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業概況
1、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1)行業現狀
鑄造行業是制造業中的基礎,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各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鑄件。鑄造行業是涉及冶金、化工、機械等專業的綜合性行業,就其主要服務對象而言,鑄造是機械制造業的第一道工序,但其生產特點則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機械制造,每一個鑄造廠都配備有金屬熔煉工部,實際上比較接近于冶金行業。世界范圍內,以鑄造為源頭的零部件行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行業集中度低。
“十二五”期間,我國鑄造行業在節能裝備、環保及安全防護設施上的投入明顯高于“十一五”期間的投入。低碳生產、提質增效、節能減排、職業健康與安全等“綠色鑄造”理念在鑄造行業日益得到強化,鑄造企業廢(舊)砂再生循環利用比例逐年提高,我國鑄造行業已出現了一批綠色鑄造示范企業。
(2)行業的市場容量
中國鑄造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各類鑄件總產量4560萬噸,較2014年下降1.30%,這是中國鑄件產量十余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上一次下降還要追溯到1998年。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國鑄造行業持續平穩發展,但增速顯著放緩,與國民經濟各行業一樣進入到了發展的新常態。發展方式從注重規模和速度的粗放式向質量、效益型的集約式轉變。鑄造行業主要為裝備制造行業提供基礎零部件毛坯和成品件,受到國內下游行業鑄件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和國際鑄件市場需求不振,以及科技不斷進步和輕量化要求等方面的影響。
根據鑄造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鑄件產量將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預計年平均增長率在3%左右,到2020年我國鑄件的年產量將達到5500萬噸左右。
二、行業主要壁壘
1、技術及專業生產經驗壁壘
鑄造行業屬技術密集型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鑄造行業在技術方面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及再創新的發展過程,在工藝流程的各個環節積累了較豐富的技術和專業生產經驗。行業內各優秀企業均在某些方面擁有獨特的專有技術,從而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對后進入的企業構成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金壁壘
鑄造行業已逐步由大型企業主導,基本實現了規模化經營,新進入者必須發展成高起點、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企業才有立足之地,而規模化生產要求相應規模的資金投入。此外,近年來廢鋼、合金等原材料的價格持續上漲,生產經營周轉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因此,新進入者必須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
3、客戶資源壁壘
大型鑄件生產具有典型的多品種、多規格、小批量,并向特種需求發展的特點,客戶的要求就是企業的生產標準。規模以上設備制造企業大多均建立了獨立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考核標準。由于考核成本較高且周期長,若合格供應商能長期穩定提供質量達標的產品,則設備制造企業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這種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后進入市場的企業建立了較高的客戶資源壁壘。
4、人才壁壘
鑄造行業生產環節多,技術工藝復雜,不僅在工藝研發上需要優秀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在一線生產車間也需要眾多熟練掌握生產技術及訣竅的技術工人,培養一名合格的技工需要適當的配套設施和較長時間,人力資源的瓶頸直接制約鑄造企業的快速發展。
三、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
1、影響行業的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
鑄造是制造業的基礎產業,目前在很多領域成為主機產品和高端技術裝備發展的瓶頸,國家對于鑄造行業的發展高度重視。國務院頒布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提升大型鑄鍛件等配套產品制造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等國家政策和發展規劃均強調重點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借助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機遇,我國鑄造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2)下游行業需求旺盛
鑄件產品能廣泛應用于汽車、農機、礦冶重機、工程機械、機床工具、發電及電力、軌道交通、船舶等各行業,制造業的蓬勃發展給國內鑄造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3)技術進步
近年來,我國規模鑄造企業在新項目建設的技術改造過程中,普遍對鑄造裝備進行了較大的投入,目前少數國內規模鑄造企業的整體裝備水平已與國外工業發達國家水平相當。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支撐著國內主機和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鑄件制造,成為汽車、能源(核電、風電、水電、火電),軌道交通等領域關鍵鑄件國產化自主制造能力的重要力量,并具備了國際市場競爭能力。
2、影響行業的不利因素
(1)鑄造企業多,規模較小,整體技術水平落后
盡管目前我國鑄造企業數量呈下降趨勢,但仍有2.6萬余家之多,企業之間的發展嚴重不平衡,落后產能大量存在。超過1萬家鑄造企業仍在采用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在鑄件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方面與工業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
(2)生產能耗高,污染排放較嚴重,資源綜合利用率低
雖然鑄造行業的發展取得了較大進步,但全行業整體上仍然處于粗放式發展方式,特別在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等方面重視程度不夠,投入不足,噸鑄件綜合能耗同等條件下為工業發達國家的約1.6倍,廢砂等固體廢棄物再循環利用率低,行業環保治理設施投入不足。
(3)高端人才匱乏,培訓不足
鑄造企業操作人員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偏低,復合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嚴重缺乏,,行業人才總量少、分布不均。現有學歷教育體系、職業資格認定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均無法適應鑄造行業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且鑄造行業對人才吸引力不足,致使鑄造行業人才匱乏現象仍未見緩解。
四、行業風險特征
1、政策風險
鑄造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氣、噪音等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隨著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將更加嚴格。如果國家環保政策有所改變,環保標準提高,新的環保標準超出行業公司對粉塵、廢氣、噪音處理設計能力,行業的生產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影響。
2、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風險
鑄造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行業與宏觀經濟波動的相關性明顯。行業產品廣泛應用于發電設備制造業、造船業、機械設備制造業等重大裝備制造業,下游行業的發展規模、發展速度如果發生重大變化,產品銷售將會受到相應影響。因此,下游相關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會影響到鑄造行業公司相應產品的市場需求和銷售價格,從而影響到盈利水平。
3、原材料波動風險
行業生產經營所需主要原材料為廢鋼、鉬鐵、生鐵、微鉻、鉻礦砂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會對主營產品的銷售定價產生一定影響。雖然可以通過調整產品價格轉移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但由于原材料價格與產品價格變動在時間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且在變動幅度上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將會對經營業績的穩定性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