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在治安防控方面加強建設力度。違法犯罪的治理和國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目前,我國對于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初見成效,主要有布網式、體系式、機制式、綜合式,還有“金鐘罩”式等模式。這些模式充分表明了對防控網建設的重視,對現代網絡科技的充分利用。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例如,對治安防控體系的定位不準確導致資金投入不足,各自為政的地方建設切斷了資源共享的優勢等問題,都需要我們給予重視。本文就對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相關問題作了簡要的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一、前言
2001年,國家和政府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便是了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視。最近的2015年又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建設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任務。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處初,理論界就已經開始了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研究,如今這項研究已經由理論變為實踐任務成為國家治安的基本國策。以應對社會轉型時期帶來的社會矛盾,減少違法犯罪,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而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具有社會性、控制性、系統性和實體性等特點,它不是簡單的防控立體化建設,更多的在于加強防控體系的多維度多層次建設。也就是說要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在實踐、空間、社交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建設,還要實現國家到地方、虛擬與現實、城市和鄉村等多層次的建設。全方位、立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有著重要意義。
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1.社會轉型導致人們價值觀紊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地改善經濟結構,也就是我國的經濟基礎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推動社會轉型的根部力量,但是同時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治安問題。市場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利益的重新分配,制度的再生以及社會關系的重組,使一些人的價值觀出現了紊亂,社會矛盾加劇,由此帶來了不少違法犯罪問題。同時,我國人口眾多,產生的社會矛盾規模之浩大是其他國家難以想象的,這也暗示著我國社會轉型的困難和治安任務艱巨。
2.經濟全球化沖擊我國社會轉型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使我國的社會轉型面臨著激烈的外部競爭刺激,這意味著我國的社會矛盾產生是迅速的,如果不能及時消除,后患無窮。同時,我國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與很多國家的意識形態存在差異,造成了不少國家利益沖突,使得國際反華勢力增大,并極力額阻止中國的發展,扶持國內反動勢力,威脅中國的崛起。
3.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帶來社會威脅
我國面臨的社會安全事件還包括恐怖主義勢力,這類威脅國際安全的勢力是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威脅著每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對促進社會穩定,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有著重大意義。
三、我國立體化社會治防控體系建設的改進方向
1.定位不準確,需明確
根據對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現狀的分析表明,當前部分地方政府對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定位存在問題。僅僅把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任務歸于公安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協作過少,責權分配混亂。實際上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應該是政府宏觀調控,各部門聯動,共同承擔治安責任的任務。這樣把防控體系建設歸于公安部門,就直接造成了經費不足問題。公安部門的經費有限,無法支撐起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投入,使得建設過程緩慢且效果不盡人意。
因此,應充分認識治安防控系統是一項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從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局考慮,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各部門聯動,調動省市之間公安部門的協作能力,加強各地區之間的聯絡,由點到面,形成治安防控網。并通過地方立法,保證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發展不均衡,需共享
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差異巨大。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社會治安狀況明顯由于中西部地區的絕大部分地區。經濟的發達為東部沿海地區的建設經費提供了保障,科技的進步為建設效果奠定了基礎。也正因為經濟的落后,中西部很多地區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還停留在理論中,尚未付諸實踐。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信息資源共享是形成防控體系的基礎。充分利用國家建設的數據共享平臺,通過信息網絡和共享平臺,實現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信息資源共享。以發達地區帶動不發達地區,加強對中西部治安系統薄弱的地區的扶持力度,包括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建設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效果較好的地區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建設經驗,加快建設進程。
3.建設力度低,需加強
此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還存在折社會參與程度低,安全文化建設不足,建設評估困難等眾多問題,在此,我們就不一一展開??傊?,對于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要長遠規劃,落實建設力度,加強建設效果考核力度,隨時尋找建設不足,減少問題與漏洞。還應該鼓勵公眾參與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進程中,賦予參與人員適當的主體地位和責任,加強參與人員培訓,保證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條不紊的展開。
四、結束語
社會治安防控不僅僅是國家和政府的責任,更重要的是社會人群的有意識參與。自覺參與到社會治安防控建設中來,是公民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也是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國泰民安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宮志剛,李小波.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若干基本問題研究[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107-115.
[2]宮志剛,李小波.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從理論到實踐[J].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03:5-18.
[3]劉金龍,李波,彭蕾.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論要[J].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04:40-50.
[4]陳偉,彭曉帥.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J].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5,04: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