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目標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又該如何落實呢?本文從摘選的初中數學的教學片段中,對教學目標的落實做一說明。
【關鍵詞】:初中數學;三維目標;數學教學
教學目標在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數學教學的起點,也是數學教學的歸宿。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目標從“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發展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泰勒曾說過有效學習經驗的四個特點:培養思維能力,有助獲取信息,有助于培養社會態度,有助于培養興趣。這與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是基本一致的。如何將三維目標加以整合,讓其在數學教學中得到落實呢?筆者以為要從以下三點去落實: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落實
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明確的是三維目標的核心是知識與技能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是最基本的目標,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所謂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即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學到哪些知識,掌握哪些技能。
例如,在學習《10.1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知識與技能目標為: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的意義,并會判斷一對數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在本節課中,針對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這一目標,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落實的:從“情景導航”中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交流與發現”中的問題,學生經過交流后,列出了兩個方程,緊接著,我問:它們是方程嗎?它們是一元一次方程嗎?為什么?你能不能仿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給這兩個方程命名?經過這一系列的問題串后,總結:像這樣,兩邊都是整式,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含未知數的項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因此,知識與技能目標是一節課中最基礎的目標,也是必須要實現的目標。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
在應試教育下,傳統的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這造成了學生學習機械化,也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初中數學課本增添了“情景導航”、“挑戰自我”、“廣角鏡”、“探索與創新”等。“情景導航”是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挑戰自我”是站在本節課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拔高;“廣角鏡”立足于課本基礎知識,對知識面進一步拓展;“探索與創新”打破了傳統的數學題目,更加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例如,在學習《11.4多項式乘多項式》的學習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為:在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運算中,體會轉化思想,發展符號觀念。在本節學習中,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轉化思想,本節課的轉化思想是這樣體現的:將多項式乘多項式轉化為多項式乘單項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理解數學中的轉化思想,但是轉化思想并不是第一次接觸,為了讓學生能夠系統的了解轉化思想,課本中增加了“廣角鏡”向學生介紹轉化思想:文章中首先用一個有趣的生活中的例子,從中體現從未知向已知的轉化。由此可見,本節課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讓生活課堂化,讓課堂生活化,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問題情境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創新,以培養學生的探索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
例如,在學習《10.1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為:通過實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通過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我在課堂中是這樣落實的:在傳授新知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串:“它們是方程嗎?它們是一元一次方程嗎?為什么?你能不能仿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給這兩個方程命名”這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數學教學目標是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決方向,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數學教學目標的制定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但是科學的教學目標要在課堂中去實踐。
參考文獻:
①R·M·加涅等.教學設計原理[M].王小明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21.
②高麗.數學教學目標設計的問題探析[J].甘肅:數學教學研究,2011.2:66-68.
③鞏子坤.基于學生的理解水平制定課程目標[J].數學教育學報,2010.19(2):34—37.
④陳行,黃翔.尋求課程總目標的一致性[J].數學教育學報,2012.2l(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