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新的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離不開互聯網及智能手機。本文通過分析移動APP在高校學生管理中應用的可行性,重點闡述了其在信息管理、通知推送、考勤統計、選舉投票、心理輔導、德育評價等方面的應用,并指出利用移動APP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的注意事項,以期拓寬互聯網+時代下對高校學生管理的渠道。
【關鍵詞】:移動APP;高校;學生管理;應用
APP是英文單詞Application的縮寫,指得是安裝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離不開互聯網。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和可移動性的優勢能夠及時滿足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當今的大學生被稱為“手機一族”,熱衷于利用各種移動APP進行上網、交流、購物、游戲等活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一定要深入學生,迎合學生新的特性。利用移動APP對高校學生進行日常管理,革新高校學生管理手段,實現隨時隨地可交流的管理模式。
一、移動APP在高校學生管理中應用可行性分析
1.網絡環境。近年來,4G網絡資費不斷下調,網速不斷提升,并且大多數高校WIFI覆蓋整個校園,學生人手一個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連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和可移動性的優勢能夠及時滿足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大學生喜歡嘗試新事物,能迅速接受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的管理模式。
2.應用軟件。互聯網上有藍墨云、立方書、E板會等多種移動教學助手APP供師生免費下載使用。這些APP雖都為課堂教學設計,但是其功能都可以應用到學生管理上。比如點名簽到、通知發布、問卷調查、選舉投票、答疑討論等功能,都是平時在班級管理和師生互動中所需要的。這些移動APP安裝簡單,操作便捷,交互性強。
二、移動APP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方式
1.信息管理。學生下載移動APP后用手機號進行注冊并實名認證。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照片、學號、身份證號碼、寢室號等詳細信息填寫到APP中。老師通過點擊某個學生的頭像,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學生個人信息;也可以通過輸入姓名、學號等關鍵詞進行指定搜索。這樣便于老師隨時查閱學生個人信息。
2.通知推送。有消息要傳達時,傳統的通知方式是老師通知班干部等負責人,再由負責人通知到相應的學生,耗時較長。如果采用短信群發的方式,則會產生很多費用。當然也可以借助于QQ群、微信群等社交軟件進行通知。但是由于QQ群、微信群里發言人數較多,當一條通知發送后,可能引來很多回復或不相干的話題,容易被淹沒。移動APP的通知功能可以將消息推送給每一個學生,單獨出現在學生手機屏幕上,確保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消息。移動APP也會統計出沒有查閱通知的學生,方便老師了解有沒有通知到位。
3.考勤統計。當召開班會或進行集會時,傳統的點名方式耗時較長,也容易出現冒名頂替現象。藍墨云等移動APP提供了點名簽到功能。在開始簽到前,老師可以叫學生做好準備。然后老師再開啟點名簽到功能,每個學生便可以在自己手機APP里進行簽到。老師在短短幾秒內就可以統計出出勤率。簽到結束后,老師還可以對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修改,將學生缺勤的原因設為“事假”、“病假”、“曠課”等。某些學生由于網絡或信號原因沒有成功簽到,老師也可以手動將其狀態修改為“出勤”。為防止學生在場外進行簽到,老師也可以使用“手勢簽到”功能。老師在場內公布這次簽到的手勢路徑,學生在簽到屏幕上劃出相同的路徑才可以成功簽到。移動APP會保留每次的出勤數據并提供相應的出勤率曲線圖,方便老師統計某個時間段的出勤情況。
4.選舉投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要進行班干部、貧困生、獎學金、三好生等選舉工作。傳統的選舉方法需要將學生召集起來投票,由負責人進行票數統計后才能知道結果,耗時較長。大學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學生各自的時間安排也不統一,定時定點召集學生進行選舉投票經常受到學生抱怨。通過移動APP的“投票/問卷調查”功能,老師可以填寫投票的主題和說明,發布投票的通知要求學生進行投票。移動APP會將此任務推送給學生,學生在不同的地點完成投票任務。學生提交后,老師和學生便可以即時看到反饋的結果,快速統計出學生的意見。老師還可以點擊未參與同學的頭像來督促學生完成投票工作。
5.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學生工作的重點之一。當今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養尊處優、不善交際。進入大學后,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學業、人際關系等壓力,難免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傳統的心理輔導采取一對一、面對面的形式,學生有壓力,也不大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移動APP“答疑討論”功能可以應用到心理輔導中。師生通過軟件在不同的空間進行交流,學生壓力較小,容易打開心門。老師也容易對心理輔導的內容進行記錄和存檔。移動APP還提供一對一和一對多的討論形式,方面師生進行交流。
6.德育評價。移動APP有“經驗值”欄目。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完成各任務的數量和質量給予學生相應的經驗值,也就是學生的成績。在高校學生管理中,這個功能可以被用于對學生進行德育評價。當學生準時出勤、完成投票選舉等工作后,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經驗值,鼓勵學生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而當學生犯錯時,可以根據班規等規章制度扣除學生的經驗值。當學生做了好事,或者競賽獲獎時,也可以給學生加上相應的經驗值。移動APP會對學生的經驗值進行實時統計和排名。經驗值高的學生會獲得榮譽感和成就感,經驗值低的同學會收到鞭策,積極參與各加分項目,激發其上進心。通過這個功能,老師可以隨時查閱學生的加減分情況,動態掌握每個學生的平時表現,也為期末的德育考核提供依據,更加公正客觀地進行評獎評優。
7.制度匯編。學校會發給學生很多日常規章制度和學習管理制度,比如《學生手冊》、《校外實習制度》等。這些紙質的制度通常都被學生扔在一邊,根本不會去細看。而通過移動APP,老師可以將所有制度分門別類上傳到“資源庫”中,供學生查閱。當上傳了某一項新的制度后,為了避免有些學生不去查看,老師可以設置相應的經驗值,學生只要查看后便可以得到,鼓勵學生主動去了解和學習此項制度。此外老師也可以利用“考試測驗”功能,編寫相應的試題對學生進行測試,考察學生對制度的了解情況。通過測驗,移動APP會自動統計學生的分數及每道題目的正確率。對于分數低的同學,老師可以要求其認真學習相關的制度并重新測驗;針對錯誤率高的題目,老師可以重點對這些制度進行解釋說明。
三、使用移動APP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的注意點
1.資源建設是基礎。在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將移動APP作為考勤統計、選舉投票等活動的工具,隨著學生新鮮感的衰減,學生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更有甚者可能會屏蔽此軟件。因此老師應注重資源庫建設,將學生喜歡的視頻、歌曲、電子書籍等上傳到APP供學生下載;也可以將學生所需要的訂餐、快遞、就醫等各種電話號碼和信息上傳到APP供學生查閱;平時應多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推送給學生,與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各種等拓展資源必不可少,豐富精良的內容才是讓學生持續使用此APP的動力源頭。
2.強調混合式管理。移動APP并非能面面俱到,在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采用靈活多變的管理方式,與傳統的管理方式構成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復雜過程,面對面的交流必不可少。比如發布某些重要通知時,光靠APP推送絕對不行,一定要面對面的進行解釋和傳達。也不能一味依賴APP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定時定期的見面交談是必不可少的。
四、總結
目前,利用移動APP進行教學已成為教育界的研究熱點,但將移動APP應用到高校學生管理中仍屬于嘗試階段。移動APP拓寬了學生管理的渠道,豐富了師生交流的手段。利用移動APP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可以與傳統的管理形成互補,但也依賴師生的共同使用以及軟件設計、網絡建設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郝瑞雪.試分析教育性移動APP的教學應用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5(21):16-17.
[2]孫靜宇.高校校園APP發展現狀初探[J].中國傳媒科技,2014(6):84-85.
[3]陳騰飛.高校輔導員如何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提高管理效率[J].河南教育,2014(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