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帶動崇尚勞動的重要性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1]習近平總書記還曾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讓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通過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這不僅深刻闡釋了勞動的價值,而且也對勞動精神進行了深刻闡釋,更是對勞模的激勵。實踐證明,成就任何偉大的事業都離不開勞動。生活的美好、社會的進步,都源于平凡而艱辛的勞動,無數人夢想的實現,無不凝聚著勞動者的智慧和汗水,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然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得同時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再加上不良因素的影響,崇尚勞動和勞動光榮的觀念淡薄了,當代,我們需要以勞動為榮,重新營造崇尚勞動的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列寧曾指出:“模范工作是培養工作人員的園地,是可供效仿的榜樣。”這形象地表達了我們應重視勞模的帶動作用。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在各行各業涌現出一批品德高尚、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先進模范人物,黨和國家以及各級政府授予這些勞動者勞動模范的最高榮譽稱號。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質,鑄就的永久不衰的勞模精神,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贊譽,成為廣大勞動者的學習榜樣,并激發全社會的心靈震撼,幫助人們樹立崇尚勞動的意識。這些都充分證明了: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需要先進典型的引領和推動,崇尚勞動的社會風氣也需要勞模作用的發揮。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指出:“必須大力弘揚勞模精神、發揮勞模作用。”這一重要論述,是對勞模精神時代價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勞模帶動作用的充分肯定。因此,重視勞模帶動是唱響時代崇尚勞動的重要途徑。
勞模帶動崇尚勞動的途徑
發揮勞模的骨干、帶頭作用及其影響力、感召力,要做到用先進勞模“帶”,用先進事跡“引”,用勞模效應“促”,引導廣大群眾學習勞模、爭當勞模,形成崇尚勞動的社會氛圍。
1.勞模自身素質的提高,增強勞模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高度重視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宏大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2]勞動者自身素質直接關系著勞動質量的好壞和勞動效率的高低,是決定勞動能力和贏得人民群眾模仿的重要參數。所以,勞動者要通過培訓、實地考察學習、訓練等方式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增強勞動者自身素質,提高自身能力,使勞模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贏得人民群眾的大力推崇,感召和帶動人民群眾崇尚勞動,激發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
2.政策和機制的重視和支持,保障勞模帶動作用發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勞模帶動崇尚勞動,需要政策和機制的支持,健全的制度作保障。不同的制度安排會對人民群眾產生不同的激勵,從而使其產生不同的行為反應。所以各級負責部門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勞模的重要講話精神,建立有利于勞動發揮帶動作用的制度。第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群眾明白國家對于崇尚勞動的重視,為勞模帶動作用的發揮提供平臺。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各種措施,發揮按勞分配的主導作用,利用多種分配方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抵制私有制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時刻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同時保障每一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習近平指出:“要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抓住勞動就業、技能培訓、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安全衛生等問題,關注一線職工、農民工、困難職工等群體,完善制度,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這也充分說明了國家對勞動的重視和保障,為勞模作用的發揮創造了社會環境。[3]第二,在評選勞模、表彰勞模、學習勞模的活動都要制度化,并且制度要合理化、透明化、公平化、平等化,人人都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勞動成為勞模,獲得自己希望的社會經濟地位,清除“富二代”“官二代”和“拆二代”因“拼爹”“跑關系”心態能形成的好逸惡勞的社會風氣。真正付出的能干事、愿意干事、長期辛勤付出的勞模得到了重視和回報,群眾才會模仿,才有干勁,長期才能形成崇尚勞動的觀念。
3.多元宣傳平臺,營造崇尚勞動的氛圍
大力拓展多元宣傳平臺,引領群眾對勞模認知。以前由于條件、技術等各方面的限制和發展,對勞模的宣傳只能借助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然而,時代的進步和環境的變遷,我們已經進入了自媒體時代,群眾思想意識也相應的變化,自媒體時代“見賢思齊”正能量的引導,需要改進傳統的勞模教育方法,借助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移動網絡等新媒體。一方面需要中央的主流媒體和國家重要領導人的講話對其不斷宣傳,增強其權威性。另一方面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借助微信、QQ、微博等形式對勞模進行謳歌和弘揚。還有互聯網要有專門的網站的板塊對勞模的先進事跡和經驗技能進行書寫,滾動式播放。運用新媒體的同時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樂于接受的渠道和可行的平臺,更要把學習勞模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使群眾在感受幸福美好的同時,無形中學習勞模的經驗、技能和精神,群眾的能力提高的同時思想、素質都在提高。這樣的勞模宣傳才有實效性、影響力和凝聚力,全社會才能形成人人崇尚勞動的氛圍。
注釋:
[1]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N].
[2]習近平號召以勞動為榮四點倡議重塑勞動觀[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 2015-04-28.
[3]習近平出席全國勞模表彰大會:勞動托起中國夢[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 2015-04-28.
作者簡介:姚夢艷(1990—),女,河南省鞏義市,陜西科技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