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在滿足于基本的溫飽問題,而且追求更高的文化需求。由此廣告、動漫、游戲設計等行業應運而生,所以對藝術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所有藝術類人員中,美術人員成為“香餑餑”。但是從美術專業畢業的人來看,情況并不樂觀。美術人員的就業率,就業質量及以后的發展前途是其主要表現的方面。追本溯源,是因為這些年來隨著選擇美術專業人數的增加,但是美術專業教學改革跟不上形勢,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因此,我們應努力思考當前美術教育工作現狀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看如何改革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于美術人員質量的要求。爭取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美術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關鍵詞】:美術專業;文化;改革
一、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的現狀
1.教學模式死板,拘泥于形式。
近年來,美術教育教學改革也得到了一定的貫徹落實,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總體來看,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在適應社會形勢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質量需求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一是教材太老,難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于美術的需要。而且美術理論教學仍以講繪畫技巧為主,老師主講,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套路式教學,沒有給學生留有創新創作的余地。二是教學目的過于現實化。美術教育是要在教會學生美術繪畫知識的同時,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對美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但是現在好多的美術教育過于強調顧客對于美術的需求,社會對于美術人員的需求。因此,現在的很多高校在培養美術學生的時候太世俗化,這就會學校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實踐創新精神,會過于看重顧客對于美術的需求,而沒有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繪畫能力以及提升對美感的追求。三是一些高校沒有充足的現代化教學設備。比如,很多高校多媒體資源嚴重匱乏,絕大多數教師上課仍是黑板粉筆。這就會導致學生對美感的認識不足等問題。
2.美術教師本身缺少實踐創新精神,且其綜合素質不高。高校美術教師多數畢業于師范院校。平時教授理論知識還是可以的,但是在美術教學上的實踐能力水平有限。其原因如下:一是對美術教師實踐和創新教學的能力培養不夠重視。大多數高校由于基本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自顧不暇,在教學設施、教師隊伍培訓上投入資金不夠,直接導致教育學生實踐效果也不理想。二是由于美術教師隊伍知識老套,跟不上時代節奏。美術教學改革必須緊跟變化的社會形勢。但是部分教師與時代脫軌,不能主動學習新的知識。長此以往,導致美術教師專業知識老套,教學手段單一、缺乏新意,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三是教學缺乏創新意識。美術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這就需要育人的教師首先要具備相關方面的素質才能授業與學生。
3.教育體制的影響。受我國教育考試制度的影響,高考競爭激烈。千千萬萬的考生和家長面臨巨大的競爭力。有些成績不好的同學,而且認為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的同學就會選擇美術或音樂,但并不代表他們喜歡這些藝術類學科。另外,因為我國目前教育體制的原因,藝術類考生會比普通考生考上更好的大學有較大的優勢。在這種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大多數高校的美術生就忽視了對文化課的重視。由此產生只要掌握相關的美術的知識就會找到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有靈魂的美術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鋪墊,只有自身內心精神文化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才能畫出有靈魂、有內涵的作品,試問,一幅沒有文化底蘊的美術作品怎么會有競爭力與生命力。所以,沒有深厚文化底蘊作為支撐的繪畫人員是沒有競爭力的,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
4.學生綜合素質下降,缺乏對美術的興趣。當前,很多高校忽視了生源綜合素質的培養及教育的教學質量,只顧著提高辦學效益,只顧著提高規模擴大招生量 ,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下降。而且,大多數美術學生想到是藝術類的類別,就想通過“標新立異”來展示自己的美術功底和美感,而沒有注意到美術的基本功的重要性,會導致美術功底的不扎實。這實屬不智,舍本逐末。
二、針對高校美術教育教學改革的解決辦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美術教育在完善人格、提升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能夠陶冶繪畫者的情操。在國家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歷程中,為跟進新時代下的教育特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的人才,美術教育需要在教育發展理念、人才培養定位、教學模式、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進行改進。
1. 清晰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人才的是高校教育的出發點,順應時代的需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這正是課堂教學改革始終貫徹落實的根本。美術高校應該盡職盡責,培養高素質的、應用類型的人才。
2.提高師資力量,完善教師隊伍。
師資力量是否提的上去是提高美術學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而教師隊伍的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又是從整體上提高師資力量的首要因素之一。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水平、較高文化修養的教師隊伍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其具體措施如下:一是通過去國內外的研究項目和項目去進修,與國內外的各級美術大師溝通、交流,提高其對美術的認識與了解,進而提升自身的藝術美感;二是通過推薦專業知識強的美術專業骨干教師到相關企業實訓,以達到提高教師美術教學實踐能力的目的。通過以上的實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對藝術的美感具有很大的幫助。
3.深化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更新教育理念。
制定一個合格的美術專業教育體系至關重要,他既要緊跟社會是極速進步,也要符合當前美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特點。制定教育體系,首先,要熟悉美術專業的基本特點,在制定體系時要把他考慮進去,并由此開設美術相關理論課和實踐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美術素質。其次在理論知識上,教師的授課內容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跟進社會發展的腳步,要學有所用;在教學方法上,要堅持深入淺出、舉一反三。既要制定一般的教學方案,同時也要根據每個美術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因人而異的教學模式。從而在整體上可以提高美術生的整體素質。最后,在教學手段上,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說多媒體、視頻等媒介,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此外,美術老師不緊要對專業知識爛熟于心,同時也要多儲備一些課外的知識。
4.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學生文化內涵。
美術與文化關系密切,文化是美術底蘊,美術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因此各高校對美術的專業和文化課要兩抓,兩者都不能放松。而且,教師在美術培養中要啟發、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有創造力并能獨立自主解決問題。
結束語
制定合理科學的美術教育改革,是解決當前尷尬局面的關鍵。但是,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不僅需要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科學有序推進,而且需要高校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不斷探索實踐和總結。這樣才能提高整個美術教育的綜合質量,促進我國藝術文化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新形勢下美術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N] 徐常穎,2015年
[2]當前美術高校教學現狀及改革創新途徑探究[N] 黃宗杰,2016年
[3]淺析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突出問題及分析[N]尹志,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