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的生命力往往來源于音樂其根植的民族文化,后者生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音樂的屬性和特征,俄羅斯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曲折的歷史進程的影響,孕育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民族音樂,也對世界的音樂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締造者,是民族音樂文化發展過程中第一位作曲家。他所創作的兩首歌劇摒棄了意大利、德國歌劇的形式,將俄羅斯的民間音樂轉化為樸素的獨特的語言。具有本民族的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才會更加的有發展的前景,所以俄羅斯的民族音樂也在世界的樂壇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我們提到法國想到了浪漫,提到德國就想到了守時,提到俄羅斯我們只能說兩個字就是兩面。俄羅斯民族性格矛盾的表現尤為突出,俄羅斯人有性格剛毅,同時他們也會猶豫彷徨。在創作音樂時他們按照當時的國情在音樂中體現他們的民族性格。俄羅斯的民族音樂體現的民族性是由當時的俄羅斯的社會歷史和現實生活所影響的。本文主要是概述俄羅斯民族性,民族性形成的背景,以及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和體現的民族性。
【關鍵詞】:俄羅斯民族;俄羅斯民族音樂;民族音樂的民族性
引言:要真正了解俄羅斯,了解俄羅斯的民族音樂,他們的民族性格是決不可忽略的內容,所以必須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進行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有更深的了解。俄羅斯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既是傳統的,又是現實的,他既集中于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人物的行動之中,也普遍的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治中。俄羅斯人的性格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多層次的,他們是俄羅斯民族心態、文化各方面的產物。俄羅斯的整個民族音樂的奠基者是格林卡,為民族音樂的繁榮開辟了道路,我們要研究俄羅斯的民族文化就要從格林卡的音樂開始研究,因為這是具有代表性的音樂。
一、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形成
俄羅斯是個十分特殊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個民族因其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狀況的因素固然表現出迥然不同的精神風貌,但是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像俄羅斯那樣獨特,任何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都不會像俄羅斯民族精神那樣復雜。這是因為俄羅斯不僅僅有著橫跨亞歐大陸的幅員遼闊的疆域,而且有著一部起伏跌宕的、徘徊于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歷史和對一個對俄羅斯文化的起源和發展起著奠基作用的宗教。這種特有的心理意識,造就了俄羅斯民族的兩面性。俄羅斯這一民族精神的特征在其政治、經濟、地理、歷史、宗教等諸多的綜合作用下,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的形成。俄羅斯地跨亞歐大洲,氣候寒冷。這種自然條件培養了俄羅斯民族既奔放又猶豫,既懶散有吃苦耐勞的特征。俄羅斯有著廣而費哦的土地,廣大的空間造就了俄羅斯奔放的民族性格。他們嗜酒無度、缺乏紀律、舞蹈奔放、合唱震天動地。但是俄羅斯漫長而寒冷的冬季給人生活的重負和精神的壓抑,因此俄羅斯人總是莊嚴而肅穆的,凝重多于微笑,心情憂郁傷感,稱重多于輕松。惡劣的氣候給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的品格。俄羅斯著名的哲學家尼·別爾嘉耶夫曾經說過:俄羅斯可以使人神魂顛倒,也可以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對其的熱烈的愛,也最能激起強列的恨。在特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下形成的俄羅斯特有的民族性格,也對民族的有、音樂產生著影響。
二、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發展
1、民族音樂的概述
俄羅斯的民族樂派是指在19世紀在俄羅斯興起的,作曲家從自己本土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創作出異彩紛呈的音樂作品的學派。19世紀俄羅斯的音樂進入了全盛時期,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都是這個時期的音樂發展的代表人物。民族樂派是浪漫派的一個分支,由于浪漫派著眼于異國情調和原始化,所以19世紀增長了對民間創作的興趣。作曲家就充分的利用本土的文化和民族遺產,來用音樂描述本民族人的生活事件。俄羅斯的民族音樂體現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心理。它曾經鼓舞人們團結奮斗,戰勝困難。他是凝聚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羅斯民族音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不僅由于給人留下了精神食糧,還給人智慧和力量。民族音樂的目的很明確主要就是提高民族的自覺性,強化人們對獨立和自由的斗爭。
2、民族音樂產生的歷史背景
19世紀,伴隨著法國即資產階級革命和拿破侖戰爭的對整個 的歐洲的震蕩,整個國家都處于一個戰爭之中,民族的性格尤為凸顯,也正是精神所空虛的時刻。革命的發展推翻了封建統治,促進了資產階級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逐漸的開放起來。隨著法國對歐洲各國的侵略也遭到了歐洲各國的反抗,民族解放的意識尤為強烈。在這種形式民族意識的爆發,也使得我們更加的重視本土文化,逐漸的擺脫外國文化的干預。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新的樂派—民族樂派誕生了。而在俄國的這個時期,農奴制徹底的奔潰,資產階級快速發展,所以這一時期的音樂都帶有民族色彩。
3、民族音樂的代表人物
在19世紀,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都是民族約拍的代表者,格林卡是民族樂派的開創者,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俄羅斯音樂史上巔峰。格林卡出生于1804年,逝世于1857年。此期間的社會動蕩,革命不斷,推翻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發展。19世紀初,外國音樂統治著俄羅斯的樂壇。隨著革命的爆發,本民族的民族主義發展,開始關注本土的文化。為了振興民族音樂,格林卡到德國和意大利學習創作。1836年他完成了歌劇《伊凡·蘇撒寧》的創作。歌劇的旋律優美,氣勢磅礴,極大的鼓舞了俄羅斯的民族精神。這是第一部俄羅斯民族歌劇,第一部用俄語演唱的音樂,深受廣大俄國人民的熱愛。格林卡后來創作了《魯斯蘭與柳德米拉》體現了英勇果敢,樂觀自信的特點。這兩部作品都是俄羅斯音樂史上的珍寶。格林卡的創作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訴求,反映人們的心聲,是俄羅斯音樂史的奠基者。他的歌曲主要由三方面的因素組成:首先是扎根于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土壤;其次是歐洲古典主義的影響;最后就是城市音樂的養分。雖然受這三方面的影響,但是有不拘泥這三方面的范圍,他把這三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有英語技巧的同時,又不脫離民族本土的文化。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1840年。在經歷了母親的辭世、工作的變更,不幸的婚姻之后遇到了梅克夫人之后才有創作的經濟保障。所以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融入了人自己的個人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柴可夫斯基把民族音樂融入到了創作之中。他創作了《斯拉夫進行曲》、《意大利隨想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和《1812序曲》被稱作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靈魂,是俄羅斯音樂史上的一朵奇葩。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人類的情感是壯麗而精彩的,將自己的情感和心靈的愉悅淋漓精致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就是柴可夫斯基著名音樂沖擊波的積聚。他的作品的魅力之處就在于對藝術細致入微的觀察,這是有較強內心情感的人才有的才能。
結語:俄羅斯的民族音樂描述著每個時期俄羅斯人的真實的生活狀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俄羅斯人的成長,具有著現實性和民族性。記載著了俄羅斯的歷史、情感和生活。總的來說,俄羅斯的民族音樂體現著俄羅斯的民族性,是一個民族文明的結晶,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食糧,他是俄羅斯人生活的一面鏡子,在艱難的生活中激勵這俄羅斯人民的不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曹青 俄羅斯音樂之魂【J】遼寧師范大學【J】2012.04.01【J】100-200
[2]劉靜 柴可夫斯基音樂作品中的斯拉夫情節【J】河南師范大學【J】2013.05.01【J】75-125
[3]魯燕玲 影響格林卡音樂創作的幾個重要因素【J】西北師范大學【J】2011.05.01【J】100-200
[4]王吉利 論柴可夫斯基的交響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和聲藝術風采【J】山東師范大學【J】2006.04.18【J】200-225
[5]徐紅磊 論十九世紀俄羅斯音樂藝術發展大背景下柴可夫斯基歌劇創作【J】河北師范大學【J】2011.9.16【J】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