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公主難嫁的原因,從女方即公主方面分析主要為公主婚姻的政治性強和公主大多恃寵驕橫、不守禮法;從男方即士人角度分析為避免政治斗爭和駙馬政治前途暗淡;從社會風俗方面分析為門第觀念影響和封建男尊女卑觀念束縛。
【關鍵詞】:唐代;公主;婚姻
唐代公主難嫁現象在史書中多有記載。例如玄宗想把玉真公主嫁給張果,而“果大笑,竟不奉詔?!雹賾椬谙朐谇涫考疫x駙馬,“遂令宰臣于卿士家選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學后進中選擇,皆辭疾不應,唯棕愿焉。”②宣宗想下嫁萬壽公主,宰相白敏中推薦了首科及第鄭顥,而鄭顥不愿意攀結國婚,還因此記恨宰相白敏中等等。唐代公主難嫁的原因與公主、士人和社會風俗都有一定的關系。
一、從公主方面分析唐代公主難嫁的原因
1、公主婚姻的政治性強
公主為帝王之女,其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性。往往在國家強盛、內部穩定的時期,公主的婚姻問題易得到解決;在國家衰弱、內部混亂的時期,公主的婚姻問題就較難解決,造成公主“難嫁”。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起初在開元時期,隨著公主與宗室女的增多,玄宗設立了“禮會院”負責公主婚嫁。但到了安史之亂以后,政局不穩,禮會院也逐漸荒廢,公主出嫁便出現了困難。生活在這段時期的公主的婚事就被耽擱了下來:從元和七年到太和三年,一共是17年的時間,順宗的女兒得陽從12歲左右長到29歲;平恩、邵陽大約從6歲長到23歲,婚事遙遙無期;永安公主和親取消之后也不能再擇婿而嫁;憲宗之女臨真與真源此時年近20同樣不能適時出嫁。③
2、公主大多恃寵驕橫
唐代許多公主性情暴烈,驕悍難制。如中宗的女兒宜城公主就十分驕橫,她見駙馬寵愛小妾,便強悍地割去小妾的鼻子和耳朵,并減去駙馬的頭發。宣宗時的永福公主也比較驕橫,她在與宣宗一起吃飯時,因為內心有所煩惱,竟然當著皇帝的面把筷子折斷。公主還恃寵而驕,輕視夫族。唐初公主下嫁后不以兒媳之禮侍奉公婆,后來甚至演化為公主出嫁時,公婆反倒要向兒媳行禮答拜。雖然統治者曾明加禁斷,但公主往往恃寵驕橫,不遵守朝廷規定的禮儀制度。還有些公主生活作風有問題,多有淫亂之事發生。唐代公主在人們心目中的整體形象欠佳,并由此而導致禮法之士的反感。④
二、從士人角度分析唐代公主難嫁的原因
1.避免政治斗爭
士人因避免政治斗爭而不敢娶公主,成為公主難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民諺曰“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娶了公主后就或多或少地會被牽入事端,因此士人對此有畏懼心理。在唐代歷史上,駙馬因故被罰者很多。例如太宗貞觀十七年,駙馬杜荷曾參與太子與魏王爭奪儲君的斗爭,并鼓動太子發動政變,后因事泄被誅。高宗永徽三年,駙馬都尉薛萬徹、柴令武與房遺愛圖謀不軌,事泄被殺。武則天長安元年,永泰公主與駙馬武延基在私下議論張易之專權的事情,被武則天知道后,駙馬竟然被逼令自殺等等??梢娨坏┏蔀轳€馬,其行為處事不得不顧及皇家宗室的利益影響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給自己甚至家人招來禍端,而且很容易被卷入宗室的政治斗爭,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2、駙馬的職位多為榮譽性的官職,政治前途暗淡。
駙馬雖然身份高貴,但有時被授予的官職為名譽性的而沒有實權。例如玄宗時將諸王分遣各州,外戚任以檢校官,駙馬除三品員外官,不任任何職事,將他們手中原有的部分行政權力收回。駙馬等人只給榮譽虛職而不令掌實權,政治前途由此暗淡。⑤出于對自己政治前途的考慮,看似成為駙馬自己的身份地位會大大提高,而由此帶來的“副作用”和隱藏的禍端,令士人不得不慎重考慮其中的得失,而對“尚公主”懷有躲避的態度。
三、從社會風俗角度分析唐代公主難嫁的原因
1、門第觀念影響
講究門第的做法在漢魏時期就十分盛行,到了唐代該風俗依然在人們的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李唐皇室出身關隴軍事貴族,因此在人們的意識當中,李唐宗室的社會地位和門望遠遠不及山東士族。受此影響,唐初士人紛紛向山東士族求婚,以此來抬高自身的身價地位,而對娶李唐皇室公主的熱情卻大打折扣。面對這一狀況,唐太宗曾說:“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無冠蓋,猶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間,則多邀錢幣。才識凡下,而偃仰自高,販鬻松槚,依托富貴。我不解人間何為重之?\" ⑥太宗為此還編修了《氏族志》來抬高李唐皇室的地位,降低山東士族的地位。士人追求門第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對公主的婚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傳統觀念束縛
在我國古代傳統社會中,男尊女卑可謂是家庭中的正常現象。但如果娶了公主,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會發生變化。公主出身高貴,她們的威儀和權勢要高于丈夫,在日常生活相處中,駙馬也會對公主背后的權勢有所顧慮,其行為會因此有所限制。而且若駙馬對公主的行為習慣有所不滿,也不敢當面指出,因此在內心也會對公主有所怨恨。例如唐將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升平公主后,郭曖對公主平時的頤指氣使的態度很不滿意,但自己卻不敢當面向公主指出。于是郭曖就在某次家宴中“借酒壯膽”,憑著酒勁才敢訓斥教訓妻子。中國傳統社會中丈夫的威嚴與地位將會因為娶了公主而被顛覆,這對傳統士人階層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使得他們不敢娶公主。
四、結束語
唐代公主的婚姻狀況與政治時局的關系密切,唐朝由安史之亂開始由盛轉衰,公主的難嫁問題也由此變的較為突出。公主“難嫁”也與公主大多恃寵驕橫、不守禮法有很大關系,公主的整體形象在士人心目中欠佳。另外,一旦娶了公主,駙馬往往有卷入政治斗爭的危險,而且駙馬還會沒有管理事物的實權,政治前途令人擔憂。最后,講究門第風俗的盛行,使得士人熱衷于向社會地位和門望較高的山東士族求婚,國婚受到士人的冷落。而且由于公主崇高身份的“壓制”,駙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會受到沖擊,這與封建傳統的男尊女卑的等級觀念相違背,這也使得士人不敢娶公主。以上原因使得唐代的公主出現“難嫁”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后晉)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5107.
[2](后晉)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3984.
[3]焦杰.中晚唐公主“難嫁”原因新探——從太和年間的公主入道現象說起[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4):119-127.
[4][5]賈艷紅.唐代士人冷淡“國婚”原因淺析[J],齊魯學刊,2000(06):45-48.
[6](后晉)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2441.
作者簡介:王珊珊(1990—),女,漢族,籍貫:山東菏澤,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