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視武打是銀幕表演藝術,是與武術與戲劇表演藝術相融合的產物。通過對12級藝術體育學院學生的研究,來分析影視武打方向在河北傳媒學院中開設的必要性。
【關鍵詞】:影視武打;必要性;藝術體育
影視武打是銀幕表演藝術,是與武術與戲劇表演藝術相融合的產物,是穿插于劇中情節的程式化打斗。主要依據武打設計或動作導演的指導程序。如何在藝術院校招收武術方面過硬的學生,并且將影視與武打的技術兩者結合起來,是之后所要面臨的問題。
一、影視武打方向的結構設置
影視武打方向的結構設置以12級藝術體育學院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培養目標、開設的課程、鍛煉的能力等方面。
(一)人才培養目標
影視武打方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影視武打表演課程首先要使學生在理論上對影視武打表演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影視武打表演與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都有著聯系,但與二者都有不同。如何打造影視和武打相結合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是影視武打方向培養的目標。
(二)開設的課程
12級人才中主要開設的課程有理論課、實踐課;兩者相結合。主要的專業課是影視武打(武術、散打)、表演技能、跆拳道、形體舞蹈。理論主要是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營養保健學、音樂基礎、藝術概論、身藝術(瑜伽、爵士、街舞、現代舞、流行舞)。
(三)影視武打課程的內容
影視武打表演課程的內容是實施影視武打表演教學活動的有效載體,其內容組織是細微、系統的工程,既要考慮到本課程的特點,又要考慮社會需要和體育表演專業學生情況。根據本課程的目標、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與指導思想,影視武打表演課程分為理論和技術兩部分。在影視武打表演中,要想體現武術的特點,一要練出武術的神。俗話說只要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武術的形體是武術功夫的表現形式,通過形體可以看出一個人功夫的深厚。另一方面,是兩人進行對練時的配合,一定要練出真實感,不能給觀眾一種虛假的感覺。其教學重點是技術規格的培養,教學難點是武術精、氣、神的掌握。
(四)實踐能力
影視作品中在進行影視武打表演時,既不能脫離武術的技術要素,又要有一些特技成分的引入。沒有武術技術動作,就會使影視武打顯得過于輕浮虛假,沒有武術功底的演員,即使使用了再好的特技效果也成不了武打明星。而純武術式的影視表演又缺乏觀賞性,尤其對于外行人而言,看不到其中的技術成分,也就失去了對觀眾的吸引力。這些都是需要理論部分來傳授的,不然學生只有技術的學習而不能理解其中緣由。再者,如果只有理論部分講授,學生對影視武打表演就會缺乏一個直觀的認識,缺乏對影視武打表演的親身體會。
二、教學師資現狀
藝術體育學院現有專業武術教師5名,其中教授1名,講師2名,助教2名。影視武打方向子12年開始招生,至今學生人數相對較少。現有教師可以滿足教學需要。
三、教學場地器材現狀
影視武打方向開設的課程需要一塊標準的武術場地。藝術體育學院綜合館室內有一塊標準的武術場地,場地大小為8*14,符合教學所需。根據人才培養中設置的課程,教學所需的器材完全可以滿足。
四、學生在校期間能力鍛煉
12級學生參加過三屆河北省大中學生武術比賽,取得過傳統三類拳(醉拳)第二名、自選劍第二名;傳統二類拳第三名、規定南拳第四名、自選刀第六名;自選拳第五名、自選棍第七名;體育道德風尚獎。參演過學校拍攝的微電影中武打動作。學生在校期間通過一些表演、比賽、拍電影等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
五、就業方向
影視武打班的六名學生,現有一名在開武館,一名在做替身、群演工作,一名在學校當教師,傳播武術文化。
影視武打從工資的性質一般可以分為動作演員、動作指導、動作導演、替身、特技等幾種,這些從業人員目前均是一些有武術功底的人員在一些有經驗的武術導演或指導的帶領下,經過在劇組的實踐,邊實踐學習,不斷總結經驗,逐步發展起來的。另外隨著多媒體的發展,網絡和手機的用戶越來越多,武術游戲也得到了快速的開發,游戲的武術指導同樣需要專業的人才。
六、結語
因目前沒有藝術類院校開設此類方向,社會需要影視武打表演方面的人才,尤其在傳媒院校里開設影視武打方向,可以為本校的影視作品提供影視武術方面的人才,不僅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還可以降低本校影視作品的成本,更會宣傳河北傳媒學院。所以開設影視武打方向有很大的必要性。
[1]柏祖剛.影視武術內涵、發展、特點與作用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6,5.
[2]胡哲純.安徽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課程開設現狀調查與對策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勾慶華.武術表演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4]黎華.影視武打設計藝術[J].中華武術,1999(6):42-43.
[5]李彥春.武打片魅力之我見[J].電影創作,1997(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