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馬克思主義作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新興流派之一,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深刻分析了生態危機的根源,并試圖從多角度尋求解決危機的出路。在全球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生態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但由于諸多歷史及現實原因,它的理論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與取舍,力圖使該理論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生態馬克思主義;意義;局限
一、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意義
1.揭示了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為認識資本主義開拓了視野
生態馬克思主義分析了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首先,資本主義生產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其次,資本主義生產沒有兼顧到人類的長遠利益,只是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最后,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導致的“生產異化”和“消費異化”使生態問題更加嚴重。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分析使我們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此外,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生態殖民主義”的評述還使我們更加明晰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擴張和蔓延與當今全球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之間的關系。[1]生態馬克思主義者一致認為,生態問題不可能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得到徹底解決。因此,他們試圖轉移生態危機,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生態掠奪。正是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生態掠奪才造成了發展中國家一系列的生態問題,也使發展中國家越發貧困。也正是由于發達國家這種“生態殖民主義”行徑使生態危機超越了國家與地區的界線,日益演變為全球性生態危機。
2.認為異化消費是生態危機的根源,對人類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啟示
生態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了法蘭克福學派對資本主義消費理論的批判。它認為,關于資本主義由于經濟危機而滅亡的預言之所以沒有在西方出現,是因為資本主義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延緩了經濟危機。傳統的馬克思主義關注的僅在生產領域,而忽視了消費領域。當代資本主義為了維護其存在的合法性,而使人們采取了異化消費的方式。企圖通過形式多樣的消費品來緩解人們對異化勞動的不滿。異化消費不僅支撐著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也使資本積累和生產得以延續;而且它還是對人們從事的不太滿意工作的一種補償。但異化消費確實也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它引起了資源的極大浪費、環境的極大破壞、生態的極不平衡,最終引發了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因此,生態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改變異化消費這種不合理的消費模式,生態危機才能最終解決。生態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不應該把自由和幸福寄托在消費活動中,因為這種自由和幸福是以異化勞動為前提。而且,這種自由和幸福要受到生態系統的制約,最終很難實現。人的自由和幸福應該在于“把自我實現的勞動與有益的消費結合起來”。人類應該早日從單純追求物質生活中解脫出來,轉向通過有益的生產勞動來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實現真正的自我。這些思想對我們人類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啟示。
3.為我們樹立和落實可持續發展觀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馬克思在分析歷史上各個時期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斷裂的原因時,他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斷裂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類不合理的物質生產實踐。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斷裂不僅嚴重破壞了農業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農業生產的不可持續性,而且它也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枯竭”。因此,我們進行經濟建設時,一定要以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為基礎,牢固樹立和落實可持續發展觀,不能再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們應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從而合理調節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為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
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及生產方式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因此,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根本途徑在于勞動者聯合起來并消除了私有制的共產主義社會。消除了資本主義制度,解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才會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2]在新時勢下,它反思了傳統社會主義的弊端,總結了社會主義失敗的教訓。這些都為我們重新認識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對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具有重大意義。
二、生態馬克思主義的局限性
1.否認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當代價值
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在當今社會,危機的發生領域已從最原始的生產領域轉移到新興的消費領域,社會危機的表現形式已由經濟危機演變為生態危機,成為當今社會最突出的問題。生態馬克思主義從生態學的視角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生態危機的根源,這無疑拓寬了我們解決生態危機的出路。但生態馬克思主義過分夸大了生態問題在社會諸多問題中的突出地位,片面強調了生態問題,而忽視了經濟問題,在理論上存在著一些錯誤:第一,生態問題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新問題,與此同時,經濟危機是依然存在的。不能因為資本主義發展中出現了新的問題而否定它的存在。第二,“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危機理論是建立在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規律基礎之上的”,而生態問題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生態馬克思主義并沒有認識到在資本主義社會多種危機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2.夸大了異化消費的政治作用
生態馬克思主義本身也存在著一些理論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生態馬克思主義的異化消費理論是從馬克思的“異化勞動”概念派生出來的,缺乏更為精確的科學分析。因此,還需進一步論證其科學性。第二,生態馬克思主義試圖用異化消費理論取代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在消費領域確實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變化。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還是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仍然適用,任何否定其在當代適用性的理論都是錯誤的。第三,生態馬克思主義把異化消費當作生態危機的主要根源,它認為消除生態危機的途徑在于消除異化消費。
3.具有一定烏托邦的性質,缺少切實可行的方案
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生態社會主義的設想還有很多不太現實的成分。首先,在構建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的領導力量問題上,生態馬克思主義強調,工人階級由于其思想的變化及經濟條件的改善,失去了以前堅定的革命性,不能再作為革命的主體。第二,在社會經濟發展問題上,生態馬克思主義反對大規模的現代化生產,主張小規模的技術和分散化生產。這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甚至具有“向后看”的傾向。實際上,大規模的現代化生產并不意味著一定會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分散化的生產和小規模的技術也不一定是生態化的生產。不論是大規模生產,還是分散化的生產,關鍵的問題不是規模,也不是使用哪種技術,而在于承載這種生產和技術的社會機制和人們的價值觀念。采取何種生產方式還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3]
注釋:
[1]石磊,趙宇霞.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生態學內涵——生態馬克思主義視閾下的解讀[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2(4).
[2]高亞春.生態危機、制度批判與生態社會主義的構建——和諧社會視閾下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J].前沿,2013(3).
[3]陳學明.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當今中國所提供的理論啟示[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12).
作者簡介:王海燕,女,1992年4月,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