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消費市場上,追求新鮮與品質的消費要求已經在當下的商品銷售中成為主流。糖果是兒童和成人都喜愛的食物,從起初純粹追求口感,到追求視覺享受,越發體現了包裝設計的重要性。具有色彩效果的包裝設計,對市場的影響力越大。在選擇越來越多的時代,要想吸引更多消費者的吸引力,刺激和引導消費,以提高內存的品牌,其色彩的運用是極其重要的決定因素,因此我們需要更深的了解色彩語言,以便更好的將色彩應用到包裝設計中。
一、國內外糖果包裝的現狀
國內研究現狀:糖果包裝形式有:扭結式包裝、折疊式包裝等。盒裝、袋裝以及網兜裝。所用材料有金屬、紙質、塑料等。大多數糖果包裝設計還是以傳統形式為主,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到包裝的圖案上,在配色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在糖果包裝設計上,色彩較為單一,缺乏趣味性,會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大減弱。總而言之,國內在糖果包裝上色彩的運用缺少創新精神,較為保守。
國外研究現狀:國外的糖果包裝設計與國內不同,在色彩運用方面較為大膽,用鮮明的顏色奪人眼球。或者劍走偏鋒選用自然色的包裝。在材料的選擇上,偏愛選用天然的材料,注重健康環保主題。審美性及創意性較強。
二、色彩語言在糖果包裝中的運用
(一)色彩語言的傳達性
色彩語言具有傳達信息功能。在產品包裝設計中,色彩語言是設計元素中最重要的表現元素.尤其在糖果包裝上色彩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表現手法。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首先產品外包裝是最吸引消費者的,其次,在包裝設計的影響因素里,色彩是最重要的,合理與完美的色彩搭配和運用,可以美化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的功能。相反,不合理的色彩搭配及運用用,將會使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產生偏差,最后影響產品銷售。而消費者家庭生活背景、文化素養、職業、愛好、年齡等等因素都決定了其色彩識別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糖果包裝多樣的情況下,如何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是色彩語言的一種視覺傳達功能,掌握好其傳達信息的生動性的與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色彩語言的視覺沖擊力
色彩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并間接影響著人們的判斷,其視覺沖擊力將影響包裝設計的成功與否。當消費者進入商店購物時,部分消費者并沒有明確的需求某一類產品,那么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呢? 據調查表明,消費者在購物時,會心5秒內完成選擇的這項任務,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井且瞻產生購買行為,主要取決于物體的表面色彩。從視覺原理上來說,彩色更具有吸引人力。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當觀看大量的包裝,消費者的顏色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從而產生聯想。而色彩是最直接、最快速的的給人視覺影響力和吸引人注意力的作用。所以,色彩作為第一視覺語言,其功能是字體和圖像等因素不可替代的,所以設計時應考慮消費者的第一瞬間色彩感覺,來吸引消費者目光。
(三)色彩語言的符號性
把色相、明度和純度三種色彩進行搭配出不同的色彩,讓它可以有不同的表達,這種色彩的表達功能我們叫做色彩的符號性,或色彩的語境。不同的語境會導致我們情感反應或心理反應的不同,讓我們有不同的聯想、心境和思想,通過思維指導我們的行為。這正是設計師的任務。所以,作為一個設計師。要知道不同的色彩符號所要表達的不同的符號性。
對于社會活動來說,色彩是重要的可視化工具,在現代商業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中,在許多商家企業中,色彩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戰略亮點,色彩作為包裝設計的重要要素,有單獨的藝術與商業價值。在設計中,我們要更好的開發與利用色彩的潛在價值,以便提高設計的審美性、理念性與市場競爭力。
(四)色彩語言的誘目性
注意吸引力的顏色是指光的顏色,或醒目的顏色,或者能吸引眼球,或為易讀性。色彩的誘目性即色彩的注目性,是指色彩的注意力或者色彩能吸引眼球。根據色彩設計理論,在許多情況下,色彩的吸引能力比聲音吸引力更強大,尤其是高純度高,色澤鮮艷的,吸引力越大,特別是紅色,橙色,黃色,顏色的膨脹色,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而視認性高的色雖然容易辨認識別,但不一定會吸引人關注。
色彩與它在周圍環境中惹人注目的程度將決定色彩的誘性,一般來說彩色比沒有色彩的誘目性高;在純度與明度中,高純暖色比低純冷色的誘目性高,高明度的色比低明度的色誘目性高。例如,在對注目度很高顏色實驗中,將純度降低15%時與純度不變亮度減去一半時是一樣的效果。這說明在色彩的注目性方面,純度關系更加明顯。色彩的注目程度與色彩的進退、膨脹與收縮現象有著直接的聯系,明度、純度高的色彩和暖色系的色彩要比明度、純度低的和冷色系的色彩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此外,色彩面積的大小、觀看的持續時間、位置以及看者心理狀態等因素都會產生一定的作用
三、色彩語言在糖果包裝中的功能體現
(一)糖果包裝中色彩的視覺體現
我們生活的世界豐富多彩,這也讓我們有了許多視覺經驗。色彩它沒有靈魂,它是一種物理現象,但人們卻通過把視覺經驗和其它的色彩刺激相結合,產生了一定的反應和共鳴,就會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對于這種感覺我們稱為印象,也就是色彩的性格。
通過對色彩的性格研究與利用色彩經驗和知識,轉化為語言形式,進行信息傳達與交流。比如:對于在擺放商店里的各種糖果,如果要想一種糖果引人注目,就要在包裝上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而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當屬于色彩,對于色彩來說通常必須滿足一點要求:它們必須醒目,易于讓人發覺,有時太耀眼,相反的,給消費者一個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把握色彩、圖形和背景的關系,把顏色的物理現象的積累味色彩經驗,同時通過經驗的積累,轉為心理感受,實現顏色變換功能,使用這種功能,當做彩色視覺應用經驗,以此作為糖果設計一個起點,重點體現色彩語言中糖果設計的功能性,使設計的語言更加豐富。
(二)糖果包裝中色彩的味覺體現
色彩形成的味覺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的飲食經驗中所形成的,所以在食品類的包裝設計上.味覺的體現被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特別對糖果包裝的設計上。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顏色,給消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包括味覺的心理暗示,這樣不同種類的產品需要我們認真探討其使用的色彩類別。色相上的差異,也會使色彩產生味覺的。色彩在糖果包裝設計中是表現味覺的重要手段,除了運用色彩語言來突出味覺以外,色彩在搭配上也要盡量符合產品的味覺特性。例如,我們一般看到紅色包裝就會感覺甜甜的的味道,這是給我們傳遞甜的味覺,紅色與黃色中間的橙黃色,他提供給我們就是甜中帶點酸味的橙子。如果是新鮮的食物或酸味的,我們一般都用綠色系的色彩來顯示等,因為色彩具有刺激性,而通過味覺的聯想能讓人產生食欲的色彩,最主要是美味事物的外表印象。
所以在色彩中,色相之間差異表現對于設計創造性語言來說起到輔助功能,了解色相與味覺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形成色彩語言的過程,幫助我們在正確的方向思考設計。
(三)糖果包裝中色彩的文化體現
在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不同地域、風俗習慣、不同民族中對色彩感覺與心理也是不盡相同的,這些不同的因素也會影響到人們對色彩的愛好和感覺。對于受民族各種的影響的國家,色彩的內容也不同,在不同文化體系下,色彩所表達的意義也可能完全不同,這說明色彩語言與民族文化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對每個民族的文化進行深刻的學習和了解才能更好的了解色彩語言,因而可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風俗下,其不同的顏色也有著它不同的含義。所以選擇用什么顏色時,必須與與色彩文化相結合,并且還要把色彩的元素納入到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其產品是什么社區,為避免適得其反的效果。
目前的糖果包裝業充分表明,有吸引力的包裝,必須要懂的不同的色彩文化,來滿足迎合消費者,以獲取消費者的好感,在不同國家色彩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完全一樣的,在不一樣的生活中,不同的習俗與文化知識,也會產生一種獨特的文化和色彩,在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不同的色彩效果。于是,想要有個成功的設計 ,必須要思考很多的色彩因素,在利用其因素的同時也決定著其用處的可能性,其語言因素的構成所涉及到的哪些方面,這也將是色彩設計語言的形成的必經階段。
所以在做糖果包裝設計,一定要了解色彩詞背后文化、民俗、宗教等因素的差異是相當重要的,把不同民族中色彩類的相關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進行分析。從總體上解析列國的民族文化,在實施中根據各個細節再進行整體的包裝設計。根據不同的文化,用于不同的顏色從而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糖果類包裝變得鮮艷活潑、有生動感,給人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
四、色彩語言在糖果包裝中的發展趨勢
糖果是一項消費量很大產品,要想使其脫穎而出,必須在包裝上來顯現,而色彩作為糖果包裝設計的重要元素,是商品信息傳達和視覺傳達最直觀的因素,是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色彩的情感和誘惑度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從而達到讓消費者購買的目的。而我們在現代生活與不同消費觀念的影響下,糖果的包裝漸漸豐富起來。
現代的糖果包裝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了,它是娛樂趣味性、文化性、功能性、健康性于一體了,它對包裝色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準則。可以預見在未來繼續發展創造思維中,由于我們最終目的是吸引消費者,使其購買,未來的研究還可以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對包裝進行設計,要把顏色和形狀相結合,嘗試新的色彩搭配,積極開發新的材料,學習更多的包裝色彩經驗,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陳偉南,劉萍.色彩的藝術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7-50.
[2] 陳圓.現代包裝中的色彩.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28
[3] 李瀟瀟.色彩心理學.北京:北京廣播出版社,2009:34-36.
[4] 粱磊等.豐富的色彩語言及表現.北京: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30-42.
[5] 李欣.論包裝設計色彩要素.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7-92.
[6] 呂新廣.包裝色彩學.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65-69.
[7] 歐陽予婧.街道公共設施色彩設計研究.北京: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38.
[8] 潘燕玲.色彩的符號性在現代設計中的功用.2007.
[9] 朱介英.色彩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15-20.
[10] 王書萬.色彩語言.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22-65.
備注:漳州理工職業學院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60105S)