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藝美術的學習涉及到材料性質的了解、技法學習與運用,絕非固定數量的課時就可以學會,需要一個連貫的課程安排以及主動性強的學習氛圍。在基礎課時期就給學生帶入應用問題與思考,連貫整個大學四年的教學與學習。
【關鍵詞】:工藝;方向;自主學習
工藝美術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涉及的面非常廣,如紡織、繪畫、雕刻、編織,鍛造等等。工藝美術在教學上出現了一定的矛盾:
1.技術與藝術難以統一。工藝美術對“手上功夫”有極高的要求,并且有相當的難度,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在教學中成為一個重中之重。教學方法往往是以某一個過多個典型作品為例進行臨摹,在這種長期臨摹的過程中,同學學到技法,確忽略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常常會出現的情況是:學生對技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到無法創造出符合時代或是甲方要求的作品。
2.課程安排的矛盾。目前有兩種安排方式:
(1)讓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盡可能多的學習各種工藝美術技法,往往在四年時間里會開設漆藝、染織、金屬、雕刻、陶藝等等大量的課程,每門課程課時安排在100課時或以上,這樣一來讓學生接觸大量的工藝種類與技法,從中即可以找出自己更傾向(喜歡)的方向,也可以進行材料結合的創作,而這種課程安排方式的缺陷在于:①師資隊伍難以滿足,開設的課程多,需要到各個專業的教師,若是一時滿足不了,難免會出現“半桶水老師上架”的問題;②訓練時間太短,學生無法熟練或更好地掌握技法,一學期常常要學習好幾種技法,對于學生來說一方面壓力大,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消化。
(2)在基礎課程學習結束之后進行方向選擇學習。以南寧學院為例,學生在大一結束基礎課的學習之后開始分方向,目前主要方向有陶藝方向和雕刻方向。這樣一來學生在大學期間專心鉆研一門主課程,在技法學習和創作能力訓練上都有足夠時間。但也存在一定缺陷:①學生在選擇方向是并沒有對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在做選擇時無從下手。②學生學到的技法相對單一,這樣一來一方面就業面大大減小,另一方面在技法以及對材料的了解都過于單一,創作難免會有相對更大的阻力(如無法實用多種材料等等)。
針對南寧學院的課程安排以及缺陷,可以在基礎課中穿插專業應用課,這樣一來在豐富課堂活躍氣氛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盡早了解自己即將選擇的專業方向,并對工藝美術其它課程進行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1)平面構成在工藝美術創作當中的運用。平面構成涉及形式美的法則、多種構成、點線面構成等等。針對這個要求,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平面構成在工藝美術當中運用的訓練。如木刻版、泥片與捏塑成型、扎染蠟染、煅銅、浮雕泥稿、刺繡、編織、皮雕、漆畫等等,材料不限。要求學生在一個二維空間進行平面構成訓練。
(2)色彩構成在工藝美術創作當中的運用。這門課的應用作業以色彩為主,如在素坯上進行彩繪并燒制、彩色版畫、草木扎染(多色)、皮雕(著色)等等。通過實際工藝美術創作對色構成能力進行訓練。
(3)立體構成在工藝美術創作當中的運用。同樣,集體也構成涉及形式美的法則、多種構成自己點、線、面、體構成等等。針對這個課程,我們進行工藝美術作品的三維訓練。如木雕、陶藝捏塑等等。
這么一來,經過多個課程,學生對某種技法足以有基本的掌握,在課程中,雖然學生之選擇了一種應用方式,但由于一個班當中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愛好有不同的選擇,一門課程下來學生對各種各樣的工藝美術材料及技法都多多少少有一定的接觸,這在最短時間最高效率地讓學生對各個方向的工藝美術進行了解、欣賞,對某一工藝美術方向進行制作。其優勢在于:
(1)對專業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和接觸,更好地做出選擇。幾門基礎課上完,每一個學生都經過了幾次工藝美術的應用訓練,對工藝美術幾個方向有了大概的了解、接觸和體驗,對于自己傾向什么方向,適合咱們發展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判斷,在基礎課結束之后做專業方向選擇的時候不至于因為不了解專業而無從下手。
(2)促進多方面、綜合發展。①專業方向只能選擇一個,但工藝美術所涵蓋的面卻是非常廣的,在創作的時候并非只能使用一種工藝或一種材料,學生在選擇方向之前對該專業各個方向都有一定的了解與嘗試,有助于學生在未來專業學習中發展“主業”的同時也有選擇性的發展“副業”,在學好學精的同時也能更全面的發展。②不受學校條件的影響。學校所開設的專業方向是有限的,以南寧學院為例,南寧學院目前主要是陶藝方向和雕刻方向兩個方向,而像皮具藝術、漆畫漆器、纖維藝術、染織藝術、刺繡藝術等,同樣非常受歡迎,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可以自主學習。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一方面,基礎課上基礎課內容在工藝美術中運用是學生是處在一個對工藝美術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技法上一自主探究為主,更具有主動性,帶著技法難點疑點上課,課堂更有氛圍,同時,當學生對某個學校并未開設的方向產生興趣時,未來的學習當中可以通過專業知識的了解,融會貫通,自主學習,從而也太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工藝美術的學習涉及到材料性質的了解、技法學習與運用,絕非固定數量的課時就可以學會,需要一個連貫的課程安排以及主動性強的學習氛圍。在基礎課時期就給學生帶入應用問題與思考,連貫整個大學四年的教學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188.
[2] 吳新偉. 地方工藝美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中國書畫融合龍泉青瓷實踐教學的探索[J].上海工藝美術,2011(2).
[3] 潘魯生.設計藝術教育筆談[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4] 潘魯生.對當前設計藝術教育的思考[J].藝術教育,2005(2)
[5] 周愛民.工藝美術是什么?――龐熏藝術設計教育思想略論[J]藝術設計研究,2011(4).
作者簡介:陳芳葦(1989.8--),女,27歲,漢族,江西吉安人,南寧學院,研究方向:工藝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