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類型電影里,愛情片是一個經久不衰的類型,是人類最古老,也是最偉大、也最永恒性的主題之一。我國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了類型化的進程,愛情片歷經二十多年的市場磨煉,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隨著時間的發展,由于時代背景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變遷,愛情電影在主題表現上往往深受文化觀念的影響,陳嘉上導演的《畫皮》系列就是在新時代的價值觀、愛情觀、審美趣味和商業意識對原著進行的創新性改編,將封建志怪小說,改編成了具有現代性內涵的愛情大片。
【關鍵詞】:愛情電影;主題;創意
一、國產愛情片的主題發展
1、愛情電影的發展
愛情片的發展段落要描寫他們相識以后如何發展到相愛,但是愛情片中總要為愛情的圓滿設置障礙,主人公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在一起。這是愛情片模式的一個基本概括。兩千多年來,從希臘戲劇家開始,所有的作家都試圖用“姑娘的父母 ”來給他們設置阻礙。姑娘的父母發覺男方不合適,于是構成一種“阻擋力量”。例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父母的反對成為愛情最大的阻力,大陸新時期之后的影片, 諸如 《芙蓉鎮》、《菊豆》雖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愛情片,但都延續了這一主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電話、汽車等各種解放因素給現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自由來擺脫父母的控制,所以,姑娘的父母、門第的懸殊等阻礙元素已經從畫面中逐漸淡出,例如影片《甜蜜蜜》。
時至今日,在早期愛情片中設置障礙,階層、門第、身價等物質層面的常見問題,在今天的愛情片中已鮮少出現。男女雙方在情感傾向、個性、個人觀點等方面的差異往往成為愛情的障礙。比如近年大熱的《北京遇上西雅圖》、《我愿意》等,愛情的障礙皆來自于愛人本身的情感、心理、個性等非物質方面的問題。這反映出當代愛情片的議題與早期愛情片的鮮明差別:關鍵不是要克服外部阻力,而是怎樣克服個性或心理方面的差異。
近幾年,以《倩女幽魂》、《畫皮》等影片將愛情與驚悚魔幻元素相融合,將當代人的愛情故事嫁接在魔幻的類型中,把封建的愛情故事進行了現代化的主題演繹。
二、《畫皮》的現代愛情觀
愛情片中可改變的元素無非是關于人物、時間和地點等。我們可將男女主人公進行改變,如《斷背山》、《人鬼情未了》、《金剛》和《畫皮》等;將時間空間進行改變,如《不能說的秘密》和《觸不到的戀人》。第三是關于議題的變化,主人公所面臨愛情的阻礙變化。
1、主題的現代性
新版《畫皮》不以恐怖驚悚為重點,而是僅僅借了蒲松齡先生的“畫皮”,重新演繹了一場愛情與陰謀的斗爭。故事背景放在了秦漢時期,但其中的愛情糾葛卻有著鮮明的現實性。《畫皮》中,最重要的是人物身份的改變,女主人公小唯是一只修煉千年的狐妖,王生在一次與敵作戰中,英雄救美,與小唯相遇了。她從大漠追隨王生到江都,想要成為他的女人。而王生雖然也對小唯有意,卻似乎距離十分遙遠,因為她發現王生與妻子佩蓉很恩愛。這個故事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就是老公和另一個女人有了感情,而作為妻子的另一方該怎么辦?在這里第三者是個法力無邊的妖。所謂妖在夫妻關系中不過是另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妖還是人,其實都是關系不大的。為了多角度展示愛情,影片設置了多個 “ 三角戀”,不但有小唯、王生、佩容之間的“主三角戀”,還有龐勇、佩容、王生之間,佩容、龐勇、夏冰之間,王生、小唯、飛天蜥蜴之間的“輔三角戀”,錯綜復雜。觀念的現代性轉變、情節的精心設計和演員的投入表演,使愛恨情仇、生離死別,真實感人。
在電影《畫皮》中,龐勇作為王家軍前統領,雖然愛佩蓉,但沒有利用權力霸占對方,而是選擇了離開,因為佩蓉愛的是王生。同樣,飛天蜥蜴雖然深愛小唯,法力高強,但并沒有強迫小唯,而是為她付出,甚至殺人;在情勢危急的時候也不肯離開,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古代以女性的犧牲為代價來滿足男性,而現代,雙方為愛犧牲,而不單單只指女性,這才是現代的愛情。愛情、婚姻中男女地位的平等,不是和古代而是和現代相聯系。
2、人物的現代性
在亙古不變的情愛題材中,對愛的解釋眾說紛紜,《畫皮》對愛的解讀就是——奉獻:畫一張皮,為一顆心。原著中的女鬼面目猙獰,陰險毒辣,吸血吃人心是她的目的,是她的本心。而陳嘉上導演的《畫皮》,女妖小唯吃人心是不得已的,她只是在迷失了愛的方向時,以此為手段保持人形,去接近所愛的人。她對愛情執著、為愛情獻身,可愛、感人。對畫皮女鬼丑惡形象的解構和顛覆,既是陳嘉上出于影響的焦慮而另辟蹊徑的結果,更是來自他內心深處對婚姻愛情的現代性思考和訴求:陳嘉上導演在影片中加入了自己的愛情觀——第三者并不可恥,所以周迅的角色并不像從前的“兇狠”,反而美麗單純,如果兩人關系真的好,搶是搶不走的,但如果搶走了,則代表那兩個人的愛情可能比你的更偉大。另外陳嘉上導演的《畫皮》中的佩容,更符合現代人們的愛情觀念,更能夠取得觀眾的認同,丈夫有了別的女人,肯定不能毫不在乎,而是要盡力維護自己的愛情和婚姻。佩容為了女妖不再害人,寧可犧牲自己,承認自己是妖精,其行為具有了深厚的社會內涵,而不僅僅是一己之愛。堅守神圣偉大的愛,是能夠超越生死和人妖之界的。
3、愛情觀的現代性
按照古代的婚姻法規,我國的封建社會,有錢人擁有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然而電影中王生、佩蓉、小唯、夏冰的思維方式與愛情觀卻是當代的。王生這位具有超世武功身居統領之職的將軍,按照古制完全可以在擁有妻子佩蓉的同時占有小唯,左妻右妾,兩全其美,大可不必演繹一場愛而不得的凄涼悲劇了,由此可見他的愛情觀是當代的。電影 《畫皮》正是借古人的外殼,詮釋今人的愛情真諦。電影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對愛都是執著而癡情的。意在讓當代人達成真愛的共識,讓當代人在倫理道德的規范下,為真愛負起責任,為真愛做出奉獻,讓真愛永存。突出表現了 “愛的救贖”這一主題,讓當今世人有所醒悟。
三、把握愛情片的時代主題
勇于創新的導演不僅能把握時代的脈搏,而且還具有遠見卓識。他不僅將雙耳緊貼歷史的墻壁,隨著事物變化,感覺出社會趨向未來的方向。
愛情類型是抒發大眾情感的主要載體之一,著電影走過了誕生、 成長乃至成熟的難忘歲月,長盛不衰、 經久不息。 如果究其根源的話, 就在于愛情片能夠給予人們以情感困境中的撫慰和生存焦慮上的釋放。人們都對純真愛情充滿著渴望和向往, 但是往往在現實世界里得不到滿足和實現, 于是希冀在虛構的藝術世界中能夠獲得想象性的完美解決。愛情片盡管是講述個人化的愛情記憶,但是也能夠讓我們領略到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不同時代的精神風貌和脈搏, 從中也滲透出當代的愛情觀。所以,愛情片在主題創意上必須緊扣時代的脈搏,牢牢把握當下的愛情主題,不論是改編還是原創中,都要做到愛情主題與時代的完美結合,這樣才能創作出符合當下觀眾審美的愛情片。
參考文獻:
[1]吳榮生.中國愛情電影主題的敘事變遷[J].現代傳播,2008(03):145-146.
[2]徐晗.在個性意識中的抉擇——從《畫皮》看中國電影對傳統文化的解讀[J],宿州學院學報 ,2010.09:58-59
作者簡介:耿惠云,女,漢族,籍貫:山東淄博,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