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繪本的創作大多以插畫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在這種表現方式中留白設計被普遍運用,留白的運用增加了兒童繪本的空間感、延續性、想象性、創作性以及可讀性。婉達?蓋格的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留白設計的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不僅升華了作品的主題,同時還提升了作品的意境感。
【關鍵詞】:兒童繪本;留白設計;婉達?蓋格
(一)兒童繪本的定義及特點
1.1兒童繪本的定義
“繪本”一詞最早是從日本傳入中國,意指通過圖畫與文字的結合共同完成對故事的描述,整本書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根據繪本的主題內容、表現手法等,又將其分為兒童繪本與成人繪本。
兒童繪本的受眾人群主要針對于兒童,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其繪本在主題上更具引導性; 在內容上更具豐富性;在表現形式上更具多樣性。
1.2兒童繪本的特點
兒童繪本與成人繪本有所不同,針對兒童獨特的身心發展規律,筆者初步對兒童繪本的特點歸納如下:
一、主題積極健康。兒童的身心尚處于發展的階段,對事物的認知還不全面,而大多數兒童繪本的主題都具有引導意義,內容通俗易懂,能夠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造型元素豐富。在兒童繪本中,同樣存在故事主角、配角以及輔助角色,而這些角色共同構成了故事主線,完成對故事的描述。造型豐富,畫面就豐富,畫面豐富就能吸引兒童,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三、構圖充滿想象。童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最富有想象力的時期,優秀的兒童繪本在構圖上總是大膽夸張、充滿想象力。構圖通過故事元素解構、分解、重組最終形成畫面,構圖大膽的繪本能夠有效激發兒童的創作力。
(二)兒童繪本中的留白設計
2.1留白設計的定義
留白的說法最早是從國畫中流傳出來,在國畫中是指“計白當黑”。而運用在兒童繪本中,留白設計則是指繪畫技巧的一種表現,留白并不是一種殘缺,而是經過創作者精心設計,通過對比,把文字所要表達的意境更加突出,呈現出一種完善的表達。
2.2留白設計在兒童繪本中的作用
留白需要創作者在提筆之前就做到心中就有所構思,根據文字內容,設計構圖。在兒童繪本中,大多數留白都是通過文字所要表達的情感來設計的。經過筆者分析,把留白設計在兒童繪本中的作用初步分為以下幾點:
一、留白設計改變視覺效果。兒童的視覺特別敏感,不同大小的圖形、不同顏色的圖案都能夠在視覺上發生變化。留白設計能夠緩解兒童的視覺疲勞,通過留白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呼吸”,有效調節閱讀節奏,提高閱讀效率。在某些特定的畫面中,還能增強畫面的延伸感,延續性,為故事的后續發展做出鋪墊。
二、留白設計增強想象空間??瞻椎漠嬅婵偸悄軌蚣ぐl兒童更多的想象,在兒童繪本中,根據故事的發展進行留白設計,兒童能夠跟隨故事情節的起伏、高潮、結尾進行無限遐想。想象空間的保留能夠讓兒童在閱讀時有更多的參與感和互動感,激發兒童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兒童在閱讀過程中與故事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從而更好的表達創作者的主題思想與情感訴求。
三、留白設計表現深遠意境。留白是中國水墨畫追求的一種深遠悠長的意境。兒童繪本中的留白設計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表現出中國畫里悠遠的意味,塑造出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畫面豐富雖然是兒童繪本中重要的特點之一,但是豐富的畫面往往需要留白的對比,才能突出其豐富性。而在一些特定的文字訴求中,留白反而能夠更加貼近文字語意,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故事所流露的情感,同時領會故事所要表達的更深層次意境。
(三)婉達?蓋格作品解析
3.1婉達?蓋格介紹
婉達·蓋格于1893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是美國著名的圖畫書女作家、畫家。其代表作品《100萬只貓》先后獲得了紐伯瑞獎銀獎、劉易斯·卡洛爾書架獎、凱迪克銀獎、紐約公共圖書“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獎。婉達·蓋格在座右銘中寫道“畫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畫”。婉達·蓋格的成名作品《100萬只貓》被認為是美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圖書,這本圖書拉開了20世紀30年代圖畫書黃金期的序幕。
婉達·蓋格的畫風細膩沉穩,以線條筆觸感的繪畫手法居多,構圖變化豐富,具有想象力,其作品完成度非常高,對于故事情節的把握,重復節奏的運用以及留白設計的穿插都掌控的恰到好處。
3.2婉達?蓋格作品中的留白設計
婉達·蓋格的代表作品主要有《100萬只貓》、《一無所有》、《有趣的東西》,而留白設計在這些作品中也運用的恰當自然。
《100萬只貓》講述了一位老爺爺翻山越嶺去需找貓的故事,繪本中有很多時間和空間的表現都采用了留白設計。繪本開頭的一副插畫橫跨了左右兩個頁面,講述了老爺爺離開家,踏上尋貓之路,一個橫長的畫面,帶領著兒童在閱讀中一起隨老爺爺翻山越嶺。插畫并沒有填滿整個頁面,反而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別留有空白,讓兒童解讀畫面時,產生視覺上的延伸感,同時也說明了需找貓的路途遙遠,在時間和空間上給兒童留有余地。在另一幅插畫中,當老爺爺找到了貓,帶領著浩浩蕩蕩的貓隊伍回程時,畫面也并沒有用鋪滿的方式來表現貓數量的龐大,相反卻在背景中加以留白,讓畫面能夠“透氣”,同時又把老爺爺身后的一座山丘進行留白處理,老爺爺則用黑線條加以描繪,以此突出主人翁的形象特質,這里的留白設計不僅突出了視覺中心,而且讓畫面更加和諧統一。在繪本的結尾部分,描述了一只小貓成長的過程,畫面同樣采用了跨頁的方式,以一個弧形為基準,用10張小圖描繪了成長的變化。畫面中采用了大量的留白設計,把兒童的視角吸引到小貓身上,同時在大量空白的頁面中也正好突出了小貓的瘦弱和渺小,以此讓兒童在情感上與文字產生共鳴,更好的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
在《一無所有》中,主角是一只隱形的小狗,而婉達·蓋格則把這只看不見的小狗用留白的方式加以表現,隨著故事的起伏、高潮,小狗由一個圓形的圈逐漸變成了狗的模樣。在這個過程中,一直采用留白的手法表現,不但促進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吸引兒童進行閱讀,關注這只小狗接下來的命運,同時還緊扣繪本標題,以留白的方式深化了主題。
《有趣的東西》講述了一只奇怪的動物尾巴變長的故事。在整個繪本中,每一頁的插畫都采用了不規則的構圖方式,在大多數插畫中都運用了留白設計。其中一組插畫描繪了老爺爺與奇怪的動物對話的場景,在這一組插畫中老爺爺的背景和動物的背景均采用了留白設計,而地面則采用了以黑色填滿的方式,這樣不僅突出了視覺中心人物,而且能夠把兒童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主角的表情、動作上,增強視覺效果。在另一副插畫中,主要在弧形的形狀內進行繪制,弧形以外的部分同樣采用了留白的方式,讓兒童在視覺上能夠從左至右跟隨老爺爺一起進洞,形成一個推移的過程。在繪本的結尾部分,奇怪的動物尾巴越來越長,文字描述中也并沒有提到尾巴究竟會不會繼續生長,插畫在表現時也通過留白讓兒童有一個想象的空間,引導兒童進行思考。
婉達·蓋格的繪本多數是以黑白的方式呈現,因此,留白設計在其作品中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留白設計可以聚焦繪本的視覺中心,也可以讓繪本畫面產生深遠意境,給兒童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同時讓故事產生多種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郝廣才,《好繪本如何好》,江西: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 劉國雄,《兒童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
[3] 張馳,南京藝術學院,兒童繪本中的留白語言,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