品缺少藝術感染力。所以,不論是演唱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都要注意歌唱中的語言,一定要根據歌曲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內容,采用不同的歌唱語言處理。深刻地把歌曲的情感用歌聲傳達出來,這樣既可以表現出旋律的優美,又可以表現出語言的魅力,也就達到了情字共融的效果。例如:陜北民歌《三十里鋪》,它采用信天游的曲調,旋律優美動聽,速度緩慢,描繪出上世紀四十年代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敘事性很強,反映出了真人真事。演唱時應該把握住歌曲的地域風格。陜北民歌的咬字吐字帶有地方語言特色,和我們普通話演唱歌曲的咬字吐字不一樣。比如,明這個字我們一般歸韻到齊齒呼“ing”上,而在這首歌曲里根據地方語言,就會歸韻到開口呼“eng,”村這個字應該歸韻到開口呼“en”而在這里就會歸韻到開口呼“ong”,這樣就符合了當地的語言特色,這樣才能把歌曲中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才能讓聽眾進一步的體會到歌曲所要表達的地域文化和思想感情。
(二)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動力系統,歌唱中的呼吸和平時生活中的呼吸是有很大差別的。”日常生活中的呼吸都是平穩進行的,歌唱中的呼吸要比生活中的一呼一吸夸張很多,有松有緊的呼吸才能使歌唱更加打動人,也就是說歌唱中的呼吸需要有更多的控制力。例如《永恒的愛戀》剛開始是抒情的部分,這時要以氣帶聲,吸氣量不必太大,像講故事那樣娓娓道來,到了高潮及轉調部分隨著演唱者情緒的高漲和歌曲中情感的升華,呼吸的狀態要更加的積極,讓自己有一個飽滿的聲音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表達全曲的情感。
三、歌曲旋律中的情感體驗
“旋律是樂曲的支柱,而各種旋律都是按一定調式體系中的音樂語匯來創作的。”畢竟聲樂作品不是隨心所欲創作出來的,它的曲式,結構,節奏等都會給演唱者帶來一定的啟示,它可一直因演唱者的內在情感,找到歌曲的層次及歌曲的高潮,把握好歌曲中的強弱變化,不至于在演唱中給人以平淡的感覺。這樣才能在情感表達上達到較完美的一面。歌曲中的每一個音符都是作曲者經過慎重考慮后寫上去的。我們不能把它當做簡單的音符來看待,在這當中我們也要像理解歌詞那樣對他們有所認識。只有不斷的反復領悟,感受情感,并置身其中,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和情緒飽滿的歌聲來打動聽眾,把自己的“心”交給聽眾,才能把聽眾牢牢吸引。蒙古民歌《嘎達梅林》是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它的下句基本是上句的變化重復,全曲旋律連貫舒展,節奏舒展,音調寬廣,表現了廣大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連續五小節以長音符結尾,這樣的創作更加豪放,更能表現出英雄高大的形象。
四、速度術語,表情術語中的情感體驗
對歌曲有了真實的理解之后,演唱者也不能忽略樂曲中的速度術語和表情術語。“速度術語和表情術語對歌曲情感的體驗都起著提示作用。”每一首樂曲可以根據速度的快慢來表達歌曲中的情感。較快速度樂曲一般表達的是歡快的情感,如《瑪依拉》《我和我的祖國》等。舒緩,平穩,較慢速度的樂曲,一般表達的是抒情,委婉的情感,如《永恒的愛戀》《梅花引》。表情術語提示演唱者在學習歌曲的時候也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因為很多歌曲背景現在我們已經感受不到,為了把握好歌曲中的情感,除了了解作品背景還要通過表情術語的提示來表達歌曲中要訴說的情感,否則就收獲不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歌曲的表達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情感是歌曲的靈魂,那些內容是作曲家直接傳遞的情感信息,不是只記錄在譜子上而已,所以我們要通過這些信息把握歌曲中的情感,并深刻的理解,把作曲家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用優美的歌聲傳達給聽眾。
五、舞臺實踐中的情感體驗
聲樂作為一門舞臺演唱藝術,是演唱者情緒的外在展現。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一點都不夸張,一首好的作品除了旋律優美,演唱者貼切真實的情感表達外,還應該有舞臺實踐。為什么有的演唱者自己練習歌唱時十分輕松,表情達意很是到位,一上舞臺不是死板僵硬,就是忘詞錯調呢?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演唱者聲樂素質的好壞可通過舞臺實踐檢驗,大多時候人們在舞臺上下的歌唱狀態和精神狀態是有很大不同的。平時臺下演唱時由于無壓力、身心放松,使聲音、呼吸、技巧等諸多因素很自然的融合到了一起,優美動聽的聲音也就自然而然的唱出來了。上臺之后,受外界干擾因素居多,再加上自身怯場、心理素質差等因素,使歌唱者應有的水平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要想有理想的舞臺演唱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必須的,然后就是在放松狀態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把平時學到的專業知識、技巧及自己對作品的情感體會很自然的通過肢體動作真實的表達給聽眾。古人云“溫故而知新”,用到聲樂學習中也十分恰當。
一首作品只有打動自己才有可能打動別人。所以,演唱者要想收獲良好的演唱效果,就必須深刻理解作品,理清作品內容及情感,掌握好作品的旋律、音準等基本要素。平時學習生活中要多多欣賞音樂作品,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在舞臺表演時將作品要表達的故事情節真實演繹出來,才能把自己最真摯的情感傳達給觀眾,這樣才是真正的歌唱藝術。
參考文獻:
[1]王如湘.跟我學唱歌--美聲唱法卷[M].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
[2]周小燕.聲樂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音樂出版社,
[4]鄒本初.歌唱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11
[5]金鐵霖.金鐵霖聲樂教學曲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