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39年8月19日攝影術誕生,攝影開始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被大眾認知,它不同于繪畫、書法、音樂等平面形式的藝術表達形式,它通過相機把被攝物體最為真實的一面表達出來。攝影不管是作為一種藝術門類,還是一種傳播手段,都需要攝影者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文化修養,每個攝影者都有自己拍攝照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攝影創作時也有多種技術手段。
【關鍵詞】:攝影創作;主題表現;技術手段
凡是進行藝術創作都要進行構思,攝影也不例外,用什么方法去達到攝影創作的意境是攝影師要考慮的問題,它是攝影創作前的思想準備。例如:反映什么樣的內容;表現什么樣的主題;采用什么樣的藝術形式;選擇什么樣的表現方法。眾所周知,攝影是一門視覺藝術,創作者必須熟練掌握攝影技巧,并善于組織利用攝影的造型語言,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的作品。在生活中,高科技時代下的數碼相機具有了很高的智能和自動化,這種只需隨手一按的“傻瓜相機”使攝影變得簡單的同時也容易讓我們忽略對攝影語言的積極思考和把握。隨著一陣“咔嚓”之后, 才發現作品的平淡, 這不是因為曝光不準或是對焦不實,缺少攝影語言的積極運用是導致平庸的主要原因。 一般來講視覺語言在一幅畫面中通常是指點、線、面、色彩等基本造型因素, 而在攝影藝術作品中,我們要從攝影所特有的畫面語言來進行創作,這些語言包括:光影、景深、焦距、色調和瞬間等。景深是極具攝影特色的鏡頭語言,通過光圈和焦點的不同選擇,讓畫面出現虛實對比,以突出主體。 焦距是攝影鏡頭的重要特性,從魚眼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中焦鏡頭到長焦鏡頭,其成像會形成不同的鏡頭空間視覺,能讓畫面具有夸張的透視效果或空間壓縮成平面化的視覺影像。色調可分為彩色或黑白攝影,也可通過曝光的不同控制而形成高調或暗調的影像,以產生不同的畫面情緒。瞬間是攝影的一個獨特語言,攝影大師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讓人們更加了解到攝影的瞬間意義,感受到快門按下的那一刻所定格的歷史狀態。攝影藝術的創作,就是靠操控相機的光圈、快門、曝光量、鏡頭、焦距等技術手段在拍攝畫面里強化并組織這些攝影語言,以突顯的藝術形式表達內容。攝影的主題是作品的靈魂,如何突出是一門比較深的學問,需要熟練地應用各種攝影基礎知識,并且有機地將之集合起來。
1.鏡頭焦距來突出主題
眾所周知數碼相機的鏡頭大都是可以變焦的,你可以站在原地不動就把遠處的景物在取景器內推遠拉近。我們經常看到數碼相機標出的焦距范圍,這些數值都是換算到135相機后的等效焦距,能夠讓你判斷出某一焦距的拍攝視角。在135相機上,標準鏡頭的焦距50mm,這一焦距的鏡頭視角與人的眼睛相似,拍攝出的照片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也與人眼類似。焦距明顯小于50mm的鏡頭,其視角就要寬闊的多,我們稱之為廣角鏡頭,通常我們把28mm及以下的鏡頭稱作廣角鏡頭,20mm甚至更廣的稱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不僅視角寬闊,而且其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也要比肉眼要夸張得多,我們通常用廣角鏡頭的畸變獲得夸張的畫面效果。
焦距超過50mm的鏡頭我們稱為中焦鏡頭,更長焦距的鏡頭(比如200mm甚至更長),我們稱之為長焦鏡頭。此類鏡頭視角狹窄,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壓縮空間,使得中、遠距離的景物看起來差不多的大小。此外,長焦距鏡頭還能夠顯著地虛化背景,將畫面緊縮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除了要表現的物體外,其他的一律被排斥在畫面之外,而且背景也因虛化而被淡化,從而將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主題上來。
2.通過構圖來突出主題
在選定拍攝所用的鏡頭焦距之后,攝影師還需要考慮構圖,如何將畫面構圖發揮到極致,使表現的主題更為突出,避免不應該出現的物體進入畫面來干擾主題。構圖分為封閉式構圖和開放式構圖,封閉式構圖較好的表現攝影空間,例如三分法構圖和黃金分割式構圖等;開放式構圖給整個畫面留有想象的空間。不過,這只是構圖的最基本的技巧。獨具匠心的構圖,還能夠讓原本沒有聯系的物體串聯在一起,原本不存在或者不易被發現的線條出現在畫面上。所以利用構圖表現攝影空間是攝影師必須要掌握的。
3.通過光線運用來突出主題
光線的運用和曝光的控制完全是兩碼事。許多資深的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在拍攝一些依靠自然光線的題材時,通常會在一個早已選取好的位置一呆就是數小時甚至數天,對焦、曝光甚至構圖對他們來說都是胸有成竹的東西,他們等待的就是光線,千變萬化的光線。晴朗、萬里無云、陽光明媚,這對于非攝影愛好者來說是絕對的好天氣。但是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樣的天氣難出好片子。而突如其來的對流雨前后、日出前后、天空云量很大的時候,卻都是攝影愛好者最喜愛的。究其原因,就是此類天氣和時機下光線極富變化,并且呈現出不均勻的特性,一部分地方會被陽光照到,另一部分則不會,于是利用光線來表現主題就成為了可能。
4.運用白平衡來表現主題
白平衡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有了它能給我們的畫面帶來什么特別的效果?想要拍出符合理想色調的照片,需要掌握如何正確的設置白平衡,如果在拍攝前就把白平衡設置到所需要的差值,就能使影像達到理想的色彩還原。傳統攝影的色溫調整是通過濾光鏡完成的,而數碼攝影白平衡的調控是在相機內部完成的,可以從2500K-10000K做連續的調整。設置方便,連續性好,不用攜帶,可以直接觀察拍攝效果。創作中想要營造出各種主題氣氛,就要仔細研究如何設置白平衡。利用色溫的差值控制畫面的色調,是數碼相機拍攝的重要創作手段,熟練掌握了數碼相機的白平衡調整方法,就能隨心所欲的去烘托畫面的氛圍。攝影是一門藝術,除了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如果還能夠熟練運用攝影技術,你的拍攝作品便能“活”起來。
5.利用快門速度表現出不同的畫面效果
你相機的快門速度范圍是多少?你嘗試過使用相機所有的快門速度嗎?同一場景里,用不同的快門速度能拍攝出迥異的效果。快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與光圈組合,控制照片的曝光值,但是快門同時也可用作一種特殊的創意工具。還可以凝固瞬間或模糊動態,渲染照片的不同氛圍。如何使用高速快門凝固肉眼無法識別的精彩瞬間、使用數分鐘甚至數小時的慢速快門捕捉星軌的運動。
使用高速快門的理由很簡單,畫面主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凝固其動態所需的快門速度就必須越高。1/250秒以上的快門能捕捉大部分運動速度較慢的運動對象的動態,1/1000秒的快門速度則能捕捉到汽車等運動速度更快的物體。 攝影是一種靜態藝術,如果拍攝時機沒把握好,即便運動速度極快的對象呈現在二維世界中也可能看上去就好像靜止不動一樣。
攝影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屬于造型藝術,攝影藝術是光線、影調、線條和色調等構成自己的造型語言。如同其他藝術形式,主題的表現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一個攝影作品自身的成敗,攝影主題的表現方法也是一個很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話題。可以說對于攝影這個獨特的藝術形式而言,它的主題表現,有其自身很強的特點,也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工程,并且多數時候,它需要攝影師有極快的反應速度,這也對拍攝者的觀察能力以及文化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主題表現準確、簡潔、有趣味,并且創意獨特新穎的攝影作品,會更令人感到滿意,更接近乃至達到成功。
參考文獻:
[1]吳鋼.攝影史話[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6.
[2]錢春蓮.幻影年華:跨越時空的影像作者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2007.
[3]宿志剛,蘇丹.光影的詩篇——攝影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4]康大荃.攝影美學原理[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
[5]顧崢.世界攝影史[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
[6]唐團結.世界攝影發展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