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過上了舒適和高質量的生活。而人工濕地作為一種重要的生態景觀類型,為人們提供了舒適、高雅、時尚的生活環境。我國的實地景觀受到了社會學家和相關專家的高度重視,本文闡述了人工濕地景觀設計原則,分析了人工濕地景觀設計的特點,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具體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生態理念;人工濕地;景觀設計;和諧相處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濕地的生態功能逐漸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人工濕地的景觀必須要從環境學的角度進行研究和分析,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利用好多方面的資源營造良好的人工濕地景觀。目前,在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只有從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角度進行分析和總結。
一、基于生態理念的人工濕地景觀
1、對人工濕地景觀的理解
隨著生態景觀的發展,人工濕地生態型的景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從生態角度上看,人工濕地景觀具有很強的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人工濕地景觀不僅造型優美,而且功能齊全,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觀賞性、教育性、生態性和良好的凈化功能。人工濕地景觀通過科學的設計,能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工濕地景觀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對美的追求而設計的,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環保、文化、藝術、科教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使各項功能要符合生態理念設計的要求。
2、人工濕地景觀的生態系統
人工濕地景觀具有較強的美學屬性,強化景觀的生態性和功能性,深化美學特性對人工景觀設計的意義重大,要體現出較強的美學特性。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到人工濕地景觀在構造、功能和景觀方面的獨特特點。在系統中能夠促進物質和能量不斷地進行交流、轉換、循環,促進系統內、外部之間的信息交流。人工濕地景觀具有較強的凈化功能和透水性能,適宜厭氧水生植物生長,這些厭氧的水生植物具有較強的凈水功能。因此,水底生長的厭氧、好氧微生物群體構成了人工濕地生態景觀的凈水系統,對環境和水體具有強較強的凈化功能。人工濕地具有原生態的自然景觀特點,原生態的自然生態景觀不僅具有較強的自然美,他還具有別具一格凈化性能,能夠滿足人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
二、基于生態理念的人工濕地景觀的特點
1、人工濕地自然生態景觀具有較強的系統性
人工濕地自然景觀結構造型優美,形式多樣,而且功能比較齊全,在這個系統中適合水生、濕生和陸生生長的生物,能夠較好維持生物的多樣性,維持生態系統平衡。
2、人工濕地自然景觀具有較強的凈化性
人工自然景觀的凈化作用是模仿自然的濕地系統,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實現水體和環境的凈化功能。
3、人工濕地具有較強的審美性
人工濕地景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等的場所,人們在人工濕地景觀場所可以看到各種花鳥蟲魚,滿足人們的身心愉悅,激發人們對大自然的喜愛,喚醒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人工濕地景觀把內部系統和外部景觀完美的結合了起來,具有較強的審美功能,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滿足了人們對審美的需求。通過觀看人工濕地景觀,可以達到賞心悅目的目的,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人工濕地景觀傳承了自然的文化氣息,具有較強的審美價值。
三、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原則
1、要遵守人工的景觀的地方性原則
地方性原則是景觀設計的核心,生態濕地景觀設計,必須要考慮到整體的環境和地域文化。人工濕地景觀設計還要結合當地的生態氣候和地理、地貌進行設計,要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材料,盡可能的利用和保護當地的植物。[1]2、要遵守傳承人文特色的原則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生活空間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具有獨特的人文特色是當地所具有的特色文化。一個適宜的生態濕地公園設計必須要考慮到當地的生態文化給人們的啟示,只有充分的考慮到了當地文化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才能夠在實地生態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到文化傳承、人文特色的特點。
3、要建立起保護生態景觀的意識
自然景觀有它不斷的更新和演變的規律,也孕育著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生態景觀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樹立起生態景觀的保護意識。[2]地域性的濕地生態自然景觀,要通過保留其現有的植被對景觀進行梳理,優化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并且結合城市的規劃做好相應的生態建設,使自然景觀和城市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
4、生態景觀建設要建立起最小干預的原則
在生態系統系統設計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講究審美、講究美學效應。[3]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一定要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調動自身的創作能力與對生態景觀進行原生態的創作。當市民遠離自然環境的時候,自然環境和自然元素也在逐漸的消失。因此,在生態景觀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恢復自然的原本面貌,通過樹葉的擺動,使人感覺到風和日麗的環境,通過花開花落讓人感受到四季的不斷變化,通過小亭流水讓人感覺到田園般的生活氣息。
5、人工濕地景觀選址的完整性原則
人工濕地景觀的選址非常重要,人工濕地景觀選址要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在景觀的選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濕地土壤、濕地植被、濕地水文等幾個主要方面的要求。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要盡量以原有的濕地區域作為選擇的區域,人工濕地景觀的建設盡量不要破壞原有生態濕地的生態系統,確保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自然系統的完整性。
6、人工濕地景觀設計要滿足自然均衡的原則
人工濕地景觀設計要遵照自然景觀的設計基礎,充分考慮可能影響生態環境的各種因素。人工濕地景觀的自然環境較為復雜,各種生物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雖然人工濕地景觀為各種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環境,但是生存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設計上設計師必須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7、水岸空間設計要遵循依水而建的原則
水岸空間設計中要突出鮮明的特色,人工濕地景觀要做好水岸設計工作,人工濕地景觀的水岸空間原則是依水而建,采用自然的設計手法,使水岸設計更加合理,使自然環境的景觀過渡設計更加自然,并能夠促進生態系統的功能不斷完善。而人工濕地景觀設計的要點就是要打通自然的調節能力,使自然景觀的滲透功能和過濾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創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維持生態效應的可持續性發展。
8、人工濕地景觀設計所涉及到的知識復雜
人工濕地景觀設計要求的知識面非常廣。它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科學,它包括了文化歷史、經濟環境工程技術、生態學、結構學、植物學、生物學、環境學等不同的內容。因此人工濕地景觀設計人員,必須在空閑的時間里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人工生態的濕地景觀設計需要對人工濕地景觀設計的美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討,不斷探討人工濕地景觀要素構成的獨特性。總的來說,人工濕地景觀設計要做好景觀設計選址、景觀形態設計、植物配置設計、水岸空間設計等著。
9、人工濕地景觀設計中要做好水景觀的設計工作
在景觀設計中,水景元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主要的目的在與營造濕地的景觀,調節局部的氣候和物質循環。在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景觀設計師要樹立正確的生態景觀設計觀念,使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人工濕地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良好的內部循環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
四、人工濕地景觀的人性化需求
1、人工濕地景觀的植物配置要適合景觀設計需要
植物種植是生態系統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植物的多樣性,選擇具有審美性能好的植物。設計人員要根據形態、色彩搭配、協調層次結構,合理進行設計。在植物的選擇上要選擇耐水性好的植物,也可以選擇灌木和喬木,植物的選擇要配合景觀的設計需要,滿足景觀的審美需求。
2、人工濕地景觀的藝術小品設計要體現人性化的需求
人工濕地景觀小品設計主要涉及到棧道、亭、臺、樓、閣等實物景觀,在小品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人性化的需求特性。在選材方面要注重選材的人性化和鄉土化,盡量就地選材,減少材料的運輸成本和建造成本。在小品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小品設計與人工濕地景觀的環境融為一體的方案。小品設計在材料選擇上要考慮到小品設計的整體風格,并作為濕地景觀的主體,使人工濕地景觀更具有魅力和品質。
3、人工濕地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自然環境、人文傳統和社會經濟發展
在人工濕地景觀設計中必須要堅持生態設計理念,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良性發展,設計者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傳統、社會經濟發展,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采用新型的材料和科學的手段營造自然的科學系統。人工設計景觀必須要考慮到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設計理念,充分的利用和保護人工濕地的各種資源,保持穩定延續和動態平衡。根管設計要保持和提高人工濕地的多樣性,提高人工濕地系統的抗干擾性能和穩定性能。
4、設計部門要設計出完善的設計方案
在生態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從而完善人工濕地生態景觀的設計工作,為人民提供舒適、高雅的生態環境。[4]然而事實上,由于缺乏系統的協調機制,使得生態景觀設計與環境之間的監管不到位,弱化了生態景觀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設計部門必須要制定統一、完善的設計方案,加強設計、施工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只有加強溝通和協調,才能夠共同的做好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工作。
5、生態環境的最大促進作用
人類對自然的生態環境一定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干擾。通過生態化的設計,能夠盡量的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而在設計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巧妙的構思能夠促進自然界的能量循環和自然系統的物質利用,人工濕地景觀建設要增強生物的多樣性,維護原生態的生產格局和自然的生活狀況。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生態資源,促進環境保護,使人工設計的效果達到最大化。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從根本上進行內部協調和控制,避免自然景觀之間各個要素之間相互沖突和矛盾,同時要注意強化景觀的地方性特色文化,提升景觀的審美價值。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使景觀的副作用最小化,使景觀的美學價值最大化,保證景觀的功能和結構完整性。
五、綜合的考慮人工濕地景觀的特色元素
1、人工濕地景觀中的植物
人工濕地景觀可以根據不同水域選擇凈化水體的植物,植物在造景方面呈現出不同的景觀特色。在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植物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人工設計景觀的過程中,可以采取較為規則的種植方式,使植物成行成列的種植。可以使蘆葦時期整齊的排列在一起,同時也可以增加美觀的景觀效果,在蘆葦的四周還可以種上月季、美人蕉等花魁,根據花期的不同在各個季節都能呈現出景觀的風貌。
2、人工濕地景觀中的園路設計
在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上,要塑造出較強的藝術效果來,道路設計應該采用青石板砌成的園路,園路要起伏蜿蜒、靠近水邊,蜿蜒在灌木叢中,結合樹木進行有韻律的變化,形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3、奇山怪石也是人工濕地塑造景觀的元素之一
奇山怪石為景觀的觀賞價值提供了較好的元素,各式各樣的假山怪石能夠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升景觀的審美價值。同時在奇山怪石的選擇上一定要符合當地的社會、地理形勢,最好選擇當地的奇山怪石,能夠增強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由當地的奇山怪石組成的人工濕地景觀也是一道別具風格的風景線。
4、小品設計也很重要
小品設計主要包括對圓桌、圓凳的設計,還有樹木的樹冠、樹樁等等。在設計方面一定要與環境相協調,要表現出自然景觀的效果。自然景觀的小品設計非常重要。比如,塑造仙鶴時,有的展開翅膀想要飛向遠方,有的俯首覓食,有的棲息而臥,遠遠看上去他們就像是把人工濕地景觀當成了自己的棲息場所。
結束語:
在人工濕地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始終要把自然生態作為大的設計群體。作為一個景觀工程,不僅要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韻味,還要充分體現出藝術家的美學思想。在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合理的利用好生態環境,打造宜人的生態景觀,構建和諧水域環境,建立科學完善的生態系統。對于美化城市、推進我國生態景觀設計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洋.基于景觀和生態功能的人工濕地規劃與設計[D].河南農業大學,2014.
[2]繆尚伯,許新亞.基于生態理念的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研究——以永靖縣濱河南路景觀工程設計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9:51-52.
[3]郭選昌,曾利榮.從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看生態設計理念與原則——以重慶璧山觀音塘濕地公園為例[J].生態經濟,2014,05:196-199.
[4]孫鑫.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濕地公園設計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趙天宜(1989-),男,河北石家莊人,畢業于蘇州大學,專業:設計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研究,作者單位:河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