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針對如何做好南陽遺址保護工作,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做好;南陽遺址;文物保護工作
南陽遺址是春秋戰國時期一處重要遺址。面積420000平方米,位于縣城14公里的南陽村南200米處,其西、南、東均有古河道,近30來已征集到刻有銘文的“西宮”銅壺、銅鼎、“左征”銅壺蓋、“燕侯載之萃鋸”銅戈、燕刀幣、有“易市”字樣的陶器等一批重要文物,這些器物都具有燕文化風格,其地理位置也與史記中所記載的燕國都城“臨易”相近,具有較為重要的歷史和學術價值。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圖
多少年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南陽遺址加強保護:
一、宣傳《文物保護法》,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進入八十年代,農村經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上盜掘古墓、古文化遺址、文物走私現象十分猖獗,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考慮必須喚起當地干部、百姓的文物意識,讓全民來保護文物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于是我們找到村委會員簽訂了文物安全責任狀,同時委派村民田鐵剛同志作為義務保護員,并簽訂保護員責任書,發放通訊工具及時向文保所反饋南陽遺址保護情況。利用村宣傳喇叭宣傳《文物保護法》和相關人員定期座談學習交流。30多年來,南陽遺址沒有遭到任何破壞,許多專家學者來南陽遺址考查都稱贊說遺址保護的這么好,真是難得啊。
二、處理好文物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的關系
南陽村是率先利用做毛絨玩具、襯衣等副業富起來的村莊之一,07年部分村民就在遺址重點區域種起了樹木。我們考慮到遺址上種樹會對遺址造成破壞,經過和村委會協商溝通、和村民做工作,宣傳文物保護法增強了保護文物的意識,于2011年,將樹木全部砍伐,恢復原貌耕種農作物,遺址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三、保護與發展同步進行
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歷史文脈的傳承,并身體力行地推動文物保護工作,強調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南陽遺址在國際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4月28日,容城南陽遺址2017年度考古工作計劃獲國家文物局批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多次來南陽遺址指導文物工作。2017年5月28日,省文物局在南陽遺址召開河北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現場推進會,并成立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站,宋新潮副局長為工作站揭牌并授旗。同時,中央電視臺、河北電視臺、容城電視臺現場進行了相關報道。
隨著對南陽遺址考古工作的全面展開,將進一步搞清容城南陽遺址性質、范圍和布局,推進遺址保護利用提供重要基礎支撐,對雄安新區的建設規劃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期待著一座世界級遺址公園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要不辱使命,持續不斷地做好南陽遺址的保護工作。
以上只是我們做了一些應該做的文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和各級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今后我們要和其它兄弟單位一道,攜起手來共同把文物保護工作做好、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