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概述
隨著工業技術和經濟的驚人發展,標志著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最新水平的FMS(柔性制造系統),FA(工廠自動化)技術更加引人注目;作為FMS、FA技術重要組成之一的工業機器人技術也將得到迅速發展。應用工業機器人是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改善勞動環境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手段之一。本設計介紹了關于工業機器人的一些基本常識和原理,包括工業機器人的組成、分類、主要技術性能參數和工業機器人的運動分析,并參考通用型工業六自由度機器人的結構。根據對工業六自由度機器人的總體結構及傳動系統的分析和探討,進行三自由度工業機器人的結構設計。關鍵在于三軸(臂)的傳動系統的設計以及整體的結構設計,避免運動的干涉,在本次設計中主要負責第一臂與底座的結構設計及其傳動原理,對第一臂與底座的各零部件的結構設計。
2.第一臂的結構
臂的結構圖(圖2-1)及其傳動原理簡圖(圖2-2):
該手臂實現工業機器人的回轉運動,整個系統由伺服電動機驅動。為了實現傳動的設計要求以及結構的最優化設計要求,整個減速系統采用了三級直齒輪傳動,且所有的直齒輪都裝在一個箱體(減速箱)里面。然而,與一般情況不同的是,第三級直齒輪直接固定在機座上,從而使其它的(上級的直齒輪)傳動機構繞著它轉動,且電動機又固定在大臂上,所以導致大臂帶著電動機、減速箱一起作回轉運動。
最初,所有類型的已知的傳動傳動比U:直齒圓柱齒輪傳動,u≤4;螺旋齒輪,u≤6;蝸桿蝸輪傳動,5≤u≤70,常用15≤u≤50;擺線齒輪,11≤u≤87(單)。然后,每個預算的傳動軸,發動機轉速的主要1500r/min,U1 = 1500 / 15 = 100, u2=1500/20=75。
3. 傳動方案的確定
傳動的確定:蝸桿蝸輪傳動特性:(1)蝸桿傳動容易實現自鎖,具有安全保護作用;(2)在蝸輪傳動方面,需要兩級傳動來滿足蝸桿蝸輪的要求,蝸輪傳動是雙軸交錯的,從而增加了構造的復雜度,同時也增加了旋轉載荷,即蝸輪傳動結構緊湊,能獲得較大的傳動比。(3)傳輸是低效的,摩擦發熱,因此,蝸輪齒與齒速度大,摩擦損失。(4)蝸輪用有色金屬材料,成本高。為了滿足需求,選擇等四個階段的傳輸,它是必要的圓柱直齒輪傳動。如果選用三級傳動,則需要直齒輪即可。可以在相同的條件下,選用斜齒輪傳動比圓柱齒輪傳動(在結構上尺寸上)要小得多。于是,傳動齒輪的選擇。斜齒輪傳動的優點,具有以下優勢:(1)具有結構緊湊,高功率,高速度;(2)具有良好的性能,傳輸距離是不適合的場合(3)特別需要的設備制造、安裝精度高,成本高。總上所述,最佳抉擇方案為采納齒輪傳動。
4.總結
在現代工業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已成為突出的主題。化工等連續性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已基本得到解決。但在機械工業中,加工、裝配等生產是不連續的。機器人的出現并得到應用,為這些作業的機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李海峰(1987-),碩士,單位:山東協和學院機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