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皮影戲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極具中國特色的民間戲曲藝術形式,又稱“燈影戲”或“影戲”。我國影戲藝術流派眾多、形式多樣,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然而,在眾多流派和流傳區域中,唐山皮影曾被譽為“世界皮影之最”。唐山皮影也被稱作灤州影、樂亭影,是中國皮影藝術中最大的流派之一,本文主要以唐山皮影為例,解析唐山皮影在新媒體傳播中不斷探索、改變、適應和發展的現狀,以及在未來中如何更好的應用新媒體藝術來傳承皮影藝術。
【關鍵詞】:唐山皮影;藝術流派;新媒體
前言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與藝術不斷地在結合碰撞,誕生了區別于傳統藝術形式的新媒體藝術。它的出現給我國傳統的,尤其是一些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以強烈的沖擊,皮影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然而,新媒體藝術在未來仍然是最有前景也是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藝術,所以說讓傳統皮影借助新媒體藝術的傳播方式,才能更好地發展與傳承。
一、唐山皮影的現狀分析
1.1 唐山皮影現狀的發展價值
傳統皮影有巫術、教化、娛樂等功能,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皮影以其獨特的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新奇性吸引著人們的關注。目前,網絡、多媒體、電視、電影等傳媒形式的普及,讓人們對傳統的皮影漸漸淡忘了,失去了對皮影的興趣。一位唐山豐潤的老者告訴我說:“皮影戲目前在村子里已經不多見了,人們都喜歡上網,看電視,看電影,沒有幾個喜歡皮影了,沒準兒過年過節的能碰上一次”。這種現象在唐山乃至全國都非常普遍。
皮影的現代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文化價值——皮影戲的發展,不僅對我國民間繪畫、戲曲美術、民俗觀念等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同時也豐富了我國早期動畫表現的藝術形式;經濟價值——借助皮影將會為地方招商引資帶來巨大的商機。然而對于皮影傳承的重要一環,皮影藝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皮影給自己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皮影在國家層面上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他們來說則是養家糊口的事業,如果這個事業連起碼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就說明失去了從事的意義,也就是說,先生存后傳承。唐山的一位雕刻影人的老人說,他認識的一個老藝人由于市場不景氣,改行賣了豆腐腦。由此可以看出,唐山皮影的發展現狀,令人擔憂。
1.2 唐山皮影的衰落和傳承
導致皮影戲發展走向衰落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對新一代年輕人傳統文化的教育不足,如何培養新的傳承人是一個重要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老一輩技藝高超的皮影人相繼離去,使得大量皮影戲制作表演工藝失傳。現在的青年對傳統的皮影、木偶、剪紙和戲曲等藝術娛樂項目毫無興趣,有的甚至毫無所知。皮影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未來是一定需要通過新一代的人去繼承,傳播和發揚廣大的。所以皮影戲藝術借助于新媒體藝術的傳播便是一個不得不研究的課題。
二、唐山皮影的藝術特色和美學價值
2.1 唐山皮影的藝術特色
唐山地區的皮影也稱“灤州影”、“樂亭影”,唱腔以樂亭方言為基礎。清初,灤州皮影入京。《燕京歲時記》中敘述:京師的影戲,當時有“龍虎影”與“灤州影”兩派。流行于陜西、河南、甘肅而傳至京師的,稱為“老虎影”,是西城派。流行于北京以東,稱為“灤州影”,此為東城派。灤州影在造型上吸收了西城派的長處,融合了窗花、剪紙和民間年畫的藝術特點,極富民間意味。
2.2 唐山皮影的美學價值
唐山皮影人物的雕刻,用鏤線與鑿孔互襯,交相輝映,使玲瓏剔透的影人繁而不冗,質樸單純的影人簡而不空,生、末影人的雕刻,線條平和,刀法穩健,使其溫文爾雅的神情得到充分地表達。旦角影人的刀法婉轉,線條柔和,花紋細膩纖巧,且兼用明刀暗線,以精雕細琢的梅蘭竹菊、福壽字形等圖案裝飾,使其溫柔嫻靜的神態,更加嫵媚動人,充分顯示出女性的陰柔之美。凈角的刀法挺直,線條粗獷奔放,以放射形狀的線紋,將其暴躁驍勇的氣質揭示得逼真生動,而洋溢著將士威武英俊的陽剛之美。
三、唐山皮影與現代媒體
3.1 唐山皮影在新媒體領域的運用
在當下,皮影顯然不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只是在某幾部電視劇或電影中會穿插著一些皮影元素,像國產動畫電影《大圣歸來》中一閃而過的皮影表演鏡頭。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活著》中,主人公起初便是以唱影戲謀生,在電影中,皮影所占的“戲份”還是比較多的,但是都是作為劇情需要,起到推動故事發展的作用,并不能讓真正意義上得到推廣與弘揚。
3.2 計算機動畫對皮影藝術的保護
另外,計算機動畫技術在皮影藝術的傳承與保護中也做了不少的嘗試,早在1955年就有《東郭先生與狼》,數字皮影動畫《黃鶴樓傳說》和《梁祝》也是傳統的表現方式,加之簡單的場景,平面的調度,至今也未走入大眾視野。五十六集唐山皮影戲《馬潛龍走國》,是傳統的皮影戲曲藝術,具有濃郁的地方和民俗特色。我們期待皮影動畫走入人們的視野,讓觀眾熟知,并且接受和喜愛這種形式,因為只有大眾喜聞樂見的才更容易去發揚與傳承,否則皮影藝術永遠只能在歷史的角落里慢慢被人忘卻、遺棄甚至消亡。
四、總結
唐山皮影藝術的保護研究,上至政府下至民間藝人都做過一定程度的努力,其保護工作的難點和突破點一直是困擾問題解決的關鍵。皮影藝術借助新媒體傳遞其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商業價值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唐山的皮影藝術在計算機動畫、商業電影、人機交互、皮影卡通明星、皮影系列衍生品等一系列類型中的實現可能。
參考文獻:
[1]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2]魏力群.中國皮影藝術史[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3]匡文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