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對26名泰國學生和16名越南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并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四個方面,對兩國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做出對比。與此同時,嘗試提出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和建議。
【關鍵詞】:學習動機;文化;對外漢語教學
一、泰國、越南學生學習動機
(一)泰國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結果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一對一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26位泰國學生作了漢語學習動機的調查。調查發現,65%的學生是因為對漢語及中國文化感興趣,25%的學生則是因為工作的需要,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為職業的規劃大部分是當老師、導游或是做生意。8%的學生則是因為學校開設中文課程不得不學,還有2%的學生來自泰國的佛寺,是泰國的僧人,他們認為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活得不開心,所以他們學習漢語的目的是為了到中國傳播泰國的佛文化,提升中國人的幸福感。但是26名泰國學生中,90%的學生口語都不是很流利。
(二)越南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結果
筆者對16名越南留學生進行了一對一的訪談,發現越南學生對漢語學習目的相當清晰,學習努力,學習成績也都很好,漢語口語達到了母語者的水平;16名學生中,有12名學生想當老師,1名學生想做生意,另外三名學生想當記者。接著,我又對3名想當記者的學生進行了進一步的訪談,據說,越南國內對中國的新聞動態掌握得很及時,公布和評論也很及時,三位學生都希望通過學習漢語今后能夠成為國家教育部的記者。在學習漢語是否是希望了解中國文化的問題上,16名同學都表示,更希望學習漢語教學技巧等實用性的知識。
二、泰越兩國學生學習動機成分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越南留學生的漢語口語水平非常高,可以達到母語者的水平,泰國留學生的漢語口語水平卻遠遠不能達到母語者的水平,泰國學生的漢語水平也普遍低于越南學生。而且,同一個國家的學生學習動機被激發的原因幾乎是相同的,這跟各自國家的經濟、歷史文化以及與中國的關系即政治有關。
(一)泰國學習動機成分分析
1.泰國學生的特點
在泰國的校園里,見到最多的就是無憂無慮、陽光燦爛的笑臉。與中國學生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截然不同,泰國學生的觀念中似乎根本沒有學習目的可言,無論是言談還是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從不為升學、就業等問題憂慮,也從不因父母、家族的榮譽和期待而奮發圖強,仿佛他們只是為了完成上學這個行為而出現在學校里。與模糊的學習目的相伴而生的是泰國學生散漫隨意的學習態度。在這里你見不到“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精神,更見不到“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的嚴肅態度,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自在、在學業上極易自我滿足甚至有些散漫的學習態度。所以,這使得大多數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2.旅游業發展
在調查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未來想從事的是導游。旅游業的發展,是激發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重要原因。泰國游客中,中國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幾乎隨處可見中國人。而旅游發展政策被列為泰國國策,旅游業的發展和大量的中國游客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
(二)越南學生學習動機成分分析
越南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的原因主要在于中越兩國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中越關系的嬗變。
越南的民族文化中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內容,無論是傳入越南的儒家文化還是佛教文化,都被越南進行了愛國主義內容的注入,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起源于其民族歷史當中長期的被中國統治和藩屬關系之中,正是有著對越南民族看來屈辱的過去,才會在這個過程中培育和加強這種情感,并使得這種情感有著天然的附載體即對中國的排斥,因此在很多時候,中國都被塑造為越南民族的假想敵。[1]越南人的民族自尊心比較強,對中國人的戒備心理也很強,因為懼怕成為中國的影子,所以尋找與中國文化的區別,他們也很在意這種區別。所以這也是越南人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的動機之一。據了解,越南北部因為與中國云南接壤,北部的越南人漢語水平幾乎達到母語者的水平,習俗文化與中國也是大致相同,但中國在越南建立的孔子學院卻少之又少,國家漢辦2016年招收赴越南的志愿者僅為5名。
三、對對外漢語教學啟示及建議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學生的學習動機存在多樣性,只有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風俗,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學生的需求;
(二)注意與學生的人際關系交往
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必然會影響學習效果。所以與學生的人際關系也很重要,只有學生喜歡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更大的熱情,老師要提高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才能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激情,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呢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師在開設一門課程的教學之前,要大致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特別是教學對象為中高級的學生,甚至應該做一個動機調查。只有教授學生需要的東西,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學以致用,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注釋:
[1]徐學文.越南民族主義對中越關系的影響一以年為例[D]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賀陽.漢語學習動機的激發與漢語國際傳播,《語言文字應用》(京)2008年第2期.
[1]金旭.外語學習動機的培養及激勵策略,《黑龍江高教研究》第11期.
[2]徐學文.越南民族主義對中越關系的影響一以年為例[D]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