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具有寬廣的音域以及其實磅礴的音色,被稱為樂器之王,自其誕生之初就受到了廣泛的喜愛。演奏一部優美的作品,需要演奏者具備一定的演奏技巧,和鋼琴的音色相互陪襯,才能夠將作品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優秀的表演者也會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不斷追求鋼琴音色的表現,這樣才能為觀眾帶來更加具有特色的審美體驗,從而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在鋼琴表演中,想要賦予演奏新的生命力,需要熟練掌握鋼琴技巧,把握好其和鋼琴音色的關系,本文主要通過探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希望能夠為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鋼琴演奏;技巧;音色
發音的本質不同,其表現出來的音色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不同的樂器和不同的人發聲都是不同的。就音色本身的涵義來看,就是“音樂的色彩”,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音樂中蘊含的藝術特征。如果一個音樂中失去了其包含的審美特征,那么整個音樂也會變得毫無表現力,鋼琴藝術也需要包含一定的審美特征。在鋼琴的演奏過程中,需要通過優美的琴聲才能將之審美特征展現出來,與聽眾產生共鳴,從而與之帶來新的體驗。在演奏中就需要將鋼琴演奏技巧和鋼琴音色有效結合,才能將作品表現的更加出色。
一、鋼琴演奏技巧的運用
從鋼琴自身散發出來的特質來看,它本身就是表現聲音的一種藝術形式,能夠通過音色的變化來將不同的作品表現的淋漓盡致,從而展現出作品的審美價值。在鋼琴演奏中,需要結合演奏者熟練的技巧,將悲壯、奔放或者是激昂的情感蘊含在音樂中,從而為整個表演現場烘托出一種特殊的氣氛。不同的音樂都可以通過其專有的音色來表達一定的情感,從而為聽眾們留下更寬廣的想象空間。當前的鋼琴技術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升級,因此其中蘊含的音樂元素也越來越多,伴隨之提升的就是鋼琴的演奏技巧。在早期由于鋼琴技術的限制,導致在使用鋼琴進行表演時音量的變化遲鈍,音色也無法實現靈活變化,對于鋼琴的演奏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很難再在此基礎上追求作品的創作?,F在演奏家可以根據生活中獲取的靈感,借助于鋼琴表現出來,從而創作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鋼琴之所以受到大眾的喜愛,就是因為其具有更高的審美特征,擁有更加豐富的音色,具有八個音域,表現效果也是非常出色。因此需要演奏者更加出色地將鋼琴音色展現出來,也就是靈活運用演奏技巧,將音響效果多層次、多幅度地表現出來。通過鋼琴演奏為作品賦予更多的內涵,從而為聽眾創造出更廣的想象空間,更加細致地了解鋼琴塑造出來的形象,將自身融于鋼琴演奏中。
二、鋼琴演奏技巧和音色的關系
(一)觸鍵方式與音色的關系
在鋼琴演奏中,對于觸鍵技巧的掌握是相當重要的。演奏者對于該技巧的掌握與否直接決定了音色表現的好壞,只有通過正確的觸鍵方式才能夠保證鋼琴發出良好的音色。富有經驗的演奏者可以通過熟練的鋼琴技巧來將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更豐富地表現出來,使之為聽眾呈現出更加悅耳的音色。對于業余愛好者來說,雖然他們具備一定的演奏能力,但是卻忽略了觸鍵方式在鋼琴演奏中重要的作用,使得作品的表現空洞乏力,產生的聲音也較為呆板。演奏者需要用自己靈活柔軟的雙手來準確觸鍵,在演奏過程中需要保持全身心的放松,從而為演奏好更加出色的作品做準備。由于鋼琴的音調和其它樂器相比,延續性更短,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也應該和其他樂器區別對待,要求演奏者在音量變化中重視樂譜上的旋律線條,從而將整個演奏過程處理的更加靈活。
為了保證鋼琴演奏能夠展現出更加良好的音色,要求演奏者在觸鍵方式上實現以下目標。首先對于手指觸鍵的部位和高度都有一定要求,比如想要鋼琴發出明亮的聲音,就需要將手指觸鍵的高度升高,而需要產生綿軟的聲音就需要在手指觸鍵時降低高度。對于手指直立演奏的過程,鋼琴會發出強力明亮的音色,而用指面進行彈奏就會使前者發出來的聲音更加柔和飽滿。其次對于手指觸鍵的速度也有要求,我們都知道,鋼琴產生聲音的強弱與相應音色的變化,和手指觸鍵的速度有很大關系,聲音遵循“快強慢弱”的原則,并且明暗以及剛柔程度也會受到演奏速度的波及。最后就需要演奏者重視觸鍵力度與用力形式之間的調節。觸鍵力度的強弱把握需要演奏者經過長期訓練產生經驗,從而在演奏過程中熟練把握力度。在鋼琴發聲的過程中需要演奏者的大臂、小臂以及手指互相運作,通過不同的觸鍵力度來掌控整個音量的大小。通過水平和垂直方面的用力,能夠達到想要的剛性或者綿柔的音色效果,演奏者通過不斷的聯系就能夠掌握正確的觸鍵方式,減少在演奏中的多余動作,從而不斷為聽眾展現出更加優美的音色。
(二)踏板運用與音色的關系
在鋼琴演奏中,踏板就是其靈魂,如何正確地使用鋼琴踏板也是一種藝術。鋼琴的踏板主要就是為了增強在演奏中的和聲效果,為其出現的音色進行修飾,從而能夠強化節奏,使之表現力更加豐富。在鋼琴演奏中,踏板雖然不是至關重要的技術,但是其和音色也有這很大的關系,演奏者通過合理地運用踏板來為鋼琴的音色增添更多色彩,通過長期的訓練就能夠將踏板和觸鍵技巧相互結合,從而在演奏中表現出更多的風格,將作品展現的更具有個性。即使是同一個演奏者,在使用踏板方式不同時,也能為聽眾展現出不同的效果,將同一個作品展現出多種風格。
在演奏者進行鋼琴演奏時,首先需要對作品細細研究,根據作品的風格特征來決定踏板的方式,比如在演奏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就需要在演奏過程中盡量少使用踏板,古典音樂也是如此;如果是演奏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就可以通過增加踏板的使用來為作品增添色彩,從而將作品表現的更加豐富;如果通過相同的和弦進行演奏時,在高音區增加使用踏板,而在低音區就減少踏板的使用。演奏者在日常的練習中,如果需要得到更加明亮清澈的聲音,就需要減少使用踏板,因此踏板的使用和演奏作品、演奏要求以及演奏場地都有很大關系。此外踏板的使用和演奏者的情感也有聯系,如果在演奏中要得到更加縹緲的聲音效果,可以使用弱音的踏板方式。
三、結束語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較之其它樂器具有更廣的聲域,并且以其獨特的音色受到了大眾的喜愛。通過有效使用演奏技巧來展現出鋼琴的不同音色,從而為聽眾帶來更大的震撼,給予其聽覺以享受。當前人們的生活腳步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慢慢加速,隨之而來的就是審美要求的提高,因此需要演奏者能夠以更加精湛的演奏技巧來滿足聽眾們的需求。鋼琴演奏者需要在不斷的鍛煉中提升演奏技巧,把握其和鋼琴音色的關系,并且在了解作品風格、背景以及作曲家背景的情況下追求觸鍵和踏板的有效結合,從而將作品的內涵更加完美地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陳其生.中國當代鋼琴“演奏音色”研究述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2(04).
[2]薛紅雨.鋼琴的演奏技巧與音樂的內容表現的關系探究[J].華章,2012(01).
[3]朱國昌.琴韻生輝 色彩飛揚——1980—2010年鋼琴音色研究綜述[J].人民音樂,2010(12).
[4]李莎.論鋼琴演奏技巧與音樂作品藝術形象的關系[J].黃河之聲,2008(05).
作者簡介:盧婷婷(1983.09—),女,貴州遵義市綏陽縣人,工作單位: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