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秘書行業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心向往之的熱門職業之一。在國際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背景下,在電商市場激烈競爭中,剛走上正規的秘書職業面臨著諸多問題,我們必須對其加以改進和不斷完善,使其進一步發展。本文通過解釋互聯網的概念,闡述了電商時代所賦予秘書工作的新內涵,在了解電商時代這個大背景下,簡單分析了秘書工作的現狀,希望秘書人員能不斷加強素質培養,提高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電商時代;秘書工作;素質培養;效率
一、“互聯網+”的界定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而“互聯網+”,宏觀意義上是指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通俗意義上是指“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又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在這個互聯網盛行的時代,企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個數字媒體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的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新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時代作為新型商業運作模式正在悄然興起,蓬勃發展。電商運用互聯網思維,借助強大的數據信息掌握市場動態和了解客戶的需求及傾向,為其提供更個性化、人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電商的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消除了個部門之間的界限,有效的將企業的生產、銷售、管理等人員,以及供貨商、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客戶、消費者等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一條延伸的價值鏈。
二、電商時代賦予秘書工作的內涵
秘書,即為助理,是領導或組織機構的輔弼助手,發揮著溝通內外、聯系上下、協調左右的重要作用。但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傳統意義上按部就班的被動工作模式已然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秘書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新時代的秘書工作必然要被賦予新的內涵。作為秘書,游走在領導與群眾之間,關系著企業內部的運行以及外部的聯系,其必須要兼備靈活性、主動性、變通性和創造性的能力,在傳統工作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做到識“時”應變,適“度”而變,趨“效”而變,方能游刃有余,做一名合格且優秀的秘書。
所謂識“時”應變,是指時代背景和恰當時機。在當今大數據、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國際化交流全面普及,秘書單一的辦公室操作技能基本上滿足不了日常工作。而適“度”而變,是指參與而不干預,到位而不越位,服從而不盲從。而當今時代瞬息萬變,秘書務必要協助領導處理更多的事務,包括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一味聽從或是越權代勞等都將造成很大影響。趨“效”而變,是指講究效率。對于電商時代而言秘書工作必須在“依葫蘆畫瓢”的基礎上追求效率,預領導之所預見,做領導之想做之事。
三、電商時代秘書工作的現狀
從世界的角度看,秘書是分布最廣泛的社會職業之一,但在我國,秘書卻經歷了很長的從“職位”轉向“職業”的過渡期。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商的不斷涌現,大多數企業都面臨著轉型的問題,而作為為企業、為領導服務的秘書,不管在職業教育還是目前的工作狀態都將面臨著極大地改變。
在我國,秘書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換言之即為“潛規則”。在很多企業招聘的過程中,除了注重應聘人員的能力之外,還對其的長相容貌有相當高的要求。另外,受傳統觀念影響,我國從事秘書的人員大多為女性。當然不可否認,女性在社交能力、機械記憶、耐性、語言等方面比男性更有優勢,更適合繁雜而又細致的秘書工作。但物極必反,目前我國很多女秘書的素質不高,并不是靠真才實學來勝任秘書工作,而是選擇靠吃青春飯和憑借女性魅力博得上司的歡心,這形成了一股不良之風,使得社會給對秘書工作佩戴了有色眼鏡,甚至形成了一種固化思維——秘書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
目前,為適應社會的進步,企業的轉型,我國各級各類秘書教育機構以及各大中專院校都對秘書的教育和培訓內容作出相應的改革及調整,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強化現代化辦公技術,努力為社會輸送新型秘書人才。然而,秘書角色意識的培養卻在教育教學中被忽略。古人云:“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闭_認識秘書角色是秘書工作人員最基本的要求,是腳踏實地做好秘書的保證,更是促進秘書職業化健康發展的催化劑,而忽視秘書角色意思的培養無非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四、電商時代秘書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秘書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在我國,秘書工作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師爺、明代的司禮監,甚至是黃帝時期的史官倉頡。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化的趨勢不斷加快,源于西方國家的“女秘書”職業成為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產物。自入世后,我國從事秘書工作的女性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逐步推進了秘書女性化的趨勢。秘書工作所涵蓋的事務紛繁復雜,
重復簡單而又細致無比,處理這些工作女性有著男性不可比擬的優勢。在辦公室里,為領導端茶送水,做好會議準備、記錄以及整理工作,接待來訪、來電,整理材料、文書起草,還要組織策劃各種活動等,處理這些細微、重復性、程式化的事情靠的是女性的耐心與踏實,敏感與細致。秘書是對領導或機構組織進行輔助工作的,具有服從性的工作性質,但這不意味著可以對領導進行身心及工作上的依附。倘若認為領導是“主”,自己是“仆”,自己只是為領導打雜的,這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二)社會對秘書角色缺乏科學認識
對于秘書工作而言,社會的認知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很多人將秘書視為權力核心的“邊緣人”,是上可登天、下可入地的“神通”、“準領導”,秘書崗位不僅有利可圖,而且是升官晉職的捷徑;或者不恰當的把秘書描述為“刀筆吏”、“阿諛奉承之徒”,把有些領導違反規定配備的私人異性秘書視為“花瓶”,置秘書與秘書工作與一種不公正的輿論環境中;或者不把秘書職業看做是社會職業,而是看做“官”,或是看做“從”,甚至把女性秘書描述為領導的“外室”,這種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陳腐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專業上的定位,工作者在職業上的選擇,也阻礙了秘書工作職業化的的進程。
(三)電商時代高校對秘書專業的教學定位不清晰
在我國,秘書作為一種職業被納入了人才培養的計劃中,但是在高校里,尤其是本科學校,文秘并沒有獨立設置的專業,而是掛靠在漢語言文學中并進行招生。在如今互聯網盛行,電商涌現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對于文秘專業的教學更是缺乏專業性。電商猝不及防的出現,不僅僅給教學帶來了困難,這對教師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剛接觸互聯網和電商,大部分的教師并沒有實際經驗,只能通過陳舊的教材進行教學。而目前關于電子商務的教材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其面向太廣,并沒有針對性,對于秘書專業而言極為重要的B2C、C2C都很少提及;還有很多的編寫語言過于理論化、抽象化,實用性操作性欠缺,這也就使得學生在理論和實訓上會有很大的脫節,嚴重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和提升。
五、結論
秘書從業人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整體面貌。作為一名合格的秘書,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是最基本的要求。作為電商時代的秘書,無論秘書的工作現狀如何,都應以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文化內涵,打造自己的個性氣質,端正職業態度,遵守職業道德,完善外在儀表,努力塑造內外兼修的職業素養,爭取成為新一代的智能型秘書人才。彰顯自身修養,弘揚民族正氣,在傳播中華文化的同時,以良好的現代秘書職業素養,為中國的職業文化注入新的力量。
作者簡介:潘玉慧(1994—),女,漢族,黑龍江省寶泉嶺人,云南民族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策分析;
陳客寒(1992—),女,漢族,遼寧朝陽人,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學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傳統社會與發展;
張昌軍(1993—),男,漢族,江西上饒人,云南民族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
余碧瑩(1991—),女,漢族,廣東清遠人,云南民族大學文學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劉學斌(1993—),男,漢族,河北省張家口人,云南民族大學社會保障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