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西藏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青藏鐵路的建成與投入運營以及川藏鐵路的建設,西藏經濟迅猛發展。西藏經濟三大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土地退化形勢嚴峻、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加大與珍稀生物資源減少、自然災害增多等問題日益加劇等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凸顯,成為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西藏經濟;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一、寫作背景
近年來,在中央的特殊關心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經濟總量持續邁上新臺階。2011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600億元大關,2012年達701億元,2013年達807億元,2014年為920億元,2015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26億元。[1]西藏經濟連續24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開始顯現成為日益凸顯的重要問題亟待解決。
二、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
西藏自治區農牧業發展存在由和平解放乃至改革開放之前的粗放型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集約生產的過渡,在過渡期內由于環境保護一可再生可持續利用觀念的欠缺,西藏全區沙漠化呈現不斷發展的態勢,沙化與潛在沙化土地達21萬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積達43萬平方公里,分別占全區總土地面積的18.1%和36.1;西藏的草原總面積12.44億畝,其中一半以上的草場嚴重退化,1/10的草場明顯沙化,西藏全區已經退化而不能放牧的草場面積達1.7億畝。西藏工業起步晚數量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較低。但是“工業三廢”的出現不可避免。工業廢水工業廢氣的排放以及工業廢渣的不斷增加,對西藏自治區的環境保護造成不小的壓力。西藏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依托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勤勞的西藏人民開心的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陽光的小康發展之路。但是,旅游垃圾的與日俱增成為了西藏生態環境保護的又一課題。
三、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的幾點建議
1、轉變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利用觀,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觀念就是人蘊涵在經驗嘗試、理論知識中最一般的思想和看法。觀念是人類支配行為的主觀意識,它給予了我們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原則、方向和行為軌跡,它起著根本的指示和規范作用。人的行為都是受執行者的觀念支配的。觀念的內核是思維方式。因為思維方式,即思維的結構和由它決定的行為方式,決定了人最為基本的活動方向和樣式,因此,觀念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行為的結果。[2]我國古代偉大文學家魏徵曾鮮明的道出環境保護的精髓不過切忌“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寥寥數語而已,可見轉變思想觀念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加強西藏地區的環境保護法制建設
關于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現有并發生律效力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開始實施2015年修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1982年首次發布,1996年第一次修訂,2000年第二次修訂,2012年第三次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7修訂),《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2003年生效),《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考核辦法實施細則》(2014年生效),《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2013年生效)。綜上來看,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就位階而言國家層面的法律國務院 令和環保部規則,根據西藏本地制定實施的地方性政策法規較少,就粗細而言主要是總的概括性的規定,而實施細則等類似的細化性規定較少。因此因地制宜制定具有西藏自治區本地特色的法規文件,以及對國家制定的總的法律法規進行細化強化。
3、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變生態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例如生態旅游、特色畜牧業、生態農業、農牧產品加工業、藏醫藥產業和民族手工業,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循環經濟,形成產業鏈條,開拓自治區外市場。借把西藏建設成“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春風,變生態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轉移部分農牧民就業,助推“文成公主”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系統產業鏈條。大力宣傳具有西藏特色的產品如唐卡等系列衍生產品,讓更多的人可以真正接受,并樂于為之付費購買。把傳統藏醫藥打造成現代規模化產業集群,吸納本土勞動力,轉移就業壓力,擴大藏醫藥影響力,使之可以走向全國面向世界發展為世界人民所接受。
4、做好西藏旅游的生態環境保護
西藏旅游指的是到西藏進行旅行和游覽,主要是對西藏高原生態環境、藏區社會人文風情、藏傳佛教的參拜、體驗西藏生活方式,并希望借此增加了解西藏,了解藏傳佛教文化,了解神秘的高原社會,了解西藏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問題是發展旅游經濟必須解決的問題,旅游資源開發必須將保護環境放在首位。[3]普及生態旅游知識,提高前往高原旅游參觀特色生態環境的環境保護意識,轉變游客的消費“三觀”消費觀,消費方式,消費結構,減少旅游過程中旅游垃圾的制造,從而從根本上保護高原旅游環境,防止高原生態旅游環境的不可逆轉的破壞,促進高原生態,高原環境,高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http://www.scio.gov.cn/ztk/dtzt/2014/31360/31371/Document/1377814/1377814.htm
[2] 陳樹文:《卓越領導者的智慧》,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頁。
[3] 蔣光輝:《西藏旅游可持續發展探討》,《旅游管理研究》,2013年5月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