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圍繞疏密在生活中的體驗而展開,分別解釋繪畫中的疏密以及生活中的疏密,并在繪畫和生活中的服裝兩方面舉例說明疏密的意義,以便更好的總結其在生活中的普遍作用。最后總結強調了如何使用疏密的優點來創造更好的藝術作品,在生活中更好的把握疏密。
【關鍵詞】:疏密;繪畫;服裝;把握
一、什么是疏密
疏密,亦作“疎密”,疏密籠統的講就是距離的不同。疏密也是一種常見藝術技法,尤其是在繪畫中最為常見,在文學、建筑、音樂、設計每一種藝術形勢中如果不考慮疏密都不會是一個好的作品。
疏密也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原來的理解,簡與繁;略與詳;粗疏與精密;松散與堅實;疏遠與親密還有寬嚴和高下其實都屬于疏密的范疇。
二、生活中的疏密
如果你仔細觀察疏密充斥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比如鱗次櫛比的高樓,一篇優美的詩集,一首動聽的音樂,一座別有洞天的蘇園林,或者再到一幅經過精心構圖的畫作,無不在隨時隨地的體現疏密的變化。
在國畫當中尤其講究疏密,中國畫的構圖整體追求平面化的效果,在平面上尋找各構圖要素的多樣化和諧統一,非常講究平面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而空間效果上則放在其次。一副好的作品的構圖應當主次疏密,繁簡有變化。所謂疏密是形象之間位置距離大小的關系,是指形象排列或緊或松的關系,其主要功能也是調節節奏,活潑畫面,更可以取得生動的效果。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清明上河圖》(圖1),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唯一一幅傳世精品。它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有變化的畫面中。描繪了北宋繁榮的景象。畫中人物500多人,并且衣著各不相同,神情各異,其間還穿插了各種生活活動,內容十分復雜。但是作者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的變化把如此繁瑣的東西都畫在僅僅五米多長的畫布上,可以發現張擇端大師對于構圖疏密繁簡的把握。圖中是畫作的節選,我們在圖中可以明顯的體會到疏密和節奏。
在服裝中也會有關于疏密的用法,體現最多的在服裝搭配上,在選擇服裝的時候如果上衣是顏色豐富,款式復雜,肌理繁復的服裝,那么我們會搭配一款相對簡單樸素的褲子。如果服裝簡單大方,那么就會適合佩戴夸張復雜的配飾。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有主有次,在一個整體中,如果全是重點,那么就會讓人感覺凌亂。
服裝設計的疏密,是依據設計的需要和一定的功能而運用的設計手段。服裝的立體造型是憑借著成條的組合和面的轉折而呈現出來的。疏密是相對存在的,我們應該根據具體的設計需求,去選擇恰當的設計語言, 以便使設計作品滿足不同的生活需求。疏密是形式美研究的對象,也是形式美裝飾的手法。
圖2東方IC街拍 圖3傣族 少女 圖4傣族 裝飾畫\
疏密是相對的而言的,一件服裝缺乏變化必然單調,如果只有變化而又沒有秩序必然繁亂。但是也并不是繁瑣的東西一定搶眼,簡單的東西只能作為襯托。縱觀2018早春系列,圓形手袋十分奪人眼球。在東方IC 的街拍中(圖2)我們能感覺出來設計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這個白色手袋如果單放,沒有亮點,甚至會顯得有些單調。但是設計師搭配了面料花紋十分繁瑣的褲子,手拿白色圓形手袋,同時搭配款式簡單的白色上衣與手袋相呼應,這樣頓時讓手袋成為了全身的焦點。
生活在云南傣族婦女服裝(圖3、圖4),曾經被許多設計師贊美,原因是因為服裝顏色和諧、服裝線條優美。筒裙的袖修長,襯褲的狹窄,增加了人體的高度感,筒裙上的繁復的圖案和單色上衣形成繁簡對比,花紋都集中在衣領裙子袖子等地方讓衣服顯得疏密有致。
三、如何利用疏密
一個優秀是設計作品,必須把作品中的各個要素安排的的有疏有密,如果多了會讓人感覺“密不透風”,少了又會讓人感覺“十分單薄”,還有均勻排列會讓作品顯得單調并且無趣。
疏密的概念在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要把握好疏密之間的關系,就該掌握度的把握。多多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學習傳世名作中的疏密運用技巧,提高審美修養,該疏處簡單明了,該密處精雕細刻;疏而不松散,不浮蕩,密而不生澀、不呆滯;疏密有度,疏中存密,密中見疏,二者互相間隔,彼此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 馬瑤.淺談中國畫構圖中的疏密與穿插.[k].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2] 張穎喆.針織服裝設計中的疏密性造型工藝研究[J].美術與設計.2004(07) .
[3] 曹淦源.均衡的形態疏密的畫體[J].藝術與設計. 2011(12) .
[4] 劉建滬.元青花人物故事圖的裝飾藝術[J].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 2006(03) .
[5] 許星.服裝配件藝術[M].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5 .
[6] 吳境芳.服裝配飾學[M]. 東華大學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