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是我國素質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同時中學體育教學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中學體育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質量的評價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研究,從而促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但我們也不得不坦言:我國基礎學校體育的發展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束縛了教師,使教學模式陷入僵化的局面,現在急需新的改革來打破這種局面。
1中學學校體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
1.1體育教育重視度低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學校體育的實際地位仍然沒有提高到應有的位置,體育教學工作得不到重視,對體育教師的工作成果不能給予正確的評價。另外,體育教師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視,從福利待遇便可看出
1.2體育基礎設施落后,經費短缺
體育基礎設施是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必要條件[1]。在中學的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體育活動空間嚴重受到限制,因此降低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體育經費不足導致絕大多數中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受限。
1.3課程結構單一
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通過查閱資料得知[2],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一般以班級為教學組織形式,這就過分強調了共性而忽視了個性的需求,并且開設的課程類型少,滿足不了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求。
1.4教學方法與手段陳舊
陳舊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大多數中學的體育教學是沿著前蘇聯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能動性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體育練習的多樣性。
1.5不科學的考核制度阻礙了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
各種體能測試評定標準被廣泛應用于體育考試中,這種考試大多采用與評定運動技能水平類似的方法,不利于準確評定學生的體育能力,因為運動技能的目標是發揮人的運動潛能,而這樣的考核方式洽洽不符合學生個體差異的原則。
1.6學生、家長還有教師的思想教育觀念陳舊,轉變不到位。
在追求升學率的高考壓力之下,“健康第一”往往被“升學率第一”所替代[4]。
2、解決現實問題的對策
2.1重視中學體育教育
當今是一個科技快速變化著的社會,它對人的身體與精神、知識與能力、道德與行為都有了新的社會要求。中學教育要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樹立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從人的全面發展出發,講究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通過系統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素質和完善的人格,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5]。真正顯現具有中學特點的體育教學模式。
2.2完善場地、器材、設施等體育硬件建設
場地器材等運動設施建設是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基礎,提供數量充足、質地優良的場地器材,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里面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滿足學生健身、健體、健心的需要,豐富校園體育活動。
2.3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參與意識包含參與動機與參與能力,對中學生來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參與意識,從學生的主觀上引導入手,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調動起來。在體育教學中,通過體育課堂培養他們積極思考,團結協作,努力拼搏的內在品質,通過教師傳授知識,反復練習,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并創造性地運用知識。
2.4構建體育課程目標體系
中學體育教學培養目標是培養身心健康,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較深入了解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對健康的作用。因此,體育課程目標體系中,可以劃分為身體健康目標、心里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體育文化素養目標和終身體育目標。
2.5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體育教學師資隊伍肩負著體育課程教學、運動訓練和競賽、體育科學研究等多項任務,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提高教師素質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培養教師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現代教育觀念。第二,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素質。第三,搞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2.6利用現代化技術輔助教育教學
教師通過多媒體對學生體育成績進行管理與評價,對學生進行體育測試評價,既可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2.7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高校中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水平和文化水平。
在當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會學習”等教育新理念為基礎的體育課改進程中,可以發現這對于新型體育教師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專業理論課,教師照本宣科,教什么考什么,很少有教材外的知識補充,考試方式單一,除了試卷分數,最多增加一項平時作業分,甚至將學生考勤情況按比例作為該課程的最終成績不管專業理論課還是專業實踐課考試,考完后缺乏一個信息反饋,學生考完后,只知道考試分數的高低,基本上什么東西都沒有學到。我們應該從評價標準來緩解這種現象,出現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老師的放縱和不負責造成的,我們可以增加一個第三方的評估和一個等級式的學分制度,課程結業后增加一個隨機的抽查式的考核,對于考核不及格但在任課老師那里及格的現象直接處分到任課老師。
3建議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在體育教學改革中,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學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紅胤. 高職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4):545-546.
[2]宋林霞. 論體育教學模式的思路與策略[N]. 開封日報,2007-04-18(004).
[3]胡冬梅,朱燕. 論大學英語的開放式教學——以中國地質大學教學改革為例[J]. 成功(教育),2011,(01):25.
[4]易斌.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變革研究(1978~2008)[D].湖南師范大學,2010.
[5]杜尚勇. 淺談新課改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