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網絡與各類電子產品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普及,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已成為現代人高品質、高效率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的廣泛應用也對我們的生活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此,有對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現狀做出簡要的闡述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發展
人類已步入信息時代,信息的獲取與整理方式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此影響,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并且已在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其發展必將對人類社會進步和未來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
(一)向系統集成方向發展的微電子技術
集成電路制造是電子信息硬件產品所有關鍵技術的“核心”。其應用范圍非常之廣,大到計算機的CPU,小到各種IC卡的芯片,都運用到了集成電路。微電子技術歷經大規模(LSI)、超大規模(VLSI)、特大規模(ULSI)集成時代,如今已于1995年步入了極大規模(GSI)集成時代。集成電路技術作為高科技代表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芯片面積越來越大,特征尺寸越來越小,集成度越來越高,片上系統日益完善是集成電路產品的發展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中期以來,使用125mm以下硅片的數量逐漸減少,使用150mm硅片數量增長緩慢,使用200mm硅片數量逐年上升成為主流,300mm硅片也即將上市,400mm以上硅片的設計思路也已初步形成。在未來十年時間里,集成電路仍會以硅基CMOS電路工藝為主流,加工細微化,硅片大直徑化是其主要發展趨勢。
(二)向多媒體、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主要包括,PC機、服務器及其外部設備設計開發技術、計算(移動計算、網絡計算、并行計算)技術、多媒體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等。
計算機的性能以平均每兩年提高一個數量級的速度發展,并行處理技術處于迅速發展之中。未來幾年中,CPU將從32位過渡到64位;在產品結構中,因特網網絡設備將替代計算機的核心地位。系統中,存儲器的比重越來越大,存儲技術也朝著海量存儲的方向發展;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通信、家電融為一體,DVD光驅已經取代了CD-ROM,手寫識別技術和語言識別技術已經走向實用化,數字圖像交換技術也已進入市場。注意綠化帶的配置應用到了微機多媒體技術之中,只有綠化帶有了足夠的寬度,并且要采用兩種以上的喬木才能夠達到宜人的效果。未來的電腦將會更加的擬人化和個性化。筆記本電腦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手持電腦也將會以全新的面貌推出問世。
(三)向多業務、高性能和大容量方向發展的網絡技術
網絡通信技術、網絡服務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是網絡技術的三個主要方面。目前,多業務、高性能、大容量是網絡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呈爆炸式增長的IP業務、超高速因特網、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都將成為未來網絡技術發展的重點。
融合數據、語音和影響的多元第二代Internet網絡已經取代第一代的Internet單一數據網絡,密集波分多路復用技術(DWDM)在光通信網絡技術中的使用將極大降低網絡傳輸成本,在將來有可能向用戶提供無線寬帶,使多媒體實時通訊的實現成為可能。在同一網絡上實現所有媒體成分數據的有效傳輸時網絡多媒體通信的主要任務。多媒體通信包含多種成分數據,這是其與傳統的數據通信的顯著不同。由于多媒體數據在通訊期間會產生巨大流量以及連續媒體的實時性要求,使快速而有效的數據轉發機制在MCS(多媒體通訊系統)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四)向寬帶化、個性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的通信技術
衛星、光纖傳輸技術、有線與無線接入技術、數字微波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是通信技術的幾個主要方面。
目前,低軌道通信衛星已經進入實用化;光纖傳輸技術的應用使得傳輸速度每3-4個月翻一番, 通信業務也已經實現了傳輸活動畫面的功能;移動通信技術迅猛發展,模擬移動通訊已全面被GSM、CDMA數字移動通信取代,GPRS(3代)也已走向進商用時代,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國際標準也在緊張的制定中;以前的準同步數字系統(PDH)的數字微波通信系統已全面的向同步數字系統(SDH)的數字微波通信系統轉變;寬帶接入技術迅速發展,以光纖主干網站接入寬帶目前已經超過G級,Internet無線接入技術以及藍牙技術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在電信業務中滲透IP電話業務,使傳統電信技術與IP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加快,DWDM光傳輸、IP選路、包交換和Web應用四大要素是下一代寬帶網必須考慮的,ATM技術將會與IP技術互相結合、取長補短。
(五)向大屏幕、平板方向發展的顯示技術
顯示技術正向著大屏幕、平板方向發展,新型顯示器件的生產已成為國際新興產業,成為電子信息產業中的重要產業。
二、電子信息技術對人們工作、生活的影響
(一)電子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
人們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單位才能接觸到網絡,如今,上網沖浪已成為人們業余生活的必需品了。目前,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在構想規劃出智能小區,以便能 將高質量的寬帶交互式多媒體信息服務提供給住戶,使用戶能夠享受到一個實用、高效的網絡平臺,使小區住戶能夠足不出戶的享受到所需的各種服務。
(二)電子信息技術在教育上的影響
當今,互聯網和教育史決定時代命運的兩種力量。這兩種力量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一種現代化信息技術,它的基礎是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教育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信息社會化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它的出現是社會信息化背景下時代的必然產物。
(三)電子信息技術在日常設備上的影響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日常設備或多或少的應用到了信息技術。比如彩電的數字網絡功能、冰箱的恒溫控制系統等等。逐漸成為普通百姓家庭必需品的汽車已經將信息技術在日常設備中的應用發揮到了極致。
三、結論
現代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已經廣泛的深入到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會對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理念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未來,電子信息技術也必將朝著更人性化,更高效率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守真,李月琳.信息資源含義探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1).
[2]胡昌平,谷斌.網絡信息資源的社會化組織與開發構想. 【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4).
作者簡介:高培瑜,陜西國際商貿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