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紀初期斯塔拉文斯基跟著姆斯基·科薩科夫進行學習,學習音樂之前他就讀于圣彼得堡大學,在跟隨姆斯基·科薩科夫學習的時間,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和芭蕾舞相關,正是他的芭蕾舞劇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作為20世紀偉大的音樂大師,斯特拉文斯基敢于冒險的精神一直是他屹立于音樂界的一大法寶,在音樂風格上的推崇出新大膽嘗試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讓人們為之震撼。他似乎是音樂界的一位改革者,理性大膽,愛自由的性格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著傳統的藝術風格。
【關鍵詞】:斯特拉文斯基;俄羅斯芭蕾舞劇;音樂
一、斯特拉文斯基的發展及歷史地位
斯特拉文斯基是俄國二十世紀重要的作曲家,這是個聰明、思想尖銳的人。他最早受人注意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幻想詼諧曲》。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巡演時,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火鳥》、《彼得魯西卡》、《春之祭》。
二十世紀初期斯特拉文斯基因為個人原因搬到瑞士居住,幾年后等他想回國的時候俄羅斯正值戰爭期間,安全起見他還是留在了瑞士。又過了幾年他們才決定移居法國。在瑞士期間較為重要的作品有《士兵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斯特拉文斯基離開歐洲前往美國,定居好萊塢。
斯特拉文斯基創作的最后階段,同時對巴哈之前的音樂與荀伯格的音樂結構產生興趣,在這兩者影響下產生作品《圣歌》、《洪水》,最受人矚目的作品是芭蕾舞《阿岡》。
1962年斯特拉文斯基曾經回到俄國小住,但他終究無法再忍受俄國的保守風氣,回到美國。1971年在紐約去世。
二、不同時期主要作品的存在價值
1、《火鳥》是斯特拉文斯基在20世紀初期創作的一首著名的芭蕾音樂劇,創作之年,并在巴黎歌劇院完成了表演。這部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展現了他高超的配樂技巧和卓越的創作能力。這部劇本中講了一個英雄救美的故事,一位英俊的王子為了救心愛的公主和大魔王卡茨進行了生與死的較量,就這王子和卡茨搏殺的生死攸關的時候,火鳥出現了。在火鳥的幫助下這位王子成功的解救的他的公主。《火鳥》最終確定為三部分,在這三部組曲中,最為當今所流行的是第二部,第一部作為一個引子,后兩部明顯控制了在配樂上面的使用。
2、在管弦樂中《彼得魯什卡》顯得更為突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這部作品中把技巧和音域音色運用的如火純青,再加上自身的民族風格和現代藝術的有效結合,使《彼得魯什卡》被認為是俄羅斯音樂史上的一個經典之作。這部芭蕾劇中講的是一個叫彼得魯什卡的木偶他的悲壯愛情故事。其中的故事是這樣的:彼得魯什卡是俄羅斯一位尋常的戲劇形象,他愛上了一位名叫巴列麗娜的女子,但是巴列麗娜卻和另一個人產生了感情。那個人叫做阿拉普,是個大騙子。彼得魯什卡不能忍受巴列麗娜和阿拉普在一起決定在一個園游會上大鬧一番,這部芭蕾舞劇充分的解讀了彼得魯什卡當時內心極度的不安和矯揉造作,他已經失去了理智,身邊的人都對他冷艷相看,這樣促使了彼得魯斯卡內心接近崩潰,所以產生了園游會上的悲劇,并且在最后彼得魯斯卡死于騙子阿拉普之手。
3、在《春之祭》的第一次演奏并不那么順利,在這部劇的演奏過程中,現場的聽眾做出了巨大的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不理解對方,站在自己的立場毫不相讓。現場上,他們互相廝打相罵,夫人們用自己的包打身邊的觀眾,而在場的男士更是大打出手,最后,第一場演出就這樣不歡而散。事后斯特拉文斯基一直在想到底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他覺得是自己在這部舞劇中的風格和傳統的風格相悖導致而成。《春之祭》這部作品和傳統的芭蕾舞劇所呈現的優美姿態大相捷徑,過去傳統意義上的舞曲多是表現的和諧和華麗,讓人看了以后非常開心,非常舒服。而《春之祭》打破了歷史的常規,野蠻,粗狂,吵鬧則是這部芭蕾舞劇的元素。正是這種大膽的嘗試才奠定了今后流行的基礎,暫時的不理解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煙消云淡。
《春之祭》的第一幕《大地的崇拜》的開始部分是管弦樂,那種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的感覺是這篇序曲的點睛之處。時而節奏上的變化,時而高跌起伏,把人們融入一片孤僻的山林,悠長,神秘。再配合上巴松管,眼前呈現出一幅夢幻般的效果,讓人既緊張又興奮,既輕松有開心。這些恰好反應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特點--飄忽不定的旋律。在春來乍到之際,隨著一聲作響打磨了黎明前的沉寂,萬物復蘇,春回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迎面而出。整個樂曲中歡快有力,各個高潮把握的十分得當。
三、對斯特拉文斯的理解和感受
作為20世紀偉大的音樂大師,斯特拉文斯基敢于冒險的精神一直是他屹立于音樂界的一大法寶,在音樂風格上的推崇出新大膽嘗試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讓人們為之震撼。性格外向的他對色彩空間關系特別感興趣,獨具俄羅斯風格加上他精通各種樂器促使他展現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他似乎是音樂界的一位改革者,理性大膽,愛自由的性格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著傳統的藝術風格。他對音樂的感情投入使得他不斷地突破音樂強弱之間固有的界限。斯特拉文斯基改變了時代的藝術風格,對整個音樂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 尚學鈺.20世紀西方音樂與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J].平原大學學報.2006(05).
[2] 二十世紀音樂的“火鳥”——斯特拉文斯基[J].樂器.2002(10).
[3] 高佳佳.斯特拉文斯基音樂中的序列手法(上)[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3(01).
[4] 段友芳.從《春之祭》談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創作[J].藝術教育.2007(01).
[5] 馮季勇.斯特拉文斯基節奏創作的多樣化[J].音樂天地.2004(10).
[6] 高佳佳.斯特拉文斯基音樂中的序列手法(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3(02).
作者簡介 :左夢如(1990—)女,漢族,籍貫河南漯河,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