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生與就業,是高校教育的兩架馬車,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尤其是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對提升學生就業率和對高職院校的招生顯得尤為重要。在學院就業工作中心下移的背景下,學生就業情況和就業率成為考核系部和輔導員的一個重要指標,幫助學生就業成為輔導員的一個項重要工作。輔導員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率,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本文認為要抓住就業工作中的三個關鍵時期,并做好相應規劃和準備。
【關鍵詞】:關鍵時期;高職學生;就業率
在學院就業工作中心下移的背景下,學生就業情況和就業率成為考核系部和輔導員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幫助學生就業,提升就業率成為輔導員的一個課題。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就業工作的主力軍,必須始終堅持將就業教育貫穿學生工作始終,作者認為要搞好就業工作,必須要抓住就業工作中的三個關鍵時期,并做好相應規劃和準備。
一、三個關鍵時期的劃分
根據高職院校在學生培養模式、培養時間和方式的特點,我們可將高職學生就業工作劃分出三個關鍵時期:第一個時期,叫提前規劃期,即從新生進校到大二上學期結束。第二個時期,就業工作中期,即從大二下學期到大三上學期結束。第三個時期,就業工作完善期,從大三下學期一直持續關注到畢業后一段時間。
二、提前規劃期學生就業意識的培養
第一個時期,即提前規化期,就是要做好就業工作的各項前期準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就業能力和就業素質,具體來說主要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做。
首先,在大一新生進行入學教育時要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讓學生們在了解自己專業的基礎上對自己未來職業進行構想和規劃實現途徑。輔導員針對學生的規劃、構想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們樹立貼合實際的目標,并能夠清楚地知道達到目標需要做的專業基礎準備和個人綜合素質準備。
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視優良的班風、學風的培養,重視學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創新創造能力的鍛煉。在大一階段利用班會課,給學生提出“學會溝通、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目標,并鼓勵主動學生參加各種學生管理組織或社團組織,主動接受挫折教育,并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等)和抗挫折能力,為將來步入職場打下牢固的能力基礎和素質基礎。同時,倡導學生多參加或自行組織各種有意義活動,既提升班級凝聚力,又讓學生通過活動提高動手能力和組織策劃能力。
再次,作為輔導員應利用主題班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方面知識的灌輸,以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觀念培養的有效性。例如開展“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該怎樣做”的主題班會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加深認識,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學生更多地去思考人生規劃和長遠發展問題。
三、就業工作中期學生就業意向的明確
第二個時期是就業工作中期,這個時期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就業準備期,即當學生們在進入第四個學期后半期(即大二下期)的時候,就應該提前給學生們做動員,讓他們開始進入就業準備期。但是由于在這個階段大多數學生對就業概念還十分模糊,對就業的諸多方面還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還處于一種迷茫困惑的狀態。針對這時期學生呈現的這種特點,可以在此期間對學生大力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教育(我們學校就是在大二第二學期開始開始就業指導課)。首先通過講座或者報告會的形式從思想上讓每一位畢業生明確就業目標,端正擇業心態,同時也讓一些有升學意向的同學做出是“找工作”還是“升學”的選擇。對于明確就業意向的學生,指導他們開始著手制作求職簡歷等方面材料的準備,并提出個性化的指導意見。其次組織同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模擬招聘會,模擬招聘過程中尤其是面試過程的各環節;或者組織大二年級的學生參觀各種校園招聘會,讓學生熟悉招聘流程,了解校園招聘會的現狀。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好的提升同學們就業的實踐、實戰能力。
第二個階段稱為就業“實踐期”。經過上前一階段就業指導工作的鋪墊,學生在就業思想方面的問題已基本解決,本階段是學生參加各種形式招聘會的密集時期。當學校就業工作全面啟動后,輔導員可以利用早已建立的世界大學城空間、QQ、微信等新媒體溝通工具,及時發布就業信息。在這階段要指導學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認識和自卑心理,積極參與競爭,大膽展示自我;讓學生利用一切就業渠道(以院系發布的招聘信息為主,充分利用人才市場及網絡求職,積極運用老師、親友等社會關系提供的就業機會)多接觸用人單位,多參與就業實戰,從而增長自己的經驗,彌補不足。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輔導員應根據畢業生的具體情況,分類進行指導很重要。要做到分類指導有的放矢,在每年的就業工作啟動之后,輔導員應詳細收集班級學生的具體信息,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就業意向,做到心中有數。比如一些成績優秀、有潛力的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意愿,鼓勵他們參加專升本考試,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素養;對就業有難度的同學,幫助他們準確定位,鼓勵面向基層,提倡“騎驢找馬”,先就業后擇業。一名優秀的輔導員能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愛好、志趣,對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行研究,把合適的學生推薦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在推薦的時候能與用人單位一錘定音,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就業效率和質量。
四、就業工作完善期學生就業質量的提升
第三個時間是就業工作完善期,這個時間更主要的是對學生就業輕快地跟蹤了解。尤其要主要的是,學生們畢業了并不代表就業工作完結了,其實有很多學生真正踏上工作崗位后才發現自己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有些學生沒有做好從學生到職員的心理轉變,有些學生職場人際關系不理想,有些學生當前職業狀況與預期差別較大等;又比如有些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單位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存在跳槽傾向,有的學生實習后真正畢業了就閑賦在家。因此,輔導員要利用班級QQ、微信等聯絡工具和大家保持聯絡,分析他們的問題,盡量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鼓勵他們在困境中學習經驗,積蓄能量,同時尋找新的機會,階梯上升。
綜上所述,以上三個時期是在就業工作中需要牢牢抓住的幾個關鍵期,“提前規劃、分類指導、全程關注”是輔導員在就業工作中要掌握的三個重要法則。 只要輔導員能牢牢抓住這三個關鍵實踐和三個重要法則,提高學生就業率、提升學生就業質量不再是問題。
作者簡介:李清良(1983—),男,漢族,湖南寧鄉,講師,公共管理碩士,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政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