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教育是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最緊密的教育類型之一。承擔著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任務,也就是國家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側”。因此,常德地區的職業教育,在今后如何支撐常德產業發展的改革過程中也應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維。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職業教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常德于2016年5月31日發布的《常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44:46,實現產業格局由“單核支撐”向“多極并進”轉變、產業層次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
因此,本研究將以職業教育改革要符合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要能支持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觀點,避免了以往研究相對割裂的狀態,以辯證、聯系和發展的視野對其進行研究,為推動職業教育支撐常德產業發展供了有價值的戰略選擇。有利于推進產教融合,培養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常德做出積極貢獻。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以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為例,對其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的辦學定位、系部設置、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和校企合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個案研究法究。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辦學定位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地處常德市漢壽縣,毗鄰漢壽縣太子廟工業園,距太子廟高速公路進出口僅3公里。2014年,由湖南同發集團投資建設的清水湖長龍國際旅游度假區引進廣州長隆經營模式,項目總占地8000畝左右,總投資30-40億元。項目建成運營后,預計年營業額在40億以上,可提供就業崗位2-3萬個,成為常德地區最大的旅游度假區。基于此,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將辦學定位于,目標定位:以“辦特色專業、建特色學校、育合格人才”為辦學目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較高、辦學聲譽良好、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湖南省示范(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和“全國一流高爾夫旅游教育培訓基地”。層次定位:民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形式定位:以全日制高職學歷教育為主,非全日制職業技能培訓為輔的辦學形式,形成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專業定位:以高爾夫、旅游類等專業為龍頭,對接市場,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形成特色專業體系,合理設置專業,建成省級重點專業2個、國家級重點專業1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服務面向定位:把握行業辦學優勢,立足湖南,面向全國,為高爾夫、旅游等相關產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規模定位:堅持做精做強的發展方針,全日制高職學生達4000人左右。
3.2系部設置
學院現設高爾夫系、管理系、工程系和五年制大專部。高爾夫系開設有運動訓練、社會體育、高爾夫球運動與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等四個專業,主要對接長龍旅游度假區里的清水湖高爾夫球會和其他各項旅游休閑崗位。管理系開設有酒店管理、涉外旅游、旅游管理、應用英語、應用日語等專業、會計與審計、電子商務等、金融管理等十一個專業,主要對接漢壽經濟開發區個企業的基礎管理崗位。工程系開始有機電一體化、建筑工程管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園林工程技術等五個專業,主要對接漢壽經濟開發區個企業的基礎技能型崗位。五年制大專部,主要針對上述三個系部的專業設置開始相對應的專業。綜上所述,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在系部和專業設置上形成了\"一體兩翼\"的格局,以高爾夫系、管理系專業為主體,以工程系、五年制大專部為兩翼。迄今為止,已經成為常德地區培養高爾夫旅游人才教學實訓條件好、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一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
3.3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
3.3.1專業建設。學院按照“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教育質量為核心,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教育機制創新,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專業建設思路,構筑“五化”式特色專業建設的模式機制:一是市場化的專業設置,二是項目化的實踐教學,三是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四是全程化的就業指導,五是人本化的校園管理。
本著立足常德,緊盯市場發展和國家戰略重點政策引導方向,深入開展調查和研究,在目前學院已有專業的基礎上,明確了學院的高爾夫和旅游酒店兩個特色專業及專業群,對接高爾夫產業和旅游酒店產業發展態勢需求,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專業建設和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實現了教學過程現場化,學生實習員工化,實習就業一體化,做到“穿上工裝能服務,換上正裝會管理”,形成了學生就業率高,社會聲譽好的良性循環。
3.3.2課程建設。近幾年來,學院共計批準建設5門院級重點建設課程,2門院級精品課程。根據規劃,學院力爭到2015年將《高爾夫技術分析與訓練》建成省級精品課程。學院根據確定的人才素質培養目標(即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構建和完善了特有的“二、三、五”課程體系。綜合類素質課程主要包括品德、藝術、社會科學、禮儀、體育等人文素質等課程,主要體現為學生的做人能力;外語類課程則主要通過視聽、閱讀、對話、情景類等課程形式,強調聽得懂、說得出、學得會的能力;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包括職業基礎課程、職業方向與前沿課程、職業技能認證課程和崗位選修課程,主要體現為按職業核心崗位能力進行設置,重在發展學生知識內化和遷移以及繼續學習的基本能力,以滿足職業崗位(群)及后續崗位拓展的需要。
3.3.3師資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方面,學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業務培訓。學院鼓勵青年教師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習,并對取得研究生學位的教職工予以報銷部分學費。學院還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各類業務培訓。目前,我院高爾夫專任教師有8人去英國愛姆伍德高爾夫學院進修,并獲得了相關資格證,有4人參加了圣安德魯斯國際高爾夫職業經理人晉升資格(PDA)培訓,有15名教師參加了省培,4名教師參加了國培。學院近些年共計投入教師進修經費達284876元。第二,強化“雙師”素質培養。學院有計劃地安排專任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極選派教師到各球會、酒店等相關企業掛職頂崗、兼職實踐,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學院還鼓勵教師積極報考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核,進一步提高雙師素質教師的比例。近幾年來,我院共派出53名專任教師到相關企業和球會掛職頂崗、兼職實踐。目前學院專兼職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已達53人,專任教師中的“雙師素質”教師占學院專任教師總數的51% 。第三,培養骨干教師和教學團隊。學院制定了《關于選拔教學與科研中青年骨干教師暫行辦法》、《專業帶頭人選拔及管理辦法》和《教科研獎勵辦法暫行規定》,以教研、科研項目為抓手,加快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隊伍,培育教學和科研團隊。學院現有教研室11個,院級專業帶頭人12名,并以教研室為單位組建專業教學團隊,形成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教研風氣。
3.4校企合作
目前,學院已經建立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覆蓋了學院現有所有專業,基本滿足學生在課程實踐、專業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以及就業創業等方面的需要,同時也為學院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開展社會服務提供良好的平臺。一年后,我們將擁有校外實訓基地136個,高爾夫類專業主要有深圳觀瀾湖、北京北湖九號、從都國際峰會高爾夫俱樂部等50多個;旅游酒店類專業主要有康輝國旅、湖南華雅國際大酒店、上海東錦江希爾頓逸林酒店、海南三亞喜來登等60多個;機電類、外語類專業主要有香港天才教育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怡和集團深圳分公司、廣州外商活動中心、綠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團生活電器事業部、佛山廣鑫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等20多個。
基于校企合作的平臺,學院將合作引向深入。學院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并根據專業特點,對課程體系進行整體規劃,將實踐教學作為專業教學的核心環節,納入課程體系的整體設置中,增加了實踐教學時間,各專業實踐類課時占總學時的比例在50%以上,運動訓練、高爾夫技術與管理等專業實踐課時達到了60%以上。同時,對實踐課程采取了如下策略:一是根據專業特點確定實踐教學類型和環節,形成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活動安排。二是按照職業崗位(崗位群)對能力素質的要求,精心設計和安排實踐教學內容。三是按照相關專業(專業群)對實踐教學的需要,調整實踐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和時間,切實提高其職業技能。
4 結論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在高職院校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改革中,還有血多不足之處,今后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在學院與相關企業的合作過程中,雖然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與本地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無論從合作數量還是合作深度上還有待提高和加強。使外地經驗服務與本地建設。
2、在學院的專業建設過程中還需依據本地產業結構和產業群特點進行精準對接。使學院專業(專業群)建設符合企業產業升級的需要。
3、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要按照相關崗位的技能要求,使培養的學生能夠符合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正在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標準。
參考文獻:
[1]熊花; 黃弘.產業轉型升級視角下江西高職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討 [J].職教論壇 ,2016.
[2]程顯冰.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職業教育發展策略初探[J].人才資源開發 ,2014.
[3]呂景泉; 馬雁; 楊延; 劉恩專. 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
[4] 殷寶慶.新常態下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究 [J].職教論壇 ,2016.
作者簡介:鄭 青(1981.04—),男,漢,湖南長沙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職業教育,單位: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
周徐娜(19812.02—),女,漢,湖南長沙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職業教育,單位: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2017年度常德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的職業教育支撐常德市產業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