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水墨藝術是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它是中華傳統民族藝術的璀璨。中國繪畫中水墨藝術風格運用較為廣泛,水墨畫是中國繪畫的主要呈現方式,也是國畫之經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味與審美情趣逐漸提高,人們逐漸追求復古美。水墨藝術風格其實也是一種設計風格,它逐漸被運用于古典家具制作、繪畫等行業領域之中,水墨藝術風格在中國動漫設計中運用也較為廣泛。本文主要從中國動漫設計與水墨藝術結合意義進行分析,研究水墨藝術風格在中國動漫場景設計、人物角色設計、動漫設計等環節中運用,希望能夠起到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國動漫設計;水墨藝術;應用研究
前言
中國水墨藝術風格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展現了我國民族風格特色。近年來,設計者們逐漸重視水墨藝術在動漫設計中應用,水墨畫成為中國動漫設計的一大創舉。中國動畫片中將水墨藝術風格引用到動漫設計的作品有很多,譬如《新裝的門鈴》、《女媧補天》、《山水情》等。這些動畫片中動漫人物及動漫場景設計都采用中國水墨畫藝術風格,水墨動畫片無疑是中國動畫片設計的一大進步。本文主要通過對水墨藝術風格在中國動漫設計中應用進行研究,為中國動漫開辟一條全新的民族風格道路,對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國動漫設計與水墨藝術結合意義
(一)豐富動漫角色設計表現形式
中國動漫設計中水墨藝術風格應用,對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動漫設計中逐漸重視與水墨藝術風格的融合,這種融合具體表現在動漫角色設計、動漫場景設計以及動漫設計中。其中,我國動漫角色設計受水墨藝術風格印象最深刻。我國傳統的動漫角色設計中,僅僅只注重于對動漫角色勾線的制作。傳統的動漫角色、動漫背景以及動漫內容制作較為單調,無論是色彩上還是構圖上缺乏創新,導致中國動漫產業長期發展不起來。我國水墨藝術風格融入動漫設計之后,國際對中國水墨動漫評價逐漸提高,中國動漫產業市場競爭力逐漸上升[1]。
(二)傳承我國水墨繪畫風格藝術
水墨藝術風格是我國傳統繪畫主要表達方式,動漫設計中對其運用傳承了水墨繪畫藝術。中國動漫所表現的價值觀,動漫人物的性格特點,動漫場景的設置等能夠潛移默化影響觀眾。中國動漫設計中將水墨藝術風格結合,賦予了動漫人物設計以及場景設計更深的文化內涵。它能夠使觀眾在欣賞動漫劇情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水墨藝術風格的意韻,從而培養觀眾熱愛傳統藝術的精神,將我國水墨藝術風格進行傳承和發揚。
二、水墨藝術在中國動漫設計中的運用
(一)水墨藝術風格在人物設計中運用
水墨藝術風格在中國動漫設計中影響較大。水墨藝術風格改變以往動漫人物角色設計理念,豐富了動漫人物角色的表情以及動作語言,增加了動漫角色肢體語言的趣味性。水墨藝術風格在中國動漫人物角色設計中,既表現在動漫角色的形象上,又表現在動漫角色的衣著打扮上,使之充滿中國水墨藝術風格特點。中國的水墨藝術風格在動漫設計中取得成功的作品數不勝數,譬如,中國水墨動畫片《花木蘭》中,作品中充分融入了中國水墨藝術風格,人物形象的設計上使用水墨藝術風格進行勾勒,色彩構圖上體現水墨藝術風格的清雅幽淡的特點,受到了中外動漫設計人士一致好評[2]。
(二)水墨藝術風格在場景設計中運用
我國傳統的水墨繪畫主要是用來描繪人物的,隨著人們的審美需求上升,水墨藝術風格還用于對山水的繪畫創作中,將山水風景與人物繪畫相分離,從而流傳較多的著名山水畫。我國動漫設計中場景設計上有著獨特的風格,其中著名的動漫作品有《山水情》,《山水情》這一動漫的場景設計中運用水墨藝術風格,將動漫環境中的山水用水墨的形式表現出來,具有寫意的表現手法,將動漫觀眾融于山水背景帶來的感觸中。水墨藝術風格在動漫場景設計中運用,賦予動漫場景詩一般的意境,營造寧靜、祥和的氣氛,體現中國傳統生活的質樸及空靈美[3]。
(三)水墨藝術風格在動畫設計中運用
水墨藝術風格在動漫內容中的設計運用較為廣泛,水墨藝術風格賦予動漫更高的藝術,通過靈活的水墨線條來傳達中國傳統的文化特色及內涵。動漫設計中運用水墨藝術風格要求,動漫設計者具備較高的藝術欣賞以及動畫制作水準。水墨藝術風格在動畫設計中應用,對動漫軟件要求較高,必須具備專業的設施條件。動漫設計者必須要重視動畫結構以及畫面的風格,利用水墨抽象的形象來表現人物的內涵和性格特征。動漫設計中運用水墨藝術風格要懂得創新,為觀眾展現最美的動漫藝術。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水墨藝術風格滿足了動漫市場受眾的需求。中國動漫設計與中國水墨藝術風格的融合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動漫設計中運用水墨藝術風格,豐富了中國動漫的設計表現形式;另一方面,中國動漫設計中運用水墨藝術風格,是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一種傳承和發揚。我國動漫設計者逐漸重視水墨藝術風格在動漫設計中運用,水墨藝術風格在動漫行業中逐漸被重視起來。水墨藝術風格主要滲透于動漫人物角色、動漫場景、動漫內容等設計中,水墨藝術風格對中國動漫設計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水墨藝術風格在中國動漫行業中的應用,無疑推動了中國動漫行業的變革[4]。
參考文獻:
[1]趙針玉. 中國傳統繪畫與數字藝術的碰撞——水墨風格交互設計界面《旅游景點那些事兒》[J]. 藝術科技,2014,04:30.
[2]張榮,房曉東. 高職動漫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15,21:109-111.
[3]李利勤,李金甌. 基于動漫仿真技術的技能培訓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以收費員技能培訓教學資源庫建設為例[J]. 職業,2017,04:70-71.
[4]邵文紅,盧軍. 國外教育教學模式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啟示——以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為例[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133-135+141.
作者簡介:熊 海(1982年12月),性別:男,民族:漢,江西省南昌市人,學歷:本科,職稱:高職助理教師,單位: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單位郵編:330200,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陶黎艷(1989年2月)性別:女,民族:江西省南昌市,學歷:研究生,職稱:助教,單位: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單位郵編:330200,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